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七月十一日電 (記者 孫自法)“相比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陸地面積,中國擁有近一千零九十萬平方公里的遼闊空域,但按目前空管體制,中國空中資源浪費嚴重,這也成為制約中國民航發展的最大瓶頸。”
中國當代社會研究中心主席、長期關注民航改革的田森教授稱,中國空管體制改革勢在必行,中國民航及相關部門應共同發揮空中資源的巨大潛力,推動民航發展,服務國民
經濟建設。他同時呼吁中國大力發展低價航空事業,讓一些遠未被充分使用的空中資源能被適當地利用,為擁有廣闊市場前景的低價航空在中國蓬勃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已年近八旬的田森教授剛剛從英倫講學歸來,他近日在北京接受媒體采訪時談得最多的還是低價航空的話題。田介紹說,近年來歐美低價航空發展迅速,目前已占其整個航空市場約三分之一份額,據估計這一份額五年內可達二分之一,亞洲很多國家也都在大力發展低價航空。“可以說,低價航空已是世界潮流,不可抗拒!
然而,泱泱大國中國在發展低價航空方面卻遠遠落在了后面。田森說,中國民航市場乍看呈運力過剩態勢,但實際上這種過剩的表象是有效需求不足的反映,說白了就是過高的價格嚴重抑制了中國民航市場的進一步擴大。因此,低價航空一旦在中國蓬勃發展起來,必將改變民航運力過剩的表象,一方面使中國航空市場更趨活躍,另一方面也會使越來越多的中國百姓坐得起飛機,分享改革開放的成果。
田森認為,低價航空的低價并非空穴來風,而是從嚴格管理、降低成本等方面得到效益,主要措施一般有五:一是基本采用網上售票,大大減少營銷人員;二是機型單一化,只設經濟艙,減少機務人員及航材儲備;三是油價雖不可控,但可把節油做到極限;四是機上不配餐飲、讀物,不贈禮物;五是向乘客推行包括安排優惠價格酒店、提供廉價汽車等一條龍服務。
今年上半年的統計顯示,中國三大航空集團由于油價上漲等種種原因,均出現不同程度的虧損,而起步甚晚的中國低價航空卻一直保持盈利。同時,中國低價航空有很好的安全記錄,它們還通過延長飛行時間以避開飛行高峰期,使其航班正點率要高于傳統航空公司。
田表示,中國有些航空企業運營過程浪費現象嚴重,發展低價航空既對傳統航空公司有重要借鑒意義,對推動中國民航事業發展和國有企業改造等,也具有重要而普遍的現實意義。(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