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工業化戰略研究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22日 08:52 中國經濟時報 | |||||||||
農業工業化發展的重大價值,在于它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能徹底地解決“三農”問題。首先,對農業進行工業化改造和經營,使農村的工業以及服務于農、林、牧、漁的服務業大發展,顯然能優化和提高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化水平,有助于解決農業問題。其次,農業工業化,使農業與城市工業的聯系更為緊密,推進了產業集聚,能實現農村城市化,從而解決農村問題。最后,農業工業化提高了農產品附加價值,延伸了農業產業鏈條,拓寬了農民就業增收渠道,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和綜合素質,使農民問題也能迎刃而解。
■劉茂松 農業工業化是現代工業化的重要方面,是農業轉型時期解決我國“三農”問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現整個國民經濟現代化的根本性戰略舉措。 一、戰略比較 在我國,由原始農業階段到傳統農業階段的轉換,發生在春秋戰國時期。此后至今,我國一直停留在傳統農業的發展階段。因此,農業轉型實質上是指對傳統農業進行改造,實現和發展現代農業的過程。明確提出“農業轉型”一詞的是美國學者托達羅。他認為,農業演變分為三個階段,第一是最原始的維持生存的傳統農業階段;第二是混合和多樣化的家庭農業階段;第三階段是專業化的現代農業。農業轉型就是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發展階段的演進(Todaro,1997)。應該指出的是,湖南現階段農業正是由于處在這種農業轉型階段,結構性矛盾十分突出,如農業比較利益的劣勢,分散農戶家庭經營對大市場的不適應,農民收入低且城鄉差距不斷擴大,農村富余勞動力與土地拋荒并存,農業競爭力低與入世后沖擊等等,總之,由來已久的“三農”矛盾表現得更加突出、更加尖銳、更加集中。所以,能否全面解決“三農”矛盾,是能否實現湖南農業轉型的根本問題。在這里,農業工業化戰略就是解決這個根本問題的惟一選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目前我國關于農業轉型戰略的提法大體上有農業產業化、農村工業化、農業企業化、農業現代化、農村城市化和農業工業化等六種。農業產業化是官方和學術界最為認同的觀點。據農業經濟問題雜志社(農業經濟問題,1997)的綜述,目前對農業產業化的內涵和實質的認識至少有11種觀點。一般認為,農業產業化是市場化、社會化、集約化農業,是農業的工廠化生產(陳吉元,1996),是“農業產業的一體化經營”的簡稱(牛若峰,1997)。農村工業化早在1989年我國學者黃祖輝就已提出。它主要是指農村地域的工業化,即在農村地域上建立與發展社區型工業。也有人認為,中國農村現代化的重要途徑是農業企業化(胡鞍鋼、吳郡剛,2001)即通過農業企業從事商品性農業生產,實現農工商一體化經營體系。農業現代化的最為代表性觀點是農業生產手段的現代化、農業生產技術的現代化和農業生產組織管理的現代化(高尚全,1979)。農村城市化是在農村適度發展城市,減少農村人口,實現農業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現代化(簡新華,1997)。 以上關于農業轉型戰略的觀點,就其本身的含義,并無錯誤。但作為農業經濟從傳統形態到現代形態轉變的戰略,各種提法均有些局限性。首先,農業本身就是第一次產業,所以,一般意義上的農業產業化提法沒有抓住內在的實質,指向性既不明確也不一致。