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生活 > 正文
 

早期醫療大勢所趨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22日 01:15 千龍新聞網

  千龍健康訊 “早期醫療”模式能顯著提高乳腺癌的診出率,而診出的早晚將直接影響患者的生命。通用電氣(中國)醫療集團(以下簡稱GE醫療)新近公布的數據顯示,一期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超過95%,約70%的患者可以選擇保留乳房的手術,大大提高生活質量,同時患者用于治療的費用也將控制在平均1萬元左右,而四期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只有16%,約為一期的1/6,且治療費用超過10萬元。這表明,無癥狀高危人群的預測、普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對于挽救癌癥患者的生命至關重要,而且將大幅降低醫療成本。一份來自哥倫比亞大學
的衛生經濟學的研究也恰恰證明,如果加強“早期醫療”方面的投入,國家用于疾病負擔的總費用支出將大大減少,以心血管病為例,中國每年減少的支出將達到290億美元,占總支出的42%!即便在醫療衛生資源比較健全的美國,這一比例仍然達到36%,為1424億美元!依靠高科技手段來達成節省大眾疾病負擔已成為行業共識,許多國家開始著力加強在“早期醫療”方面的投入,并且已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與傳統的“診斷、治療”的看病就醫觀念不同,GE醫療倡導的“早安心”準確地體現了“早期醫療”的理念,是一套基于“預防、診斷、信息、治療”四個核心環節的全新診療理念。尤其是針對心臟病、腫瘤、女性健康、神經系統疾病,相應的一體化“早期醫療”解決方案可以全面提供在診治過程中所需的分子生物、影像診斷、治療等技術和設備,并可以提供全面的綜合化信息管理系統。

  “早安心”醫療解決方案的宗旨就是讓病患在疾病萌芽期就獲得有效的控制,同時積極采取合理措施,減輕病痛,同時減少病患的經濟負擔。對于醫療機構來說,它通過對癌癥等高風險人群進行篩選,以及早期的分子診斷,能夠根據每個病患的具體情況,進行個性化的治療方案設計,有利于病患獲得及時準確治療。一方面真正實現造福于民的服務理念;另一方面對

醫院來說,也滿足其經濟化的要求,能夠在提高病患對醫院的認知度的同時將醫療風險降到最低。

  現階段,“早安心”醫療解決方案的核心是“早安心”腫瘤解決方案和“早安心”冠心病解決方案。目前,GE醫療在疾病預測方面已進入了分子層面,通過分子影像技術,對一個人進行全方位的檢測,再利用分子診斷技術實施檢查,真正實現了讓患者“早安心”。例如,利用數字化乳腺X光檢查可以比最具經驗的醫生早兩年發現乳腺癌,能夠直接帶來乳腺癌死亡率30%的下降。

  GE全球副總裁,GE醫療集團大中華區總裁陳治博士在昨日的媒體沙龍上表示:“今后的醫療衛生模式一定將從現在的以癥狀治療為中心的模式向以預防為主、早診斷、早治療的模式轉變,以早期健康為理念的疾病預防及早期檢查將是今后醫院收入的重要增長點。以GE‘早安心’為代表的早期健康方案將不僅大大降低個人的疾病負擔,還將降低整個社會的醫療成本,減少國家衛生資源支出。”

  當然,從全球來看,用于早期診斷和治療的醫療衛生資源不夠健全,晚期治療仍占據主要地位,就中國而言,在目前相當有限而且分布不均勻的衛生資源中,更是有90%集中于疾病的晚期治療階段。仍以乳腺癌為例,近50年來,西方國家婦女對乳腺進行專科普查已成為體檢的常規內容,大大降低了乳腺癌的死亡率,而我國乳腺癌患者發現較晚,臨床診斷為1期的不足3成,大多數人都失去了“保乳”手術的機會。也從一方面說明乳腺癌篩查機制有待完善,高危人群對乳腺癌篩查的重要性的意識有待進一步提高。

  很顯然,“早期醫療”模式離不開高技術含量的大型醫療診斷設備,而大型醫療診斷設備本身有很多檔次劃分,其中中國大陸現有的大型醫療設備的80%屬于普及型設備,而普及型設備不等同于貴的設備。GE醫療率先著力開發的高技術,高質量和高性能的普及型產品已經深入人心,為中國醫療衛生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陳治博士指出,“看病難、看病貴”是中國醫療行業當前核心要解決的問題,而區域衛生規劃和社區衛生基礎醫療服務的普及剛剛起步,加強“早期醫療”投入將有效降低疾病負擔,使更經濟型的單病種管理成為可能,而且應該全面倡導全民的健康普查意識,將早期醫療視為健康投資而非單純消費。面對“早期醫療”設備資源尚不健全的現狀,更好地利用好當前的設備資源也很重要,其次對于“大型醫療設備”的區域規劃和數量要理性評估,要用衛生經濟學的觀點,從“規劃總量、調整存量、優化增量、提高質量”四個角度,科學規劃和部署可用于早期醫療的大型醫療設備,最有效地推進“早期醫療”模式在中國的實踐。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