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美國泡沫破滅:開啟世界經濟惡性循環?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7月05日 10:00 揚子晚報

  面對5月和6月國際金融市場的潮起潮落,冷觀全球貨幣調控的束手無策,越來越多的市場主體逐漸意識到:“沒有什么不可重來”。曾經摧枯拉朽般毀滅金融“美國夢”的“黑色星期一”,曾經風卷殘云般擊垮世界經濟的“滯脹”在增長放緩、通脹抬頭、調控兩難的背景下都不再遙不可及。

  此時,市場最為關心的問題莫過于:風暴將從哪里開始?也許答案就是曾經最為“
迷人”的美國房市。

  泡沫破滅剛剛開始

  深入分析,三大因素注定了美國房市泡沫的破滅。首先,利率水平的變化不容忽視。應該說世界范圍內的“負利率時代”是孕育房市繁榮的理想溫床,格林斯潘任期內美國貨幣當局長期將基準利率保持在歷史低位,房屋抵押貸款者的低利息成本刺激了房屋需求的上漲。需求上漲直接牽動了

房價飆升,而利息成本與之相比更顯微不足道,于是房市就在收益與成本缺口不斷擴大的過程中被推向了頂峰。

  然而,“負利率時代”的淡去同時也宣告房市“黃金期”的終結,美聯儲自2004年6月以來連續17次加息,利率水平從1%提高至5.25%。利率水平走高的預期使得房屋購買者被迫選擇了更具風險的融資方式。美國房屋抵押銀行組織的報告顯示,近來約1/3的房屋抵押申請采用了“可調整利率”方式,而在2001年選擇這一方式的申請僅僅只占12%。

  其次,伯南克的政策哲學將放大房市風險。在伯南克的經濟學字典中,“泡沫”一詞本身就是不存在的,在各種學術和政策言論中,他總是拒絕將資產價格的大幅上升定性為金融“泡沫”,更不愿利用宏觀經濟政策來對資產價格變動施加影響。在他的貨幣政策菜單上,通貨膨脹和經濟增長是僅有的、全部的兩大標的。這種對“資產泡沫”的善意忽視某種程度上將敏感的房市置于了一個過于自由放任的尷尬地位。就像失去了鐵軌約束的火車,美國房市在伯南克的無為之治下面臨著更大的市場風險。

  此外,房價下跌的“信號顯示”作用將動搖房市繁榮的根基。從某種程度上說,房價之所以上漲就是因為大多數人都預期其會上漲,而房價的實際走高反過來又堅定了市場信念,如此循環直接造就了房價飆升的非理性泡沫。如今,房價近期出現的間或下跌讓這一循環出現了斷裂,市場信心在負面信號顯示之下難免出現動搖,以往被忽視的潛在問題也將因此引發業界關注,整個市場在憂慮、懷疑和悲觀的氛圍之下很可能會一蹶不振。

  IMF近來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40%的房市繁榮之后是房市蕭條,在這平均長度為4年的蕭條期內房價將跌去30%左右。在三重負面因素的作用之下,美國房市泡沫的破滅也許才剛剛開始。

  泡沫破滅的經濟影響

  美國房市泡沫的破滅對全球經濟復蘇絕對不是一個好消息,負面影響來自于國內、國際兩個方面。

  在國內方面,房市泡沫破滅削弱了經濟增長的內在動力。在房市繁榮時期,房價上漲帶來的房屋升值直接提高了房屋持有者的財富水平。這種財富增加帶來了不可小視的“收入效應”,有房者將更多地消費,更少地儲蓄。社會范圍內的消費傾向增加給一國經濟增長帶來了源源不斷的需求動力,這也是美國快速走出本世紀初衰退泥沼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房市蕭條時期,這種“收入效應”將向令人無奈的方向變化,房價下跌降低了房屋持有者的財富水平,增強了儲蓄動機而減弱了消費需求,經濟增長在需求緊縮之下將步履維艱。

  在國際方面,美國房市泡沫的破滅將給其他出口導向型經濟體帶來負面影響。美國房市火爆帶來的需求激增一直以來讓出口依存度較高的國家,特別是亞洲國家受益良多。如果美國消費者由于房價下跌不得不捂緊錢包,那么它所有的貿易伙伴都將因此受到經濟牽連,特別是那些本身也面臨房價泡沫破滅危險的國家,雙重打擊之下走出經濟困境將更顯艱難。

  更令人擔心的是,美國房市泡沫的破滅很可能引發一個惡性循環。為了保持相對于美元的

匯率弱勢以刺激出口,一些亞洲國家的中央銀行積累了大量的
外匯儲備
,并將之用于購買美國國債,這種國際資本流入一定程度上助長了美國房市的火爆。而一旦美國房市泡沫破滅給這些國家出口造成沉重打擊,美國也將因此失去廉價的外部融資渠道,這將進一步打擊美國房市,形成內外互動的惡性循環。

  總之,隨著貨幣環境和心理因素的變化,美國房市泡沫的破滅悄然開始并將愈演愈烈,整個世界經濟的復蘇也因此被蒙上了一層陰影。


愛問(iAsk.com)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