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通州收縮蘇寧加緊“接盤”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7月05日 09:22 新京報 | |||||||||
大中可能全面退出通州,蘇寧年內欲壟斷該地區70%市場份額 本報訊(記者楊振華)京城家電賣場的競爭態勢正在出現微妙變化,繼年初大中關掉其在通州的一家門店之后,另一家位于通州果園的店面也可能撤出。與此同時,蘇寧電器昨日則宣稱看好通州市場,宣布從本月起將主戰場轉移到通州,據稱此舉意在搶占大中退出后留下的市場空間。
蘇寧高調東進蘇寧2003年11月進軍通州,開了第一家店———銀地店,今年3月和5月又在通州開設了蘇荷店和八里橋店,昨日,蘇寧宣稱,本周起將對其通州3家店的硬件設施、商品品類、物資配送等方面進行重點投入,并在商品價格上進行傾斜,集中優勢兵力擴大在該地區的市場份額。目前蘇寧已經占有通州家電零售市場50%的份額,其最終的目標是下半年在大中退出通州市場后壟斷70%的市場份額。 目前蘇寧、國美通州門店的經營狀況都排在其北京地區門店前列。蘇寧、國美和大中在京郊各個地區的門店數量大致相當,但在單店盈利能力上大中則弱于另外兩家,而在通州、順義、良鄉等地蘇寧的盈利情況更超過國美,這也是蘇寧此次大打“京郊牌”的前提。 蘇寧電器副總裁范志軍稱,選擇通州作為突破點的原因在于,通州地區是北京人口最為稠密區域之一,消費水平較高,目前居民每年電器需求量超過20億元,但配套的家電連鎖店卻相對稀缺。在對3家門電重點扶持的情況下,通州將成為蘇寧的主戰場。 大中通州收縮就在蘇寧看好通州的時候,大中卻在從通州市場上收縮。大中原本在通州有3家店,在今年年初關閉了八里橋門店,而通州新華大街店目前已經關閉了其原來營業面積的2/3,另一家位于通州蘇荷時代廣場的果園店目前已經在準備撤退,接手的則是京城一家著名的百貨公司。 在蘇寧看來前景誘人的通州市場上,大中為何采取收縮戰線戰略? 據大中內部人士透露,大中通州果園店因經營管理問題,加之受同一區域的其他家電連鎖商門店的壓制,門店一直較為冷清,大中近期將對其進行調整。 對于大中在通州的收縮,范志軍分析稱,“其他家電巨頭試探性的開店沒有達到一定的效果,銷量一直很小,由于沒有達到預期就誤認為通州消費無潛力可挖,停止了在通州繼續開店的步伐。”戰略上的失誤是客觀上造成大中在京郊競爭中敗退的主要原因。 ■背景 家電賣場行業重組懸念 市場競爭白熱化,上市公司擴張欲望明顯,大中電器面臨兼并 家電賣場在各地市場的白熱化競爭已經有幾年時間了,行業競爭的加劇必然引發兼并重組的可能。這一趨勢最近出現在北京市場。在北京的幾家大型家電賣場中,大中是店面最多、卻沒有實現上市融資的企業,自今年4月以來,就先后傳出其與永樂、國美洽談合作的消息。在這樣的背景下,大中的收縮與蘇寧的擴張,都是行業變化的風向標。 賣場醞釀實質性重組 據北京連鎖業協會提供的統計數據,目前在城區內以銷售額計算,大中、國美、蘇寧的銷售收入比為1.5:1.2:1,但其在城區內的門店數則分別為50多個、30個和19個。 也就是說,大中在城區內銷售額相對較高,但單店盈利能力卻落后于蘇寧和國美。 這些數字的背后,是三家賣場的慘烈競爭。 國信證券行業分析師肖明指出,京城五環以內大大小小家電連鎖門店100多個,且多集中在幾大繁華商業地帶。這是去年以來家電零售業急速擴張的結果,這樣的競爭格局將很快迎來家電連鎖業發展上的瓶頸,即規模和單店效益增長呈反比,最終是行業洗牌。 蘇寧方面也認同其轉戰京郊的原因之一是城區內家電連鎖巨頭的競爭過于激烈。以北三環為例,蘇寧方面透露,近期將在家電賣場扎堆的北三環安貞―馬甸一帶實施“價格焦土”戰略,所有商品價格全部降至最低點,以拉開城區內的又一輪連鎖門店競爭。 更重要的則是該行業目前處于實質性兼并重組的前夜。 范志軍稱,將主戰場挪至通州的重要原因是近期家電連鎖業兼并重組連續上演。 兼并重組后不可避免將對過剩的店面進行大面積整合,而以目前過于密集的開店模式,為考慮兼并后的成本,將從郊區開始至少關閉1/3至2/3的店面。 “這是蘇寧搶占京津周邊地區市場的較好機會,下一步將會以通州地區為起點,全面拉開京郊市場戰略!狈吨拒娬f,除了目前已經發生的家電連鎖業的兼并聯合外,今年下半年至明年將會掀起家電連鎖業兼并的又一高潮,而剛剛完成了增發的蘇寧也有可能參與其中。 大中成為“兼并對象” 目前國美、永樂、蘇寧均為上市公司,大中則沒有上市,但卻在北京擁有最多的門店。上市公司由于資金充裕,必然想對大中“下手”。 京城家電賣場的兼并之戰正在進行。今年4月,大中電器與永樂電器簽署合并協議,永樂收購大中。 作為中國家電連鎖四強之一,永樂電器和大中電器分別位居中國家電零售企業第三與第四,排名在國美和蘇寧之后。而在中國兩大主要城市上海和北京,這兩家公司分別占有50%以上的市場份額,兩家公司僅在上海和北京兩地的銷售總額已超過250億元,整合后的公司,有望躍升為全國最大規模的家電連鎖企業之一。 但是,在永樂大中傳出合并的消息后,摩根士丹利大幅減持永樂的股票,并調低了對永樂的評級。 最終,由于價格原因,雙方的合并至今并未成真,而近日又有消息稱,國美電器正在與大中“洽談合作”。 這種洽談的一個背景是,大中雖然門店最多,但在經營上并不理想,其在通州市場的收縮就是一個例證。 一位不愿公開姓名的行業人士指出,大中在經營管理上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大中采用店長負責制的管理模式,在經營管理上單店之間差異較大,未能形成一套有效的門店經營管理框架。而大中目前的家族式管理,也使得其門店經營上缺少開拓性和風險規避能力。另一方面,大中盈利模式單一,又缺乏物流、配送、渠道上的統一管理。與國美逐步涉足多行業,蘇寧自建物流及生產基地不同,大中目前的盈利主要依靠所謂的“進場費”及微薄的零售利潤,競爭能力上處于明顯劣勢。 市場面顯示,盡管目前大中在北京地區擁有50多家門店,但真正具有行業競爭力的門店只有遠大店、中央電視塔店等六七個門店。而蘇寧和國美在單店競爭的整體實力上則比較整齊,具有整體沖擊能力。 在肖明看來,以永樂目前的表現已經很難實現對大中的收購。而到年底,目標中的第三方買家———國美或者百思買等賣場假如接手大中,那么北京乃至全國家電賣場的市場格局將會出現巨大的變化。 本報記者楊振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