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安徽:糧站成了配角 糧商當了主角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7月10日 09:57 經濟參考報

  本報安徽電 今年安徽省小麥又迎來豐收年,總產超過210億斤,單產超過640斤,是歷史最好的年份。記者近日在懷遠、蒙城、潁上等安徽的農業大縣采訪時了解到,由于今年天氣晴好,6月初安徽省3000萬畝小麥已是大頭落地,部分農民已開始出售新糧。然而,本應在夏糧收購中唱主角的國有糧站今年卻顯得行動遲緩,相反,個體糧商十分活躍。

  在潁上縣夏橋鎮附近的公路兩邊,記者看到,個體糧食收購點一家挨著一家,敞開
收購夏糧。在距夏橋鎮糧站100米遠的一家個體糧站前,一輛輛裝小麥的拖拉機在排隊等候賣糧,簡易倉庫里堆滿了小麥。相反,鎮糧站卻冷冷清清,才剛剛開始整理倉庫。淮北市濉溪縣的情況也類似,記者跑了多個鄉鎮好不容易才發現一家糧站剛剛開磅。淮北市一位領導告訴記者,收購遲的主要原因是資金沒到位,市政府好不容易協調了兩億元收購資金委托35家糧站收購,才有2至3家糧站安排開磅。

  針對糧站短期內出現的“無錢開磅”現象,安徽省農業委員會計劃處副處長汪建華在調研后認為,現在面臨的主要問題是:

  一是收購主體變了。過去由政府主導,政府領導下的糧食部門、糧食企業是主體,而從今年起,國務院明確中儲糧公司是糧食收儲的主體,中儲糧公司委托收購糧食企業設點收購,各級糧食主管部門退位到被動委托的角色。汪建華認為,從糧食安全大局出發,現在的糧食購銷仍離不開政府主導,而作為企業主體的中儲糧公司,既是企業,按市場法則運行,又承擔糧食安全的重任,負責落實惠農政策,二者本身就是矛盾的。

  二是利益關系變了。受委托的糧站盡管每收購一斤糧食能獲得6分錢的收購費和倉儲費,但他們覺得這是在“幫別人的忙”,自己不能獲得利益最大化,越是執行國家最低收購價,利益就越小。因此,對于糧站來說,既沒主動性又沒積極性,受利益的驅動,收購工作協調慢、起步晚,這是必然的。國家給種糧農民的實惠在多種利益交織下,難以得到落實。

  記者在采訪中還發現,如今,安徽不少農民對種糧的觀念也在慢慢發生改變,他們認為,現在種田只是維持溫飽和口糧,要想富裕,必須外出務工。過去農民靠的是土地,收了糧食、惜糧如金,現在的農民主要還是靠務工掙錢,種地是為了享受國家的優惠政策,種好糧食拿到補貼,特別是農業稅免征后,不那么在乎糧食價格的高低了。

  潁上縣南照鎮鎮長韓梅說,現在農民不愿意把土地丟了,但是又不想在土地上花太多的精力。大部分農民都外出打工,一個月少說也有五六百元,多的一兩千元。在農忙時,很多外出打工的農民都不回來,因為回來一趟既要花路費,還耽誤了工資,搞不好連工作都可能丟了。這樣一算,農民對土地的產出就不在乎了。韓梅說:“當然,農民也希望糧食價格能漲一些。但糧價即便上漲也是有限的,因為糧食豐收了,價格也不可能太高。”


 記者 葛如江 牛紀偉  


愛問(iAsk.com)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