另外,現行所有關于農業產業化的解釋,無非就是強調供產銷一體化經營,忽視了最為根本的生產環節的工業化,尤其是生產技術的工業化。第二、農村工業化究其根本就是指要發展農村鄉鎮企業。而大部分鄉鎮企業是從事非農產業,只能解決中國農村的部分問題,它并不是我國農業轉型中所有難題的解藥。第三、農業企業化所指的是農業企業,包括農產品生產企業、農產品加工企業和農產品流通企業。筆者以為,這種提法比農村工業化要科學,但仍然沒有抓住問題的本質。無論是進行農產品的企業化生產,或是對農產品進行加工,還是把農產品的產后流通環節進行企業化經營,其實質就是對農業的產前、產中、產后環節進行工業化的經營,即以工業的思路來發展農業。第四、關于農業現代化的闡述大多是一種目標論,即要實現現代農業,或是以現代農業的特征來定義農業現代化,沒有觸及如何去實現現代農業的問題。第五、農村城市化只是農業轉型過程的伴生現象。現代經濟增長伴隨著三種形式的結構變化:生產結構的變化、生產單位規模的擴大,以及急劇的城市化傾向(Kuznets1961)。把農村城市化作為農業轉型的戰略,犯了因果顛倒的錯誤。 相比之下,農業工業化的提法比較科學。筆者早在1994年就提出了農業工業化戰略的思想,當時是指農業同工業在現代技術基礎上實現高級綜合,形成工農商聯合共同體,建設工廠化農業。1998年正式提出農業工業化戰略,并將其內涵概括為農業生產過程中基要生產函數連續發生變化,并最終實現農業與工業的高級形態的產業綜合的過程,包括農業生產過程的工業化和農業生產結果的工業化。這種戰略提法的科學性在于:首先是它抓住了問題的實質,農業產業化和農業企業化的本質就是進行農業工業化。另外,這種提法內涵比較完整,不僅農業生產結果的工業化,即農產品的深加工和一體化經營,還包括了農業生產過程的工業化,即農業生產技術和管理技術的現代化。也就是說,農業工業化是從流通環節和生產環節兩個層面來定義農業轉型的,是實現農業轉型的惟一途徑。 二、理論觀點 (一)農業工業化理論基礎 馬克思關于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工業和農業相綜合的原理是農業工業化的理論基礎。馬克思寫道,“農業和工場手工業的原始的家庭紐帶,也就是把二者的早期未發展的形式聯結在一起的那種紐帶,被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撕斷了。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同時為一種新的更高級的綜合,即農業和工業在它們對立發展的形式的基礎上的聯合,創造了物質前提”。也就是說,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程度,農業的進一步發展在于與工業進行聯合。農業工業化是在市場機制作用下工業和農業相綜合,農業經濟主體用工業生產方式對農業生產要素進行整合的一種經濟行為選擇。這些生產要素既包括土地、勞動和資本等傳統農業生產要素,也包括從現代工業部門引入的現代農業生產要素,而且往往是后者起支配作用。在此,現代農業生產要素是舒爾茨意義上的現代要素,主要包括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科學管理技術。農業經濟主體進行生產要素整合有兩個層面,一是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引入工業部門的先進生產技術,實現農業機械化和農業化學化。二是對農業生產結果進行工業深加工,建立農業制成品工業體系,實現農產品和農業制成品的產供銷一體的企業化經營管理。農業經濟主體包括農戶和農業企業,可以是單個農戶在達到一定資本規模后進行農業工業化經營,也可以是多個農戶聯合進行工業化經營。農業企業可以通過一定的組織方式,如“公司+農戶”或“公司+中介+農戶”等,使自己成為進行一體化經營的“龍頭企業”,實現農業工業化運作。宏觀地看,農業工業化就是農業與工業的產業整合。