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國際大宗商品市場價格的CRB指數自5月12日高點399.66點,一路下跌至6月13日低點363.66點,累計相對跌幅達到9%,但相對于該指數自2001年10月份低點182.83點至今超過2倍的漲幅而言,僅僅屬于技術性回調整理性質而已。
從銅價走勢來看,LME銅價自8790美元下跌至6420美元,累計跌幅為27%,但相對于銅價自2001年10月份低點1364美元點至今超過5倍的漲幅而言,僅僅屬于技術性回調整理性質
而已。筆者分析認為,目前國際國內商品市場雖然受到貨幣加息、宏觀調控等利空作用,但商品價格牛市尚未逆轉為熊市。
加息利空被下跌消化
5月底6月初以來,為抑制通貨膨脹,全球各主要經濟體普遍加息。其中美元6月份第17次加息25個基點的可能性越來越大,歐元則加息25個基點至2.75%,美歐還可能繼續加息,國內央行自7月5日提高人民幣存款準備金0.5個百分點。觀察加息對商品市場價格走勢影響,則不難發現,美元歷次加息雖然導致包括玉米在內的商品價格下跌,甚至深幅回落,但卻不會導致大勢逆轉,目前商品市場深幅下跌,加息利空被消化。
商品價格下跌始于5月中旬,因此加息對商品價格走勢僅僅產生助跌作用,而非主導作用,影響商品價格走勢的主導作用依然是供需關系。商品價格創下多年歷史新高后,供應增長和消費減弱又對供需關系產生反向作用。
美國CFTC持倉數據顯示,基金對工業品和農產品采取做多做空兼有的操作策略,顯然基金并未全面平倉各品種多單,更未全面做空商品市場。另外,雖然加息將導致資金持倉成本提高,可能引發基金撤離風險較大的商品市場,但全球通貨膨脹并不會由于加息而得以根本逆轉。隨著商品價格深幅回落,價格金融性投機性泡沫逐漸消除,但價格深幅回落后可能重新促使商品消費性需求增長。
宏觀調控僅限微調性質
近期我國央行表示宏觀調控思路仍是微調,目前宏觀調控政策措施主要體現在,對黑色金屬、有色金屬、紡織品等資源性品種將可能采取降低出口退稅措施,由此直接導致上述品種國內供應增加,對國際市場出口減弱,雖然壓制國內市場價格,卻又提振國際市場價格,導致內外市場價格之比縮小,并尋求新的平衡點。
而國際市場價格相對于國內市場弱勢,又將限制國內市場價格下跌空間。同時,中國因素對全球商品走勢的助漲作用雖然有所減弱,但卻不會徹底消失,作為全球資源的主要消費大國,中國對全球大宗商品進口需求也未有顯著縮減,即使縮減,減幅也將較小。
商品供需關系略微變化
雖然商品市場價格大幅上漲,創下歷史新高,將對供需關系產生反向影響,但供需關系變化缺是緩慢的、微小的。其中工業品由于生產周期漫長,價格上漲不會導致生產商立即增產,更何況還有銅礦罷工等不確定因素,原油(燃料油)、金屬由于勘探開采周期較長、投資成本較高,還要加上類似伊核危機等地緣政治緊張因素、災害性因素,均難以在短期內大幅增產。盡管消費性需求由于價格上漲而略微縮減,但由于經濟穩步增長,導致小幅減幅較小。
至于農產品,雖然生產周期較短,但種植面積取決于土地資源,產量則取決于產區氣候條件,整體大幅增產可能性也較小,而隨著農產品消費領域不斷拓寬延伸,尤其是農產品工業消費拓展,導致農產品消費性需求縮減幅度受到限制。
綜上所述,雖然貨幣緊縮可能導致部分投機資金暫且撤離商品市場,價格投機性泡沫也可能消除,而價格深幅回落僅僅代表商品投機性需求減弱,而不代表消費性需求大幅縮減,因此,商品市場供需關系尚未根本逆轉,包括國際國內大宗商品市場走勢也尚未由牛轉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