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桂臺經貿合作]抓住機遇 推進桂臺產業合作發展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7月09日 00:57 新桂網

  ——兩岸產業共同市場論壇綜述(四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訊記者 覃世默

  正處在加快發展時期的廣西,如何承接臺灣以及長三角和珠三角臺資企業的產業轉移,如何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中發揮供應市場和銷售市場的作用,如何在資本與技術積
累過程中,使廣西的產業逐步向高技術、高附加值和高服務產業升級?

  6月27日,在南寧舉行的“兩岸產業共同市場論壇”分論壇上,兩岸的專家學者及企業家就“產業轉移———臺資西進與廣西的優勢”這一主題獻計獻策。在每一句句仁言智語中,在每一個個真知灼見里,我們看到了桂臺產業合作的廣闊前景。

  桂臺產業合作機會多空間大

  改革開放后,承接國際制造業轉移對促進中國經濟增長和產業結構升級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長三角及珠三角是國際資本、港資和臺資企業的主要集聚地,隨著兩地的迅猛發展,生產成本開始攀升,發展空間也逐步受限,產業進入由勞動密集型向資本與技術密集型轉換時期。

  “廣西具有充足的低廉勞動力和豐富的土地資源,能夠滿足傳統制造業降低成本,在國際市場保持價格競爭力的要求。此外,廣西毗鄰東盟,而東盟對傳統制造業產品需求旺盛,企業還可以面向東盟市場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南亞市場。這給桂臺產業合作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會和空間。”臺灣工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曲新生教授說。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副部長侯永志認為,臺灣的發展需要尋求新的市場空間,廣西本身具有較大的市場空間,又具有特殊的區位優勢,決定了它可以作為國內市場和打開國際市場的一個橋頭堡。

  他說:“國家‘十一五’規劃特別強調要實施西部大開發,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和邊疆地區的發展。廣西是個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又具備很好的發展條件,中央會重視廣西的發展,支持其提高公共產品的供應能力和普通勞動者的素質等。廣西有些地方可以成為重點開發區,特色產業發展將受到鼓勵,一些制造業及密集型產業也會得到支持。”

  侯永志建議,在過去,內地一些地區與臺灣的合作主要在勞動密集型產業領域,或者是高新技術產業的勞動密集型環節,效果很顯著,但將來合作的方向應該進行適當調整。

  “桂臺不排除在勞動密集型產業領域進行合作,但是合作一定具有高起點。比如說合作發展高科技農業,綠色農業;合作發展先進制造業,特別是裝備制造業;合作發展物流業。要進行戰略合作,進行產品開發和技術創新,共同開拓南亞、東南亞的市場。”侯永志說。此外,就是信息化方面的合作,包括信息的產品和信息產品的運用。

  臺灣潘氏集團董事長潘方仁認為,高爾夫球、資訊行業、銀行業、保險業、運動休閑業,是桂臺可以合作的產業。“除了這些,可以在廣西投資的項目很多,如辦音樂會,做各種水上運動。”他說:“就目前來講,桂林、南寧、北海都會是我想投資休閑娛樂的地方。”

  廣西如何吸引西移的臺資

  臺灣企業大舉“搶灘”大陸,并已經由沿海轉向內地,特別是看上充滿潛力的西部地區之際,廣西應該用什么辦法把這些資金技術吸引過來?

  “近年來,臺商到大陸的投資選擇的是整個大陸,要吸引臺商前來投資,需要廣西方面創造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和安適的生活環境。包括鐵路、公路、空運、通訊、水電供應等硬件設施,以及與國際接軌的各種規范等軟件環境。”中國經濟企業研究所所長于宗先說。

  他認為,就目前情況來說,桂臺經濟協作的建立主要是民間企業。但從現在起,廣西方面就應下定決心,提出完整的合作發展計劃,然后貫徹執行。招商引資不必一定去臺灣,臺灣的企業中,要出來投資的絕大部分已經出來了,爭取臺商主要是在大陸的臺商。

  “招商引資不一定要到臺灣,到廣東、華東區就可以了。”全球策略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世緘也建議。他說,找臺灣在大陸投資的主要負責人比找在臺灣的老板還重要。臺資的擴充是先往華東跑,再往華中跑,最后往西部跑。“昆山、蘇州這些地方多的是臺商,你到臺灣反而還找不見。就如臺灣科技首富郭臺明的工廠已經遍布很多省份,他還要繼續擴充,我們直接去找他就可以了,跑到臺灣還不見得碰上他。”

  目前臺灣有一些傳統的產業已經開始轉移了,由珠三角向越南轉移,如何才能不讓這些產業繞過廣西,而是讓它們通過廣西把中國-東盟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