具體到我國國情和湖南省情來講,是指以農業的市場化為背景,運用現代工業化技術和現代經營管理理念以及組織方式來管理農業的生產和經營,將農產品生產和加工集中化、企業化、規模化,實施全程標準化經營。總之,用工業化技術和思維謀劃農業經營模式,就是農業工業化。 (二)農業工業化基本特征 第一、工業起支配性的作用。馬克思論及農業時說,農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從自然形態來說,農業已不存在于它自身內部,它自身的生產條件和作為獨立部門的這些條件是存在于農業之外的“。國外農業轉型的實踐也證明,農業經濟飛躍的關鍵不是農業內部自身的發展,而是在于農業與工業等相關產業是否能形成一體化、市場化、集約化經營。所以,農業工業化的實現必須要有工業的支撐。事實上,我國在工業化初期,農業對工業發展起了關鍵性的哺育作用。在工業化中后期,工業對農業的反哺也是理所當然的。在這里,工業的反哺,就是工業化技術、資金、管理和意識對農業的滲透、改造和提升。總之,農業工業化過程是以現代農業發展為主旨的工業與農業互動的發展過程。 第二、技術創新是農業工業化的關鍵。在此,技術主要包括生產技術和管理技術。農業工業化實際上就是對傳統的生產技術和管理技術進行創新。因此,離開了技術創新,就談不上農業工業化。農業工業化過程中的技術創新可以是源于公共部門所組織的研究開發,也可以是農民或私人部門通過“干中學”或試錯法所積累的,還可以是農業生產要素相對價格變化而引致的創新。但由于技術開發所需投入大,因此農業技術創新主要來自于公共部門的技術研究以及推廣。這又必然要求進行包括農業技術研究體系在內的一系列制度創新。所以,農業工業化過程是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并行的過程,創新是農業工業化的靈魂。 第三、農業工業化是整個國民經濟現代化的根本途徑。這主要是緣于農業工業化能很好地轉變二元經濟結構。劉易斯認為,發展中國家普遍存在著以傳統農業為代表的傳統部門和以現代工業為代表的現代部門并存的二元經濟結構。按他的設想,工業部門比農業部門的工資高,由于農業部門存在著大量的農業剩余勞動力,所以工業部門有無限的勞動供給。隨著工業的資本擴張,農業剩余勞動力會大量向工業部門轉移,當所有的剩余勞動力向工業部門轉移完之后,即實現了二元結構一元化(劉易斯,1954)。筆者認為,轉移出富余勞動力固然是農業發展的必然要求。但是,實現二元結構的一元化關鍵是進行農業工業化。運用先進的生產技術裝備農業,實現農業生產的機械化、電氣化、生物化和化學化。同時,用工業產品的組織管理模式來組織農產品的深加工和銷售,可以實現農業生產的專業化、區域化和企業化。這樣,通過對傳統農業的工業化改造,必然最終實現整個國民經濟的現代化。 (三)農業工業化作功機理 作功機理是指農業工業化據以推動農業轉型的機制或原理。筆者認為,農業工業化主要從農業生產技術方式、農業經營方式、農業比較效益和農業產業聯系四方面來改造傳統農業生產方式,實現農業現代化。 第一、農業生產技術變革,提高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前已論述,農業工業化的關鍵是農業技術的創新。而農業生產技術的創新是其中尤為重要的內容。農業生產技術方式由手工生產轉向機械化和科學化生產,大量吸納和運用工業部門提供的農業機械和農業化工產品,既提高了農業勞動生產率和土地出產率,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土地對農業生產的直接決定作用(如無土栽培和轉基因技術),同時又提高了農產品質量,實現了農產品使用價值的優質化。正是由于生產技術方式的改變,農業由依靠增加農業要素投入來實現增長,轉變到依靠提高農業要素生產率即農業全要素生產率來實現增長的軌道來。通過這種作用,降低農產品成本,提高農產品質量,從而提高農產品的競爭力。 第二、農業經營方式轉變,實現農業集約化經營。一般而言,經營方式是在生產過程對某一種稀缺生產要素的利用方式。