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首次審議《反壟斷法》草案,《反壟斷法》開始進入立法程序。如果從1987年8月原國務院法制局成立《反壟斷法》起草小組算起,《反壟斷法》可以說經歷了20年難產。人們千呼萬喚,就等著一聲清新的啼哭。
盡管絕大多數人期待《反壟斷法》草案能夠盡快審議通過,但對于它能否有效遏制壟斷行為,很多人仍持觀望態度。一項調查顯示,只有44.6%的人認為《反壟斷法》草案能解
決壟斷問題,而與之相比,認為“說不好”的則達到45.7%。而調查結果也印證了一些專家學者的說法。就在6月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并原則通過了《反壟斷法》草案后,公眾還沒來得及高興,便被兜頭潑了一盆冷水:許多參與起草的專家組成員眾口一詞地表示,民眾不宜對《反壟斷法》草案期望過高。
事實上,有關人士早就指出,對《反壟斷法》草案的種種傳言、猜測和反復,既說明了公眾、立法者和相關利益群體對此的高度關注和重視,更說明了這一問題的復雜性。同時在立法起草程序上,《反壟斷法》草案也依然沒有擺脫“部門立法”的范疇,帶有濃厚的行政主導立法色彩。所以有人認為,此次《反壟斷法》制定后,很可能要進入“后壟斷時代”。
在壟斷時代,計劃經濟沿革下來的電力、電信、郵電、鐵路和民航等幾乎所有的壟斷行業都堂而皇之打著國家利益的名義為本部門謀取利益。如今的國家利益已經被嚴重部門化,任何一個壟斷行業都可以用國家利益的名義阻止競爭對手的進入,從而獨占市場,或者為自己謀取福利。手中的權力成為他們剝奪大眾福利,滿足少數人私欲的工具,這就是備受詬病的權貴資本主義。權貴資本主義不僅表現在資本市場,而且已經滲透到計劃經濟遺留下來的整個壟斷行業,成為中國經濟進一步發展的障礙,使得經濟每向前發展一步都要付出很高的成本。事實上可以看到,即便依靠行政手段筑起高度壟斷的市場壁壘,但在對幾乎沒有任何競爭對手的情況下,這些行業仍然處于虧損的邊緣,惟一可以肯定的一點“成績”是這些壟斷行業的平均收入倒是全社會領先。
假如真的進入了“后壟斷時代”,會出現什么樣的問題呢?年深日久的壟斷行業運營后遺癥已經使一些企業產生了嚴重的行為倒錯。是推進改革提高效率,還是通過尋租來轉移困難,這必將成為擺在壟斷企業面前的一大課題。如果電力系統要進行設備更新,需要一個新的程序系統,這個新的計算機系統應該由作為股東的電力系統來投資,這是明擺著的事情。然而,他們即使在“后壟斷時代”也可以利用“后壟斷”地位,把代價轉嫁到消費者頭上。
令人驚訝的是,壟斷本身并不承認壟斷。去年底國資管理部門否認了“央企的盈利大戶中很多是壟斷企業”的說法,表示石油、電信、電力等行業已經幾乎沒有壟斷。這就意味著,所謂的“后壟斷時代”對他們而言只是一個一廂情愿的假說。立法后的《反壟斷法》時代,勢必會因為各樣的原因,在各種領域產生眾多不倫不類的尷尬的事情和后果。而從某種角度說,壟斷行業否認壟斷存在,恰恰可以被視為后壟斷時代的一個特征,并會帶來一個更令人擔憂的后果。
盡管如此,我們還是愿意相信,既然《反壟斷法》草案出臺是一次傷筋動骨的分娩,那么長痛不如短痛,立法機關不妨徹底一點,在可能和許可的范圍內,將《反壟斷法》草案做得完備、齊全,盡可能地將公眾的合理期望轉變為合法期望,把“后壟斷時代”的陰影減到最少。 作者: 笑 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