  對此,清華大學臺灣研究所副所長巫永平的建議是:首先,廣西要充分發揮原有的產業優勢;其次,要大力培植人力資源。他說,要成為承接國際產業鏈很重要的一方,僅有良好的愿望是不夠的,有兩個因素最重要,第一個是了解國際產業鏈發展的新趨勢,第二個要結合本地的特點和優勢。對于廣西,現在面臨的機遇是中國大陸內部的經濟發展出現從沿海地區向內地轉移,其自身的優勢也很明顯,一是隨著東南亞的經濟一體化,廣西將起著承上啟下連接東南亞的作用,二是廣西的一些傳統產業基礎很好,有發展潛力。

  “兩三年前,臺灣INTN公司在四川成都興建了一個很大的廠家,投資非常成功。從IT整個的配套來說,成都不是一個理想的選擇地,該公司看中的是那里的人力資源優勢。因為成都是大學比較集中地方,能為他們培養技術人才。”巫永平說。

  加強高新技術和電子信息產業合作

  廣西要不要優先發展信息產業?同時,廣西作為我國信息產業比較薄弱的一個省份,在和臺灣合作中有什么優勢?要不要和臺灣一起發展廣西的信息產業?對此,國家信息產業部電子信息產品管理司副司長劉汝林的觀點是:要!

  劉汝林認為,一個地區,一個國家如果要發展自己的經濟,一定要優先發展信息產業化。雖然廣西目前的信息產業不是很強,但是如果要使廣西整個經濟騰飛,實現經濟快速發展,必須優先發展信息產業。他說:“臺灣在信息產業方面有很多優勢,如果臺灣和廣西在信息產業方面進行合作,我認為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楊世緘也認為,桂臺在高新技術和電子信息產業方面各有優勢。臺灣的電子信息應用、電腦軟硬件開發、INT網絡的使用都很發達,臺灣新竹工業園區已經占到臺灣工業產值的10%。廣西的電子信息產業基礎較好,南寧、桂林、北海都有高新技術開發區,桂臺可以在這些產業展開合作。

  對如何具體合作,劉汝林建議:

  第一,應該根據臺灣產業轉移的特點,承接二次甚至三次的產業轉移。廣西目前產業的量非常大,面非常廣,要從元器件或者有益的產業入手。現在國際的產業轉移,很多東西不是在向中國轉移,而是向越南、泰國這些國家轉移,主要是看重了這些國家的勞動力資源優勢。產業的轉移不但要看到勞動力資源的優勢,還要看到市場、配套、治理的優勢。中國在這些方面可能是其他國家所不及的,像內蒙、廣西等地區的成本就比別的地方低。

  第二,要重點放在運用上。廣西是一個農業大省,加工業的大省,旅游業的大省,可以把信息技術運用在這些產業。利用信息技術的滲透性,產生新的盈利產業應該是廣西和臺灣合作的一個很好的地方。

  第三是創業投資。由于很多信息技術不斷在融合,可以廣泛運用在不同領域,運用到一個領域就會形成一個新的產品。

  第四個就是加強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的建設。越是落后的地方,越要優先重視發展信息化。只有重視發展信息化才可以實現跨越式的發展。

  楊世緘認為,對高科技產業要選項目,不能樣樣都搞科技產業。在中國發展高科技產業重點還是在珠三角、長三角及西北一帶。因為上海、蘭州等地的教育好,人才多。

  “高新技術和電子信息兩項產業確實很吸引人,大家都在拼命爭取。但是,這不是我們產業發展的全部,我們應該考慮其他的產業。”巫永平建議,對廣西而言,承接產業轉移,要想辦法接過來的,更多的應是傳統產業,而且要直接進入新的產業,這才有優勢,如果一味去承接別人的東西就難有機會。臺商到廣西投資高科技產業,要瞄準幾個重點產業,重工業方面也應如此。

  建立桂臺科技工業園區

  這兩年,臺灣與廣西的合作在不斷地升溫,桂臺經貿交流會已經舉辦了兩屆,兩地的合作應該如何提升,怎么去切入,這是需要思考的。對此,廣西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古小松提出了“把桂臺優勢結合起來,在廣西北部灣地區建立一個科技工業園區”的構想。

  古小松說,廣西在“十一五”規劃里明確提出把北部灣地區作為重點區域來發展,北部灣的發展不僅推動廣西的發展,還會輻射到很多區域的合作,特別是對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設,將起到一個很重要的作用。

  古小松認為,要搞好北部灣的發展,建設工業園區是一個重要方面。現在天津的濱海經濟已經發展起來了,而且速度很快,勢頭很猛。我們希望通過與臺灣一系列的合作、發展,促使北部灣成為繼珠三角、長三角之后的第四經濟增長極。

  他說:“如果廣西或者臺灣能夠在北部灣地區的南寧或者欽州建成一個類似蘇州工業園區的項目,結合廣西本地的資源,中國還有東南亞一帶的資源,引進包括臺灣在內的資金、技術和人才,會有一個很好的發展。”古小松建議,園區發展方向可以像蘇州園區采取合作的方式。廣西與臺灣氣候條件、地理位置接近,人文關系密切,經濟上也有很強的互補性。臺灣在越南西貢投資的新村工業園區,就是一個成功的典型。如果臺灣和廣西建立工業園區,是很可行的。