生產要素包括土地、資本、勞動、組織管理、科技等。因為農業是一種生命產業,對土地有直接依賴,而且土地在農業中不只是一個立足點和活動場所,它還能以自身的物理性質和生物性質對農業生產起重大作用,所以農業經營方式主要是指農業生產中利用土地的方式。目前,我國農業經營方式是粗放型的,具體表現在土地細碎化使用,農戶的分散小規模經營。實行農業工業化,必然導致農業經營方式向集約型轉變。實現規模農業、專門農業、立體農業、精細農業、定單農業和工廠農業,這是對傳統農業的一種“質”的再造。 第三、農業比較效益提高,抑制農產品價格蛛網波動。農業比較效益低下主要是由于農產品的弱質性。農產品的產品層次較低,附加價值不高。從供給來看,生命周期長決定了生產周期較長,農戶難以根據市場價格信號及時調節生產。而且原態農產品易變質、儲存期短,農民難以通過庫存途徑來調節供給。從需求角度看,農產品是典型的生活必需品,產品的需求價格彈性和收入彈性低。供給調節滯后與較低的需求價格彈性共同作用的結果可能會使農產品市場出現發散型蛛網波動,市場極不穩定。農業工業化能克服農產品的這種弱質性,一方面能減少農業生產對自然條件的依賴,調節產品季節差,相對縮短生產周期,增強農業生產的可調節性。另一方面能實現農產品的品種多樣化和品牌化,調節消費者的欲望差,從而產生一種“需求創造”效應。這可在相當程度上提高農產品的需求價格彈性,從根本上克服作為生活必需品低需求彈性的缺陷。因此,當供給具有了一定調節能力,而需求富有彈性的條件下,農產品價格波動會趨向于收斂型蛛網波動,市場趨于穩定。 第四、農業產業聯系加強,實現農工商一體化經營。產業間聯系可以分為后向聯系、前向聯系和總聯系。農業工業化過程中,在農業生產中增加工業品投入,諸如化肥、農用機械;對原態農產品進行工業深加工,而這些農產品加工業,如磨粉、紡織等,常常是工業化過程中的先行行業;同時又要求對農產品和農業制成品采用現代物流和運營理念組織銷售流通。因此,農業工業化必將提高農業產業的后向聯系和前向聯系,從而提高農業產業總聯系,實現農工商一體化經營。尤其應指出的是,一體化經營延伸了農業產業鏈,拓展了農民就業空間,能在很大程度上解決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問題,增加農民收入。 三、戰略思路 (一)湖南農業產業比較優勢 湖南位于長江中下游,洞庭湖之南,南起北緯20°40’,北至北緯30°50’,屬中亞熱帶常綠闊葉落葉季風氣候區。湖南受季風之惠澤,暖濕氣流頻繁,水熱光照充足,農業自然資源豐富,是世界上也是我國農業生產得天獨厚的一塊寶地,具有發展農業工業化的有利環境。 經過改革開放20多年特別是近10多年的建設,湖南農業工業化已奠定了初步基礎,如農業主導產業框架已具雛形,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已建成一批,農產品市場開拓初成體系,市場化定單農業已有一定規模,農業工業化服務體系已具端倪等等。但總的來說,湖南農業工業化尚只處于起步的粗放發展階段,農業工業化體系沒有形成,一體化經營機制殘缺不全,龍頭企業規模與數量尚很弱小,市場信用機制不完善,農業工業化技術水平還較低,沒有一個適應農業工業化的完善的管理體制等等。總之,目前湖南總體上還處于傳統農業的階段,農業轉型即農業工業化的歷史任務還相當艱巨。 湖南農業由資源優勢轉化為產品優勢進而整合為產業優勢,這是湖南發展農業工業化的產能基礎,根據目前掌握的資料,可從工業化經營的視角分析種苗產業、糧油產業、蔬菜產業、棉麻絲產業、果茶煙產業、林化產業、畜禽水產品產業和生態休閑產業等八大產業優勢,并結合省內區位優勢和湖南工業布局提出湖南農業工業化產業發展規劃建議。 (二)湖南農業工業化發展思路 目前,湖南農業產業結構相對單一,種植業的80%左右是糧食,養殖業的80%左右是生豬,水果業的80%左右是柑橘。從工業化生產方式來看,問題并不直接在于這三個80%本身,而在于這三個80%的質量是不是優?成本是不是低?后續工業加工是否跟上?