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唯一與東盟海陸相連的區域,是中國與東盟、東亞與東南亞的連接點,是促進中國與東盟全面合作的重要橋梁和戰略樞紐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鄧亞平 梁思奇 蔣桂斌
]在中國南海西北端,有一個半封閉的海灣——北部灣,灣頂(北面)是
廣西,東面為廣東雷州半島和海南,西面是越南,總面積近13萬平方公里。
這片有潔凈港灣之美譽的海域,或許會因廣西投下的“一方巨石”而“激起千重浪”——今年3月22日,廣西宣布:成立北部灣(廣西)經濟區規劃建設管理委員會,統籌、組織、協調南寧、北海、防城港、欽州四城市沿海基礎設施建設、重大產業布局、沿海資源整合及總體規劃管理等。
這表明,“十一五”時期,廣西將開放開發的戰略重心定在了北部灣。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曹伯純日前向《瞭望新聞周刊》表示:力爭經過“十一五”時期的努力,北部灣(廣西)經濟區將成為基礎設施比較完善、港口具有較強綜合競爭力、產業布局初步形成一體化的經濟區;再經若干年努力,最終把北部灣(廣西)經濟區建設成為中國西南地區最具影響力的城市群,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區域性加工制造中心、物流中心、商貿中心、信息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
轉化區位優勢、資源優勢的抉擇
北部灣(廣西)經濟區,地處北部灣經濟圈的中心位置,是中國惟一與東盟海陸相連的區域,是中國與東盟、東亞與東南亞的連接點,是促進中國與東盟全面合作的重要橋梁和戰略樞紐。作為我國西部惟一的沿海地區,這里也是我國實現以東帶西、東中西共同發展新格局的重要節點。
具有區位、資源優勢,只有最終轉化為經濟優勢才能真正稱之為“優勢”。在中國沿海地區,從渤海灣到“長三角”再到“珠三角”,均是市場發育較充分、經濟較發達地區。相比之下,北部灣這片海域確實“欠發達”。
其實,北部灣區域經濟合作早有動作。2000年11月,由廣東湛江、廣西北海、海南海口三市發起,成立了北部灣經濟合作組織。共有三省區的湛江、北海、海口、欽州、防城港市、東方、儋州、洋浦經濟開發區、臨高縣和湛江港務局、柳州鐵路局、海南海航集團公司12個成員單位,常設機構北部灣經濟合作組織聯絡處設在湛江。
北部灣經濟合作組織成立近6年,在基礎設施建設對接、產業與投資合作、商務與貿易交流、旅游合作、勞務合作等領域取得一定成效。然而,北部灣經濟合作組織并沒有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做強做大。分析個中緣由,見仁見智,譬如,爭當“老大”的心態,無法解決“誰牽頭”;缺乏密切關注的共同議題,“北部灣經濟合作組織”成立后,曾確定了旅游合作、廣播電視節目互動、打擊車匪路霸保障人員貨物流通安全等議題,但因各自經濟實力不一,當務之急不同,這些議題很難成為普遍共識;受人事變動等影響。但綜合多方信息看,關鍵還在于行政因素太多,尚未真正形成順應市場經濟規律和形勢發展變化的有機整體。
近年來,在泛珠三角區域合作(即“9+2”)的新格局下,廣西尋找區域經濟合作的新接口。敲定加快北部灣(廣西)經濟區的開放開發,是發揮比較優勢,因地制宜,揚長避短的抉擇。
從1992年中央明確提出要充分發揮廣西作為西南地區出海通道作用以來,這里高速公路、鐵路、機場、港口立體交通網絡已經形成,僅高速公路就超過1400公里。從2004年起,廣西用兩年左右的時間開展沿海基礎設施一期工程建設大會戰,大力推進北海、欽州、防城港三市的城鎮化和工業化進程,使沿海一線基礎設施明顯改善,港口吞吐能力明顯增強,招商引資綜合競爭力明顯提升。大會戰包括五大類工程共37個子項目,總投資60.4億元。目前,已完成總投資的近80%。預計所有項目在今年8月底前全部竣工。
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陸兵在接受《瞭望新聞周刊》采訪時,對北部灣(廣西)經濟區的進一步開放開發用了“五個加快”來表述:
——加快建設沿海大型組合港。力爭到2010年沿海港口吞吐能力突破8000萬噸甚至1億噸,其中防城港吞吐能力超過5000萬噸,欽州港吞吐能力達到3000多萬噸,北海港吞吐能力達到1500多萬噸。
——加快建設臨海重化工業基地。大規模地加快沿海石化、林漿紙、能源、鋁加工、鋼鐵、船舶修造等重大工業項目建設。
——加快建設沿海基礎設施。在沿海基礎設施建設一期工程投資60多億元的基礎上,加快啟動二期工程建設,進一步完善沿海地區路網、管網、口岸、供水、供電、排水、信息等與產業發展密切相關的基礎設施。
——加快建設南北欽防城市群。努力打造南北欽防“一小時”經濟圈,清除各種市場障礙,促進開放有序的區域統一市場的形成,促進生產要素在市場機制基礎上的自由流動。
——加快發展海洋經濟。重點發展海洋漁業、海洋運輸、海洋生物、海洋化工、濱海旅游等海洋產業,加快海洋礦產、油氣等資源勘查與開發,著力建設海洋經濟大省。
