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世觀潮:把城市當企業經營怎能不嫌貧愛富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7月06日 17:03 金羊網-民營經濟報 | |||||||||
在城市建設上,政府與商人的角色是完全不同的,政府應著眼于公共服務,著眼于幫助購買力有限的“窮人”改善居住條件。 多種評估一致表明北京“宜資度”全國領先,“宜居度”大幅倒退。中科院調查顯示北京城建對低收入家庭關注不夠,社科學者認為個別措施已構成“現實的損害”。一個綜合性的結論是,北京市政有點兒嫌貧愛富了!(7月3日《中國青年報》)
城市市政嫌貧愛富,意味著城市市政工程和公共設施的設計、規劃、建設和發展,越來越多地從城市形象和層次上考慮問題,致力于市政設施的高檔化、標準化和外表的美觀化,客觀上越來越多地適合高收入者和富人的工作、生活和居住,城市公共服務與占市民絕大多數的平民的距離越來越遠。筆者認為,這不符合現代城市發展的根本要求,更不符合以人為本的施政理念,是城市畸形發展的表現,也是一種后果嚴重的“城市病”。 公平分配公共產品,行政權力為每一個公民服務,是現代政府的應有品格,也是公民平等和保障人權的必然要求。因此,城市的發展必須綜合考慮各層次人群的工作、生活、居住和交通要求,使城市公共設施和服務滿足不同層次人群的基本需要,絕不能片面追求城市的品味和層次,只為富人提供方便,盡管有時是無意間造成的。 事實上,在任何時期,平民都是城市的主體,只有平民滿意了,城市才真正“宜居”了,才真正實現了以人為本。從這個意義上講,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務首先應當關照平民,從最大多數的平民利益和要求出發,致力于平民的生活出行方便,居住舒適。只有平民的生活滿意度提高了,才能使整個城市的滿意度提高。 類似北京的城市公共服務離平民越來越遠的“城市病”,在其他一些大中城市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而且也不同程度地對平民特別是低收入者造成了“現實的損害”。比如城市房價不斷飚升,教育的高收費和亂收費,“無攤城市”的推行,公園等休閑場所和設施的不斷高價化,城市公交的不完善和城市出租價格的提升等措施,都在嚴重地損害著中低收入人群的切身利益,使他們在城市的生存狀況不斷惡化,對他們來說城市變得越來越不“宜居”,甚至有被驅逐出城的危險。 看來,找準政府定位,是建設宜居城市,保持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務平衡發展的重要前提。在城市建設上,政府與商人的角色是完全不同的,政府應著眼于公共服務,著眼于幫助購買力有限的“窮人”改善居住條件,而商人則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富人”身上,為他們提供各種升級、休閑服務,以期有利可圖。如果政府也站到商人角度上“經營”城市,事事追求最大利潤的話,那么城市的公共管理和服務就必然離平民越來越遠,城市也越來越不宜居。也許我國的絕大多數城市都應該認真反思這個問題了,一定要避免城市越發展,普通百姓越住不起的現象。(李克杰) (金陵/編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