一句話,在于農業工業化的產業鏈體系是否建立起來。目前湖南糧油、果蔬和生豬的工業加工率均只有10%多,而發達國家一般都在50%以上。所以,如果實行了農業工業化,湖南這三個80%的傳統農業生產規模就可深度轉化為三大具有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效應的現代制成品農業產業,最終形成市場經濟效益。據此,我們提出湖南農業工業化發展應實施“優勢——特色——轉化——加工——營銷”的十字戰略,以工業“加工”為核心環節,以市場“營銷”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進而構成湖南農業工業化的現代生產體系。 湖南農業工業化的戰略重點。在上面提出的農業工業化“十字戰略”中,“優質”是指農業產業結構優化,發展優質農業和精細農業,實行“優種優品優價”的集約式發展;“特色”是根據湖南農業生態類型的多樣性,發展有特色的專業生產帶,建立大生產的特色農業產業經濟;“轉化”是指種植業優質化和特色化同養殖業規模化相結合,將低結構的植物蛋白轉化為高結構的動物蛋白。為擴大農產品加工空間和途經,深化利用農業資源和增加農業產業附加值奠定基礎;“加工”是根據消費者的多樣化要求,將自然原態的農產品通過加工業加工的環節,轉化為品種多樣、花色多樣、功能多樣的農業制成品,進而重新打造湖南現代化的輕紡食品工業體系;“營銷”是根據市場的變化以及現在和未來的需要,從農業生產和工業加工的全過程來整合產品、定價、渠道和推銷等四大可控因素,實現農業工業化市場效益的最大化。上述五個方面是一個有機整體,每個環節都極為重要。但如果從工業化的角度看,加工環節是戰略重點。目前湖南農產品加工業十分落后,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產值之比僅只0.2∶1,而發達國家則高達2.0—4.0∶1。可見,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空間很大,其重要意義就在于延伸農業產業鏈條,實現自然農業同現代市場的產業連結,形成專門化農業、工廠化農業、標準化農業、機械化農業和品牌化農業,增加產業空間,增加農民就業,增加經濟效益,增加農民收入,增加消費者剩余,使農業變為工業,農民變為市民,農村變為城市,從根本上解決我省的“三農”問題。 (三)湖南農業工業化實施措施 一是生產創新。根據農業工業化戰略思路及其重點,生產創新的本質是堅決打破小農經濟的生產格局,組織區域分工的專業化大生產。其著力點是:第一是根據我省湘北湘東平湖區、湘南湘中丘陵區和湘西山區的區位情況,建設具有區域特色的農業專業生產帶;第二是根據工業深加工和規模化生產的要求,并與區域特色結合起來,建設農副產品生產基地;第三是根據市場發展的需要和工業產業鏈分解與重組的要求,以及世界和國內產業轉移的情況,建立現代化的農產品深加工龍頭企業集團。這樣形成“市場需要——區域特色——專用生產——基地農業——龍頭企業——產業集群(園區化和城鎮化)”的新型生產體系。 二是技術創新。對于農業工業化而言,技術創新是其高質高效發展的推進器。從全國比較,湖南農業科技具有生物工程技術、農業耕作栽培技術、農產品深加工技術和農業災害預測與防控技術等四大技術優勢。湖南農業工業化應該整合和發揮以上優勢,進行新的農業科技革命,其重點研究和推廣優良種苗繁育技術、農業工廠化生產技術、農副產品深加工儲運技術和農業產業信息智能化技術。與此同時,發展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建立農業科技示范園,發展高科技的湖南種苗產業、農化產業、農機產業、農產品加工產業、食用產業、酶產業、設施農業產業和農業信息產業。 三是市場創新。農業工業化是在市場化條件下進行的,如果說自然原態的農副產品有相當部分是農戶自產自給的產品,那么農業制成品則全部是商品,必須依據市場信息組織生產,也必須通過市場來實現其價值。從某種定義上說,市場化是農業工業化發展的前提。