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大豆進口量連年上升,大豆產品自給率不斷下降。統計數據顯示,2005年,美國、巴西、阿根廷的大豆產量分別達到了7825萬噸、5600萬噸和3700萬噸,位居世界前3位。而中國大豆總產量僅為1830萬噸,居世界第4位。我國在食品工業方面消耗大豆1000萬噸左右,有豆制品生產企業2000多家,但是,年銷售額超過1000萬元的生產企業不足60家,產品市場占有率不到10%。中國作為大豆的原產國,其大豆產量卻在全球的份額中逐年下滑,大豆加工業大幅退步,這令中國的大豆專家憂心如焚。
我國大豆產業如何破局、走出困境?成了近日中國大豆食品學會主辦的“首屆大豆產業發展戰略高層論壇”議論的中心話題。
國內大豆“揚短避長”
中國進口大豆數量已經遠遠超過了國產大豆數量,成了大豆的進口大國,使中國的大豆產業面臨著嚴重挑戰。中國工程院院士蓋鈞鎰指出,中國的大豆產業已經處在極度不安全的漩渦中,西方壟斷集團企圖扼殺、吞并中國的大豆產業。
中國大豆產業退步的原因有很多,專家認為根本原因是中國大豆精深加工不夠,而且企業規模小,分布零散,技術設備落后,缺少生產標準,缺乏自主創新的產品和國內外知名的品牌,在國際市場上沒有競爭力;同時,中國大豆的“蛋白質高”和“非轉基因”這兩大自身優勢沒有發揮出來,反而“揚短避長”,明知中國大豆出油率低,卻大量發展榨油企業,沒有做好“大豆蛋白”這篇文章,也沒有打好“非轉基因”這張綠色招牌。
我國大豆加工業當前存在的問題正嚴重影響著我國大豆產業的發展。一是加工結構不合理,大部分是油脂加工業,產業鏈條短,結構單一。所需要的大豆原料注重的是出油率和質量的穩定,這正是國產大豆的弱點,競爭力差,因此被進口大豆所排擠。大豆蛋白質、營養品的生產量比較少,不占主導地位。二是加工制成品中對轉基因和非轉基因的要求不明確,二者價差沒有拉開,國產大豆非轉基因的優勢沒有發揮。
科技成為產業“發動機”
據介紹,大豆蛋白產品包括大豆粉、大豆濃縮蛋白、大豆分離蛋白、大豆肽等。市場上,每500克大豆粉售價為2.5元,而進口蛋白營養粉每500克售價高達300元,二者價格相差100多倍,可見大豆深加工的利潤空間之大。因此,我們既要重視大豆粉在傳統主食上當主角,也要重視開發大豆蛋白的高端產品,提高大豆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與會專家普遍認為,沒有精深加工,就沒有利潤,沒有產業生命力,大豆行業要站在世界科技制高點,就要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在大豆精深加工上狠下工夫。目前,我國需要加強以下方面的自主科技創新能力:一是大力加強國產非轉基因大豆在含油率及單產方面的科技研發,以提升國產非轉基因大豆的綜合競爭力。二是延伸大豆產業鏈,即研發綜合開發利用大豆資源的先進科學技術,像大豆蛋白、保健品與化工產品的研制等,以提高大豆附加值和大豆壓榨加工業的經濟效益。三是創新大豆產業信息系統,即形成全國統一的集大豆生產、消費、流通、期貨及國際大豆產與銷的各類信息于一體的大豆信息系統,全面、系統、準確地掌握國內、國際大豆信息,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信息化管理和經營,以靈敏的信息為武器防范國內外大豆市場的各種風險。
蓋鈞鎰院士還指出,中國要創建獨立自主的大豆產業,傳承中國的大豆發明成果,深度挖掘大豆資源,打造好自己的品牌,在國際競爭中發展壯大。美國大豆業已經開始在我國進行知識產權的申請工作,今后有關大豆科研成果知識產權的申請還會更多。如果我們不重視大豆科研的知識產權保護,“種中國豆,侵美國權”就會變為現實。
做好“大豆蛋白”文章
如今,傳統大豆制品已走上了工業化生產之路,新興大豆食品正成為全球一大消費熱點。專家指出,我國迫切需要及時調整大豆產業發展方向,把開發利用大豆蛋白作為今后的發展重點。
據了解,大豆的蛋白質含量是現有農作物中最高的,其氨基酸組成比較全面,屬于優質蛋白質。為改善人們的營養,目前許多國家不僅把大豆食品作為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還通過將大豆蛋白與牛奶、肉類等動物性食品相結合,開發出營養功能更好的系列產品。如美國、日本、泰國等國家都制定了大豆蛋白計劃。美國添加大豆蛋白的食品已多達2500余種,日本視大豆為高營養食品,一年消費的大豆蛋白達幾百萬噸。大豆蛋白食品開辟的新領域,實現了對動植物蛋白的有效結合與替代。
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報告顯示,全球蛋白質市場需求量巨大,蛋白質粉量每年短缺2500萬噸以上。在我國,分離蛋白、功能性蛋白年需求量為30多萬噸。由于缺口巨大,國內生產火腿腸的企業只能從美國、日本進口,但由于美國和日本的大豆是轉基因大豆,分離蛋白和功能性蛋白市場貨源緊缺。
專家通過實地考察后認為,近日黑龍江省建成投產的大慶日月星大豆高新工業園,堪稱為中國大豆產業發展的一個成功的模式,其經驗很值得借鑒。這一工業園在1.2平方公里的范圍內,集中了大豆分離蛋白、功能性蛋白、磷脂、精制豆油、生化飼料、蛋白質粉、蛋白飲料、高蛋白餅干等系列大豆產品項目,充分挖掘了大豆主產區的資源優勢,實行精深加工,延伸產業鏈條,增加產品附加值,帶動農村大豆種植業發展,投產后的產量和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都將十分可觀,可以說集“產業化、科技化、規模化、集約化、優勢化”為一體。
據介紹,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適宜的氣候與土壤條件的黑龍江省,已形成中國乃至世界著名的大豆產業帶。黑龍江省的大豆產量占全國的40%,并且為優質非轉基因大豆。據檢測,其商品大豆305份樣品的蛋白質平均含量為39.9%,5個高蛋白品種和兩個新品系的平均含量達到44%,具有發展新型大豆蛋白食品的難得優勢。
與會專家表示,大慶日月星大豆高新工業園的建成投產,標志著我國大豆產業已進入規模化發展階段,必將帶動當地產業結構的改善及其區域經濟的全面發展,促進全國大豆蛋白行業和大豆精深加工行業的整體國際競爭力的迅速提高。 作者:陳軍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