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太陽能產業實現質的提升需突破五大瓶頸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7月06日 09:13 中國質量新聞網 | |||||||||
山東省經貿委資源處有關負責人表示 我國太陽能產業實現質的提升需突破五大瓶頸 任何一個前景看好的產業,在發展之初往往都要經歷一場混戰,各種技術和品牌在市場的較量中優勝劣汰。我國方興未艾的太陽能產業眼下正上演著一場激烈的“品牌戰
“雜牌子太多,市場太亂”,這幾乎是所有太陽能品牌企業的抱怨。據介紹,目前我國太陽能熱水器年產量約500萬臺,其中90%以上是各種小牌子。從產品外觀看都差不多,但實際質量、價格差別卻很大。有些廠家在產品宣傳上夸大其詞,明明國產材料卻謊稱是進口的,花錢買個標簽就說自己產品有保險公司承保,有的宣傳的使用壽命也不切實際。 山東省經貿委資源處處長王立亭介紹,當前新能源市場發育尚不成熟,質量檢測和監督體系還沒有建立起來,產品質量良莠不齊,地方保護、惡性競爭等影響了市場的健康發展。由于各地目前沒有一個統一的管理部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企業往往存在低水平重復建設、市場無序競爭的現象。 我國太陽能產業的發展要實現質的提升,仍需突破五大瓶頸。一是我國太陽能光伏產業兩頭在外,即90%以上的原材料依賴進口,90%以上的產品依賴出口;二是我國太陽能產業正式起步才10多年時間,在設備、工藝、技術、市場和人才等方面都很薄弱,多數核心技術特別是硅材料方面等仍需引進、消化和吸收;三是盡管10年間世界晶體硅光伏組件的生產成本降低了32%,但國際市場售價與中國人的消費能力仍有很大距離;四是雖然我國《可再生能源法》已正式實施,國家也配套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但要落到實處還有一個過程;五是太陽能產業門檻較低,我國企業又存在跟風現象,容易見好就上,一哄而起,造成投資過熱和市場起伏。 作者:呂福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