對于湖南農業工業化市場創新,本報告擬根據全球化、信息化和交通高速化的新變化,集中研究湖南農產品(含農業制成品)大物流中介商業市場網絡,整合目前農村供銷社、信用社、糧食購銷店、專業生產合作社、龍頭企業、農戶、集貿市場、農產品超市等,以滿足消費者需要為基礎,以服務農戶和農業企業為主旨,建立由農戶和企業會員網、商流網、物流網、資金網和服務支持網“五網合一”的現代農業中介商業網絡體系。 四是組織創新。我省傳統農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一個最突出問題是,農民組織化程度低,市場的話語權太小,無法組織規模化、專門化、標準化、機械化的農業工業化式的大生產。湖南現有農業產業化經營的企業和合作經濟組織近4萬個,但規模都還較小,管理也不夠規范,依然沒有解決好分散經營問題。本戰略擬根據農業工業化生產方式的本身要求,結合湖南農村的現實,借鑒參考日本、韓國“農協組織”的成功經驗,從系統化、綜合化、規模化、專業化、區域化和產權多元化的角度,研究和設計湖南農業工業化的“線”組織(縱向系統組織)、“面”組織(區域性橫向聯合組織)、“點”組織(產權獨立性企業或合作社組織)。降低組織成本,獲取組織的規模效益和外部效益。 五是制度創新。農業產業是一個制度偏好最強的產業。從制度經濟學來說,制度是指對人們行為進行調整和激勵的規則。發展農業工業化,是對農業、農民和農村的一場產業革命,是對農民及其相關社會群體利益的重新調整,如果沒有制度創新提供的保障和動力,這場革命是無法完成的。本戰略的一個重要主旨是研究農業工業化的制度安排問題,包括確立農民主權地位制度、土地制度、企業制度、流通制度、公共品供給制度、社會保障制度、金融投資制度、財政稅收制度等。這里的重點是設計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反哺農村的政策問題,具體將涉及到農業保護立法、價格保護政策、農民收入支撐政策、農作物災害保險政策、農業信貸及稅收政策、土地流轉政策、勞動力流動政策以及城市工業單位投資農業的鼓勵政策等一系列政策體系。 四、預期價值 戰后幾十年來,國際經濟學界對工業化都采取了比較狹隘的觀點。最為代表性的論述是,工業化所著重的不是農業及其他“初級”生產的增加,而是制造工業及“次級”生產的增加(Eugen staley1944)。農業的發展及其在工業化中的重要作用被忽視,這在理論和實踐中都造成了極大的危害。到上世紀40年代,我國經濟學家張培剛教授把工業化定義為“一系列基要生產函數連續發生變化的過程”,并提出“工業化的概念是很廣泛的,包括農業及工業兩方面生產的現代化和機械化”(張培剛,1949)。至此,農業工業化的思想得到初步顯現。張教授是從工業化的論述中導出農業的工業化的,而且他后來對此問題的研究是以農業國工業化問題為題。我們在此基礎上賦予了農業工業化特定的內涵,是指農業轉型中農業產業本身的工業化過程,即農業產業的工業化革命。這是一個很大的創新和發展。 農業工業化發展的重大價值,在于它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能徹底地解決“三農”問題。首先,對農業進行工業化改造和經營,使農村的工業以及服務于農、林、牧、漁的服務業大發展,顯然能優化和提高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化水平,有助于解決農業問題。其次,農業工業化,使農業與城市工業的聯系更為緊密,推進了產業集聚,能實現農村城市化,從而解決農村問題。最后,農業工業化提高了農產品附加價值,延伸了農業產業鏈條,拓寬了農民就業增收渠道,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和綜合素質,使農民問題也能迎刃而解。可見,其巨大的預期價值是十分明顯的。 (作者單位:湖南師范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