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假買假也給說法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7月13日 08:10 中國質量新聞網 | |||||||||
據報道,今年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期間,部分省市舞弊現象嚴重,有的考場簡直成了作弊工具的博覽會。僅在武昌一個考點,工作人員就查出100余件秘密武器,種類多達10余種。這些作弊工具包括對講機,暗藏耳機的背心、錢包、皮帶等。作弊者沒有料到,有的助手竟然變成兇手。一名學生在試戴時,直徑僅3毫米的隱形耳機不慎滑入耳道,造成鼓膜穿孔。最慘的是一位考生綁在腰間的“工具”突然爆炸,把他的肚子炸出一個血洞。讀過這條新聞,我不免表示關心:當這些消費者從醫院出來,他們會跑到執法部門投訴嗎?
此為不爭事實——名牌產品揚眉吐氣之際,假冒偽劣商品也在天天銷售并使用著。人們時常聽到,這里的家電發生爆炸,那里的偽劣食品傷人,下去一查,才發現受害者大都有過知假買假的經歷。據了解,在一些假貨猖獗的偏遠地帶,對偽劣產品的投訴數量遠遠低于經濟發達地區。原因很容易解釋:受害者其實就是購假者。受損之后,他們很可能感到心慌氣短:畢竟咱當初買的就是假冒偽劣,事到如今,怎么好意思麻煩執法部門呢?要是硬著頭皮前往,被推出門不說,還得承受人家幾句怪話。 那么,當偽劣產品發生質量問題時,其消費者是否享有依法維權的權利?這個問題可能很少有人考慮。的確,在現實生活中,許多百姓出于貪便宜、圖方便等心理,常常中了人家的圈套。由于買的明白,賣的精明,在實施此類交易時,雙方仿佛達成某種默契,出了問題后,消費者一方常會處于“啞巴吃虧,有口難言”的尷尬境地。應當承認,在一些部門那里,確實存在著將購假者推出門外的做法。就這樣,尷尬和推諉的態度,最終讓假冒偽劣得逞后逍遙法外。 因而,當執法機關受理這類案件時,務必保持清醒的認識:人家主動上門求助,可不是來找麻煩的,而是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線索。而且,這種打假線索往往是最真實、最可靠的。請注意:在這類受害人群的身上,常常帶有一種利用價值極高的情緒,這股情緒中既飽含憤怒,又夾雜著羞愧,當它燃燒起來時,其威力可以焚毀一切對賣假者。憑借這種優勢,執法機關既可順藤摸瓜,亦可借力打力,對造假分子實施有效的殲滅戰。 再者,在事實面前,任何語言都是蒼白的。對購假用假的人來說,這是一次絕好的教育機會。事實表明;一個覺悟提高的消費者,可以打垮十個造假者。很多受害人有過親身體驗后,從此與假冒偽劣產品“絕緣”。大家知道,假貨之所以泛濫,主要是依靠買方市場。而這些反戈一擊的消費者,正是假冒偽劣產品的掘墓人。許多人甚至還會完成轉變——從假冒偽劣的擁躉,變成執法部門的“情報員”和正規產品的“追星族”。而編織一張天羅地網,需要職能部門的熱情鼓勵、認真承辦和持之以恒的宣傳教育。 綜上所述,何不大張旗鼓地告知公眾:偽劣產品的消費者可以享受和正品消費者同等的權利。對于劣質產品的消費投訴,我們要亮出鮮明態度:不僅要管,而且一管到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贏得最廣大群眾的信任,樹立起執法部門的威信。同時,可以極大地震懾造假和銷假行為,讓那些躲在陰溝里的家伙不得安寧:連基本顧客都籠不住,你今后還發哪門子邪財? 作者:林 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