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藥店”的蒼白辯解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29日 01:15 北京現代商報 | |||||||||
不久前,成都市內一口氣開設了16家社區“惠民藥店”。按政策規定,低保人群每月在惠民藥店能購買到200元以內的“零利潤”藥品。然而,藥店營業后,成都市民卻感到了困惑:持低保卡在“惠民藥店”購藥,卻比普通藥店的價格還高。 這不由得讓人想起前段時間,在北京市場風起云涌的一系列“零利潤”、平價大藥房。恐怕在這些對“惠民藥店”大呼失望的顧客心中,“惠”此次“高價”營業,其位置早
為何“惠”敵不過“平”? 筆者注意到,每每有新的“平價大藥房”開業,藥房動輒就會選取千種以上的藥品“狠砸”市場,最低藥價甚至不過幾分錢,市民們大呼“痛快”。但經歷了幾家藥店“砸”市后,精明的人會發現,所謂幾毛幾分錢的藥品不過都是那如出一轍的低成本重復品種,剩下的還是一如既往的貴。于是,常聽到一些業內人士高喊,要揭露“平價藥房”的“平”的“假相”! 其實,“平價藥房”未必有什么假相,只不過是一種正常的營銷手段,開店做買賣,總要有賺頭才可以維持,畢竟虛高的藥價在“平”的作用下,松動了不少。 而“惠”卻沒有“平”那么“精明”。在“平”的壓力下,它不能做到“砸市”就似乎愧對了“惠”這個字。它只能在藥價的操縱者背后自我辯解,“我們不敢低價傾銷,一旦虧本促銷,只會引發惡性競爭。” 然而,對于那些渴望吃上低價藥品的市民來說,這個解釋蒼白而無力。“惠”從它開業的第一天開始就已經倒塌了。 者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