北部灣(廣西)經濟區內的南寧、北海、防城港、欽州四市,在強化“一盤棋”的大局觀念中,紛紛提出比較務實的區域經濟合作理念。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常委、中共南寧市委書記馬飚表示,南寧要加快制定推進北部灣(廣西)經濟區建設的相關規劃,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承載能力;實施城市向南發展戰略,促進沿海城市群建設;主動融入、承接沿海大型工業區輻射,延長產業鏈,加強產業對接,共同打造成產業集群;推進建設一批對接北部灣(廣西)經濟區的基礎設施項目;為北部灣(廣西)經濟區建設做好服務保障。
建造中國與東盟合作的新增長極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進程加快、中國-東盟博覽會在廣西南寧舉辦、中越“兩廊一圈”的構建、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的開展等,也為北部灣(廣西)經濟區的開放開發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大環境。
2004年10月,中越兩國政府發表聯合公報提出,雙方同意在兩國政府經貿合作委員會框架下成立專家組,積極探討“兩廊一圈”即“南寧-諒山-河內-海防-廣寧”、“昆明-老街-河內-海防-廣寧”兩個“經濟走廊”和“環北部灣經濟圈”的可行性,這表明中越兩國將共同建設一個關系更加緊密的跨國雙邊合作經濟區。其中的“一廊一圈”主要在北部灣(廣西)經濟區,無疑,在“兩廊一圈”經濟合作機制中,廣西將是中國方面的重要承擔者和實施者。
今年4月,應越南外交部的邀請,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曹伯純率廣西代表團訪問越南。越南國家主席陳德良、常務副總理阮晉勇等接見了代表團一行,越南外交部、貿易部、工業部、計劃投資部、交通運輸部等部門和河內市、胡志明市的負責人分別與代表團進行了會談,就全方位深層次加強雙方合作達成了廣泛共識。
曹伯純在訪越期間就加快推進“兩廊一圈”建設提出了四項建議:
一、加強交通領域合作。盡快解決好友誼關雙方道路的銜接問題,將廣西友誼關至越南河內的公路升級為高速公路,構建河內-南寧走廊帶的核心通道,推動北侖河中國東興和越南芒街第二座公路大橋建設,使廣西正在修建的沿海高等級公路把中國的港澳、廣東、海南、廣西同越南的廣寧、海防等沿海地區連接起來,成為“一圈”的主要通道,盡快開通南寧-河內-海防-廣寧等客貨海運線路。現在,中國的南寧-友誼關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車,從中國南寧到越南河內不到5個小時。
二、加強能源領域合作。如推進中越合資廣西崇左市120萬千瓦火電廠項目。
三、加強工業、農業合作。歡迎越南企業到北部灣(廣西)經濟區投資,同時,鼓勵廣西企業到越南投資創業。
四、加強商貿運輸便利化、旅游便利化等領域的合作。
據了解,廣西對越南進出口總額逐年大幅度增加,2005年達到9.8億多美元,占廣西對東盟貿易的3/4,越南已連續7年成為廣西對東盟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廣西和越南的雙向投資也逐年增長。截至2005年年底,廣西在越南投資的項目共49個,協議投資總額3303.41萬美元;廣西在越南承包工程合同額2.17億美元,營業額1.3億美元。越南在廣西投資的項目共18個,合同外資金額8611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金額1548萬美元。
從2004年開始,中國-東盟博覽會每年在廣西南寧市舉辦一屆,這是由中國總理溫家寶倡議舉辦,以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為主題的展會,是惟一由多國政府共辦且長期在中國舉辦的展會,成為中國-東盟交往與合作的新的充滿活力的平臺。第一屆、第二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都獲得成功并產生了廣泛和積極影響,吸引了東盟10國以及日、韓、歐美等國家和地區的政府高官和上萬名客商參會參展。
據悉,今年,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15周年紀念峰會、第三屆中國-東盟博覽會、第三屆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將同時在廣西南寧舉行。這將對中國與東盟的全面合作、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進程產生更大的推動作用和更加深遠的影響。
近年來,廣西與東盟各國交往頻繁,在經貿、文化、教育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不斷拓展,成效明顯。據統計,2005年,廣西對東盟貿易額為12.2億美元,增長22.2%,東盟已經連續七年成為廣西最大的貿易伙伴。