  研發機構推動產業創新

  如何結合桂臺的優勢把雙方合作的產業發展壯大?臺灣工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曲新生的理念是“不斷創新,提高市場競爭力”。

  “在廣西,有很多非常好吃的荔枝等水果,但是這些果類的加工品卻不夠豐富。而臺灣的農產品及食品加工業很發達,主要是投入了非常多的研發工作。包括臺灣的產業移轉,其背后也包括人才和技術。”曲新生說。

  曲新生認為,要夯實廣西的基礎產業,第一就是研發機構要帶動創新。創新是承接產業非常重要的一點,在過去20年時間,全球學術界不斷的合作,研究機構扮演相當關鍵的角色,我們的研究機構除了搞基礎研究和人才培育,還要發展很多新技術。第二是產業聚落的發展,形成群聚效應。臺灣與廣西的產業要更多發展起來,不僅要產業升級變成經濟增長的動力,關鍵是形成群聚。政府要發展幾個重要的產業聚集,形成產業聚集以后,對產業承接一定會有非常大的幫助。第三個就是物流,物流的發展包含基礎建設,其對技術很注重,臺灣發展物流產業有非常多的經驗和技術,將會在未來產業發展當中扮演重要角色。最后是人才的發展。

  曲新生說,要邁向產業移轉,必須要有產學研的合作。臺灣工業技術研究院有非常多的研究機構,愿意用這些資源與臺灣企業做一些非常密切的產業移轉合作,實現共同發展,包含轉移廣西的部分。

  廣西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鐘啟泉說,今年初中央提出“增強創新能力,建設創新性國家”的目標,相比臺灣地區來說,廣西創新方面還有一個差距,研發機構的規模不大,技術創新的投入不夠。今后可以和臺灣工業技術研究院“聯姻”,加強學習和交流。

  政府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如何借臺資西進的契機積極發展廣西的產業,這是一項具體而復雜的工作。那么,作為政府在其中應該扮演什么樣的角色呢?

  “廣西政府要做承接產業的分析,看承接的哪個產業對廣西的經濟發展最好,哪一類產品對廣西的發展最有優勢,都必須做一個可行性的研究。”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臺港澳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趙旭梅建議。

  趙旭梅說,目前臺灣產業向大陸轉移有兩個新動向,一是大量投資新服務業,二是投資產業不斷升級,從勞動密集型轉向資金技術密集型,還出現了產業鏈升級。廣西的優勢是原材料及勞動力豐富,還有連接東盟的區位優勢。政府在承接產業的時候應該有所選擇,通過一個產業的關聯圖來分析。

  趙旭梅認為,臺灣的輕工業、電子業等產業當中有各類的產品,廣西應該發展具有相對國際競爭力的產品,特別是要考慮在東盟國家的競爭力。比如說,中國在機電類上具有優勢,東盟在電子元件上有優勢,因此廣西確定發展產品時應該考慮形成跟東盟國家的互補。在承接產業上,也應該對一個具體的產品做一個分析。還有人均GDP和貿易競爭力的分析,這樣確定一個產品出來應該對這個地區的經濟比較有作用。

  “在廣西承接產業過程中,政府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趙旭梅強調。

  楊世緘建議,在承接產業轉移中,廣西政府要重視中小企業的創辦,為它們的發展創造一個好的環境。他說:“在臺灣,政府對中小企業的扶植是不遺余力的,很多大企業甚至國際性企業都是從中小企業發展的。在廣西能夠培養好的環境,就會冒出更好的公司來。如溫州,中小企業的創業氛圍和環境都很好。”

  于宗先說,臺灣企業對外投資的選擇,主要看的投資環境是:當地市場發展潛力大;有大量廉價勞工;配合國外客戶要求;原料供應方便,價格便宜;土地取得容易;政府鼓勵外來投資;優惠政策;便捷的出口;水電供應充裕;各級政府的行政效率及對政策的執行力;安全的社會環境等等。

  他建議,臺灣選擇廣西的產業,除了旅游觀光業,還有哪些產業,除了農業及傳統產業方面,還有那種產業有優勢,在發展高科技產業方面,如電子資訊產業,廣西具備哪些條件,有無可能發展電子資訊業的某些零組件,與臺灣的大廠建立起供應鏈,有沒有培育人才的長遠計劃等等,政府都要考慮。

  于宗先認為,廣西有較豐富的天然資源與人文條件,但發展基礎薄弱,臺灣經濟發達,正因為兩地區發展程度有差別,互補的可能性會更大。問題在于廣西必須積極優化投資環境,改善生活環境,同時疏通各種渠道,讓外界充分了解廣西,才能產生互惠互利的效果。

  相關專題:

  第二屆桂臺經貿合作交流會暨兩岸產業共同市場論壇

  編輯:蒙衛芝作者:覃世默


愛問(iAsk.com)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