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你很生氣,是因為“人比人,氣死人”,有時候你覺得還滿意,是因為你感到自己“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而住在街頭橋洞里的兩個乞丐,有一天他們在聊天,說起當時市場上東西很貴,失業很多,房租上漲,而且還發生了嚴重的通貨膨脹。一個說:“還是咱們好,不用掏錢買東西,也不怕失業,不用租房子,通貨膨脹也跟我們無關。”另一個趕緊制止他:“說輕點,別讓人聽見,省得人家眼紅。”他們也是在與別人的“比”當中生活著,痛并快樂著。
美國經濟學家杜森貝利有個理論叫做“相對收入假定”,他認為一個人的消費水平,固然首先取決于他的實際收入(絕對收入),但他也要根據自己的相對收入來進行必要的調整。所謂相對,除了與他自己的過去比以外,主要是與他周圍的人比。相對收入影響消費,影響心情,進而影響他的福利。這種從比較中得到的福利被稱之為“相對福利”。
所謂“周圍的人”是指與你的生活有一定關聯的人,人是社會動物,一個人總是生活在一個相對有限的社會環境之中的,“親戚就怕親戚窮,鄰居就怕鄰居富”,親戚窮了要你周濟,鄰居富了會襯出你的貧窮,這些人跟你有比較近的“比較”上的聯系,所以你要計較,而遠在天邊的聯合國秘書長有多少錢你不會跟他去比。
同一個單位工作的同事,是關系較近的,每天醒著的時間有一半廝守在一起。假如你工作的單位給你加薪,你未必高興,因為還要看給同事們加不加、他們加多少。別人都加兩百,給你只加一百,你會生氣,若給你一百,別人都是五十,你一定快活。盡管你拿的都是相同的數目,你的“相對福利”卻大相徑庭。
而且,跟不同的相對人比,心理感覺也不同。有人曾經用攝像機拍下奧運會運動員在前三名領獎時的表情,發現第三名一般都要比第二名高興,盡管他的名次在后。因為第三名總是慶幸自己擠上了領獎臺,而第二名總是覺得自己本該站在冠軍的寶座上。在對這些獲獎者進行采訪時,許多亞軍都傷心地說,差一點就成了冠軍,而季軍大多欣慰地說,差一點就名落孫山了。學生考試成績出來時,得60分的高興地跳起來,因為總算及格了,不用補考了,看那些要補考的人真可憐,而不高興的往往是98分的,他在懊悔,怎么弄丟了兩分?所以心理學家總是勸告人們要經常到以下幾個地方跑跑:醫院、貧民窟、殯儀館,這能增加他們的“相對福利”,得意者不至于得意忘形,失意者不至于上吊自縊。一個好的心理醫生勸慰不幸者的最好辦法,是給他講更不幸者的不幸,使之平添許多“相對福利”,從而抵消他的痛苦。
人都有自私心,所以家里夫妻吵架總是關起門來吵,怕被隔壁鄰居聽見了讓他們增加“相對福利”,而如果單位里只一個人得獎,第二天上班時總要說“我昨晚牙疼了一夜”,以使同事們得到一點“相對福利”,減少他們的嫉妒。馬克·吐溫的小說《哈克.貝里芬歷險記》講道,一個假的莎翁劇團演出很差,但看過的人卻都不肯說不好,其目的在于,既然自己上了當,那么要讓別人也上當,這樣可使自己的上當有個墊背的,減小自己“相對福利”的損失程度。以前我們經常搞“憶苦思甜”,目的也是增加我們的“相對福利”,當我們一想起世界上還有三分之二的人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時,不由得幸福感洋溢全身。搞迷信的人編造出十八層地獄的恐怖來嚇人,同現代影視恐怖片的作用相似,走出電影院,你會發現生活真美好。西方國家每年都有感恩節,也是要人想想以前的痛苦生活,再吃一頓火雞大餐,怎不叫人感恩萬分?
不管人們的心靈是高尚還是卑鄙,“相對福利”總是客觀的存在。當然,“相對福利”終究只是相對的,并不是實際的。我們要努力創造真正的福利,但也不能忽視“相對福利”,特別是在人們日益追求精神滿足的社會。
浙江工業大學經貿學院:王治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