面對多重戰略機遇疊加,廣西適時出招——傾力建設北部灣(廣西)經濟區,表明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進程中,在推動中國與東盟的全面合作過程中,廣西正努力爭取有更大的作為、更出色的表現。這是廣西的優勢,也是廣西的責任。中國與東盟全面合作的一個新增長極就完全有可能在北部灣(廣西)經濟區出現。
綠色崛起的新前景
潔凈,是北部灣最寶貴的資源和品牌。
監測資料顯示,“十五”期間,北部灣直排入海工業污染源、污染物年平均入海量減少46%,各海域沉積物均達到一類標準,海洋生物質量達標率為100%。
海碧、天藍、空氣清——這樣的意境,決不能因為北部灣的開發建設而漸漸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接受采訪的有關專家、領導就如何科學處理北部灣開發建設與環保的關系,提出不少意見和建議。
嚴格按環保政策和要求規劃產業布局。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遲福林研究員說,北部灣的產業布局要科學、平衡、注重區域統籌,怎樣有利于環保就怎樣布局。要有“一盤棋”觀念,將環保與區域布局緊密聯系起來,關鍵要嚴格執行國家的環保標準,進行科學的功能布局、工業布局和產業布局。要做好中長期規劃,還要有剛性約束,不要輕易變動。
加強宏觀調控,提高環保準入門檻。引進先進的現代化大企業到北部灣,堅決將高消耗、高污染、低產出的項目拒之門外。廣西社科院副院長古小松研究員說,快速發展經濟,再也不能“先污染、后治理”,必須走新型工業化的道路,否則,樹立科學發展觀、建立環境友好型社會等于一句空話。產業發展不能饑不擇食,否則回頭治理代價太大。
建立北部灣環保國際合作機制。中國南海研究院副院長朱華友博士說,北部灣環保要開展國際合作,從環境監測、評估到突發事件的處理,要建立有效的國際合作組織和機制。譬如,北部灣環保合作可提升到建設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層面;還可尋求聯合國環境署的支持等等。
還有專家提出: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經驗,建立健全排污總量管理制度和排污許可證制度,切實嚴格限制一個城市、區域和企業的排污總量;地方政府要嚴格執行有關規定,企業一旦排污超標,要限期治理,情節嚴重的必須吊銷企業的排污許可證,關停企業;建立地方黨政領導環保政績考核制度和環保責任追究制度,實行“一票否決”;加強輿論監督和宣傳,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等。
廣西壯族自治區環保局局長秦文凱說,為保護北部灣區域環境,廣西制定了近岸海域環境功能區劃、海洋功能區劃和碧海行動計劃,完成了環境容量測算等基礎工作,組織開展了沿海工業集中區規劃的環境影響評價;頒布了《廣西海域使用管理辦法》;通過加強環境監管、工業污染防治、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和生態保護與建設,力求這一區域環境質量總體保持良好。防城港是全國沿海24個主要港口中的12個樞紐港之一,是中國西部第一大港。防城港市市長陳秋華對記者說,防城港作為中國內地海岸線最西南的深水良港,在加快港口和臨港工業建設過程中,將嚴禁高污染、高消耗、高投入、低產出的項目,加大環境評估、監控和環保投入,嚴格審批和準入制度,嚴把規劃、審批關,控制沿海岸線的使用,保護好紅樹林。就是吹沙填海也要經過嚴密的科學論證。
近年來,國家相繼核準在欽州港建設240萬千瓦燃煤電廠、金桂林漿紙一體化項目和中石油1000萬噸煉油項目。在中石油1000萬噸煉油項目施工現場,欽州市市長湯世保對記者說:欽州在修編城市規劃時,首先做好環境評估。欽州市要從源頭、應急機制、長效機制三個方面入手,建立嚴格的環保責任制,從“招商引資”到“招商選資”,關鍵在提高環保門檻。正在建設的大型臨海工業項目中石油1000萬噸煉油項目,其污水處理設計就主動由原來的二級排放標準改為一級排放標準,為此增加了幾個億的投入。
北海市環保局副局長盧學軍說,在劃定城市環境質量功能區時,北海“自我加壓”,將78平方公里市區確定為空氣質量一類功能區,嚴格控制大氣、水、噪聲污染,近年來改造、搬遷、關閉、治理了170多家造紙、印染、淀粉、陶瓷等傳統企業及其他污染企業,拒絕了二十多個存在環境污染、不符合一類空氣質量控制要求的項目,原來在排放廢氣和污水中出現的黑、白、黃、紅顏色的“云龍”和“水龍”已消失。現在,北海正在實施以“城市建設與投資發展”為主題的“新北海行動”。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常委、中共北海市委書記溫卡華對記者說,北海的目標就是建設成最宜人居住的“中華瀕海后花園”,成為北部灣區域性國際化的中心城市。
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北部灣(廣西)經濟區規劃建設管理委員會主任陳武對記者說,北部灣(廣西)經濟區加快開放開發必須要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
(原載于2006年6月5日的《望新聞周刊》)編輯:黃皓作者:鄧亞平 梁思奇 蔣桂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