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為了中國3000萬棉農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15日 08:20 中國質量新聞網

  他,來自山西澤州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對農村和農民的深情讓他一生以“為農民服務”為目標;他放棄了國外優裕的生活和工作條件,懷抱“為祖國做貢獻”的理想回到國內;曾多次榮獲技術發明和科技進步獎,曾被授予國家級“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全國優秀農業科技工作者”等稱號。

  他就是剛剛被評為2005年度中國十大科技新聞人物的抗蟲棉研究專家郭三堆。

  2005年,郭三堆率領的抗蟲棉課題研究組經過6年的不懈努力,在轉抗蟲基因三系雜交棉分子育種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在國際上首次成功創建了高產量、高純度、高效率、大規模、低成本、能夠直接大面積推廣應用的轉抗蟲基因三系雜交棉的分子育種與常規育種相結合的新體系,這是棉花育種史上的重大突破,整體技術水平居世界領先地位。完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轉抗蟲基因三系雜交棉不僅保持了抗蟲棉的特點,而且能提高品種的產量和品質,降低成本,增產幅度可達25%以上。

  我國在棉花育種技術上取得的成就震撼了世界農學界的專家和學者,也為項目負責人郭三堆贏得了“2005年度中國十大科技新聞人物”的殊榮。

  “為我國的棉農研究抗蟲棉”

  郭三堆談起深深觸動他的一件事時,表情變得凝重起來,聲音也有些哽咽。

  有一次,郭三堆帶隊到河南棉區做調查,聽說棉花專家來了,以后種棉花不用再給棉花打農藥,一位70多歲的老人帶著10來歲的小孫子走到他們跟前差點給他們跪下,說:“中央來人了,來救我們來了,你們能不能給我一些那樣的種子?”然后眼淚就下來了,就再也說不出話來。原來老人的兒子、兒媳前兩年都在給棉花噴農藥時中毒死了。

  剎那間,郭三堆的心被深深刺痛了:“我真覺得慚愧,我們搞研究為的是什么?不就是為我們國家的棉農服務嗎?如果科學不能解決百姓的疾苦,那么科學的意義又何在?”

  回來以后郭三堆加快了對抗蟲棉的研究步伐,老人的故事一直激勵著他和他的團隊。

  在我國,棉花不僅是一種經濟作物,更是關乎國家安全的戰略物資,棉花和

紡織品也是我國出口創匯的支柱產業之一,可以說棉花生產的興衰對我國經濟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僅2004年我國原棉及棉紡織品出口創匯就達920億美元,占我國當年出口創匯總額的20%。同時,棉花也是農民收入來源的重要渠道。

  然而20世紀90年代初,我國北方棉區棉鈴蟲害連年大爆發,造成重大經濟損失。郭三堆回憶說,當時棉鈴蟲害造成長江流域棉區20%~30%減產,黃河流域有的地區竟然遭遇絕收。由于年年施用農藥,棉鈴蟲產生抗藥性導致抵御蟲害的投入越來越大,效果卻越來越差。大量有毒農藥的使用又會污染農田生態環境,損害棉農的身體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經過一年零八個月的埋頭攻關,郭三堆領導的研究小組首次在國內合成了殺蟲蛋白基因。雖然此時美國的“抗蟲棉”已研制成功,國內也有人主張直接花錢從美國引進技術,但這需要向美國支付上千萬美元的使用費,而且這種引進還只是給我們提供一些轉基因植株材料,而不是整個專利技術。作為抗蟲棉項目負責人,郭三堆堅持自己研制抗蟲棉。郭三堆說:“美國能搞出來,為什么我們中國人就不能搞成功?我們完全有能力自己研制。雖然說科學技術沒有國界,但哪個國家最先擁有高新技術的產權,哪個國家的人民就最先受益。如果我們不能擁有自己的專利技術,遲早有一天要被別人卡著脖子走。”

  “拼死拼活也要搞成!”

