市場“熗鍋”:有人喜歡有人煩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7月14日 08:32 中國質量新聞網 | |||||||||
廚師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沒有蔥姜,炒菜不香。”在中餐制作中,如果沒有這幾樣作料的協助,失去熗鍋那一聲“滋啦”的爆響,幾乎不能想像:這盤炒菜還有什么吃頭。 如今,商家的“熗鍋”技藝超過了廚師。為了吸引客戶眼球,他們大肆炒作新、奇、特概念,已經到了無法離開“蔥姜”輔佐的程度。試舉眼前一例:
有些廠商擅長把一般化的“蔥姜”打扮成“綠色食品”,或動輒以“新品蔥”、“領先姜”“科技蒜”的形象問世,消費者需要什么,他們就能“炮制”出什么。您知道什么是三維風嗎?還有生態風、至尊風……,先別埋怨自己孤陋寡聞,其實這些“風”都是空調生產企業“杜撰”的概念。其實,多少年來,蔥姜還不就是那個樣子! 最可恨個別企業,簡直把市場炒作當成草臺班的演出,蒙一把就行,撈一把就走,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實際上,他們手里任何貨色都沒有,有的只是一兩個能“撞疼”或“搞笑”消費者的酷詞兒。對于這種流動“廚師”,執法部門要特別關照,只要抓獲,就給他們來個“嘴部特寫”,并對其實施古代刑罰———“掌嘴”。 更有拿“洋蔥”和“鬼子姜”熗鍋的。這類企業喜歡拿發達國家的產品忽悠同胞,前不久的“歐典地板”事件就是一個典型。為了追求暴利,這家買賣索性把自己包裝成德國企業。再看房子、家電、汽車等產品,無不起洋名兒、找靠山、攀海外親戚,仿佛只有把自己變成徹頭徹尾的“混血兒”,那股子自豪感才能噴薄而出。既然說到這兒,不妨講講“西餐”制作的規矩。 無疑,當今世界家電行業的領頭羊依舊是美、日、韓等發達國家的企業。縱觀他們的營銷策略,產品的技術指標永遠排在第一位,所謂的新概念遠比國內家電來得淡薄,但消費者并沒有因此而減少對其產品的青睞。歸根結底,家電行業的競爭是技術的角逐。 對制造商來說,創造一個概念比技術開發容易得多。盡管企業在創造概念時,依據的是產品的某項特殊功能,但家電行業的同質化相當明顯,真正的“特殊功能”寥寥無幾,能夠擁有獨特核心技術的企業更是鳳毛麟角。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個概念就像一座座空中樓閣,遲早要塌。要為消費者奉上一桌精美豐盛的菜肴,不拿出真本事不行。只用概念“熗鍋”,卻不認真投入研發,廠商最終收獲的只能是空歡喜。由此看來,家庭主婦遠比廠商聰明,她們明白:“蔥姜”的最大作用,不過是給精美菜肴做鋪墊。調查顯示,目前近九成消費者表示對其使用的健康空調的“健康功能”沒有明顯感知。他們清醒認識到:概念盛行的背后,往往就是產品價格上漲。一般來說,家電只要搭上“新概念”,就能比同類產品貴上500元。事實上,名不副實的概念營銷已經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 概念如“蔥”,適量即可。天下消費者所希冀的,無非是規規矩矩的大菜,扎扎實實的功底。的確,您擁有概念炒作的權利,但釋放過那陣子“誘惑”后,人家不難發現:原來是一個“熗鍋”接著一個“熗鍋”,盤中除了“蔥姜”還是“蔥姜”! 作者:小 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