  郭三堆的擔心很快得到了印證。

  當郭三堆拍著胸脯立下“軍令狀”時,美國一些擁有抗蟲棉技術的公司也公開發表了進軍中國市場的計劃:3年占領河北市場,5年占領中國市場。郭三堆聽了心急如焚,唯一能做的就是加緊研制自己的抗蟲棉。“我感到壓力非常大。當時世界上還有幾個國家也在研究抗蟲棉,大家都鉚足了勁在趕時間。我就對我的研究團隊說:拼死拼活也要搞成!”

  此后,郭三堆和他的課題組帶著行軍床,24小時呆在實驗室。困了,就輪流在行軍床上打盹。功夫不負有心人,1993年底,轉基因植株培育成功,1994年,進入田間試驗,并通過了中國農科院植保所的鑒定,1995年申請了國家專利。

  但前進的路上永遠不是一帆風順的,作為科研工作者的郭三堆對此更是深有感觸。當郭三堆和他的研究伙伴為研究成果高興歡呼時,國內外卻有人懷疑他們使用了外國的材料。為了證明這項技術是自己搞出來的,同時也為了避免害蟲對抗蟲棉產生抗性,郭三堆又與國內的同行們開始了國外沒有成功先例的雙價基因抗蟲棉研究。不久,雙價基因抗蟲棉研制成功,事實證明,我國完全有能力完成基因工程高技術的研究,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擁有雙價基因抗蟲棉技術的國家。兩個基因構成雙保險,可產生協同作用,如同在棉花中放入了兩顆定時炸彈,棉鈴蟲咬了棉花,哪怕吃上一點點葉子,就會來一個消化不良,又是胃潰瘍又是胃穿孔,沒的活了。

  郭三堆他們研制出來的抗蟲棉品種經過幾年的改進,逐步在各棉區推廣開來。郭三堆自豪地說:“1999年,我們的品種還處在技術儲備階段,當時美國產品占領了我們93%的市場份額,我們自己的抗蟲棉僅僅占了7%;但是現在情況反過來了,我們的品種已經占到了市場的73%。”抗蟲棉的種植減少了80%的農藥噴灑量,過去一年要噴近20次農藥,現在一年只需噴2~3次農藥。

  郭三堆深感欣慰的是,自己的研究成功贏得了越來越多農民們的信任。試種的良好效果讓農民們成了新技術最忠實的推廣者,他們爭相索要抗蟲棉種子。郭三堆和他的同行們已經研制出了40多個適合于不同棉區特點的國產抗蟲棉品種。1999年至今,國產抗蟲棉的種植面積已經達到了840萬公頃,為農民增收200多億元。

  郭三堆前進的腳步沒有停止,他又開始攻克棉花育種領域抗蟲與高產難以結合的世界性難題。2005年,這項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完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轉抗蟲基因三系雜交棉不僅保持了抗蟲棉的特點,而且能提高品種的產量和品質,增產幅度一般達25%以上。目前,我國約有330多萬公頃棉田適宜種植雜交棉,若按此推算,理論上可新增皮棉80萬~100萬噸,增收100億~120億元。

  在郭三堆的辦公桌上放著一些經營方面的書,他說:“自主創新不僅是要研制出東西擺在那兒,關鍵是要用起來。”現在,我國抗蟲棉產業已經形成了產、學、研、加工一條龍的鏈條,成為我國第一個實現產業化的轉基因植物品種。有關方面在深圳投資8000萬元建立了抗蟲棉推廣公司———創世紀轉基因技術有限公司,在河北、江蘇、湖北、新疆等地建了控股或參股公司,正在加快抗蟲棉的推廣。另外,與印度、澳大利亞、巴基斯坦、越南等產棉國的技術合作也正在洽談,其中與印度的協議已達成共識,抗蟲棉走出國門指日可待。

  人物檔案

  郭三堆:1950年7月15日生。1975年畢業于

北京大學生物系生物化學專業,1975年~1984年在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工作,1986年~1988年赴法國巴斯德研究所從事合作研究。現為中國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所分子生物學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作者:楊 蕾


愛問(iAsk.com)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