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杉評論:政府開發商是炒地的哼哈二將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05日 01:53 中華工商時報 | |||||||||
在房地產市場存在著一個奇特的現象,一方面是房價瘋漲,一方面是空置率奇高。 究其原因,有兩種可能性。 一種可能性是,市場存在供給結構性問題。也就是說,購房者想買的戶型買不到,不想買的戶型堆成山。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但不是造成高房價和高空置率的原因。因為,
另一種可能性是,開發商囤積房源,人為造成市場供不應求,進而不斷抬高房價。這種可能性似乎正在得到驗證,而坊間也對此觀點多表認同。 我在上篇評論中,分析了開發商獲取暴利的市場路徑。我所描述的,僅僅是簡單的地價與房價的聯動關系,而開發商獲取暴利的貓膩當然還包括各種花樣,其中的奧秘大概只有政府人士、銀行經理和開發商三者清楚。其實正是他們的鐵三角關系,才推著房地產業一路繁榮,房價一路高歌。 不過,從地價與房價的聯動關系可以看到,對開發商而言,在資金成本很低的金融環境下,其最優的市場策略有二,其一是囤積房源,待價而沽;其二是炒高地價,從而帶動房價攀升。 在我看來,導致地價不斷升高的元兇是地方政府,幫兇則是開發商。 對于地方政府不斷抬高地價,從而獲取高額財政收入的批評已經不絕于耳。但至于政府是如何炒高地價的,媒體似乎披露的不多。 政府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緊縮“地根。我們可以從媒體上看到,政府總會在恰當的時候,透露限制土地開發的政策。并且利用中央政府對房價的調控,適時控制土地供應,進而維持土地緊張的局面,從而提高土地價格,維持房價。這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而且對策符合政策。 政府的第二個辦法是搞CBD。每個城市,城市的每個區,都要搞一個中央商務區,都要成為總部基地。抓不來跨國公司,抓不到金融機構,也要抓一把媒體,搞一個媒體大道。實在不行,把賣魚、賣鳥、賣菜的都趕到5A大樓里,建一個“簍水街。建CBD的目的除了吸引商家,最直接的收益就是提高了地價。 政府的第三個辦法是“遷府。建CBD,搞“簍水街,不是每個城市都有條件的。不過,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炒地皮。怎么辦?“遷府。搬遷市政府的思路有兩種,一種是將政府從中心區遷出,在原地建設商業區,進而獲得土地增值收入。一種是將政府遷到相對偏僻的地方,再建一個繁華區,由此獲得級差地租。這些辦法本來也是好事,但事情壞在拆遷規模太大,傷害了城市中的窮人和郊區的農民。這就說不過去了。 政府的第四個辦法就是先把賤的賣貴了,再把貴的賣天價。這個辦法是我推斷的,也許政府已經這么做了,也許今天他們從我這里學會了。這個辦法主要適用于歷史文化名城。方法如下:政府首先說要保護老城區,新房要建在郊區,并且適于窮人類居住。于是,郊區的土地漲價了,并且從外到里,一環一環的漲。漲的差不多了,政府又說,老城要改造了,接下來,城里也搬遷了。由于郊外地價做了參照系,那么城里的地價,只能是越漲越高。同時,城里的老居民要住到郊外,郊外的房子供不應求,郊外的房價漲了,地價漲了,城里的地價就會高高的漲。 政府炒地在獲得財政收入、改善市容的同時,也損壞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那么開發商在政府的炒地皮游戲里,究竟是受害者,還是獲益人吶? 表面看,開發商也埋怨政府,說是地價抬高了房價。 深里究,則會發現,開發商與政府其實是一條褲子的兩條褲腿,是炒高地價的哼哈二將。道理我在上篇評論中已經說了,地價高,房價就高。這就意味著,如果要讓手里囤積的房子價格不斷升高,那就得幫著政府不斷抬高地價。水漲船就高,地漲房價漲。開發商于是不斷以天價拿地。 不過,開發商以天價拍地的同時,卻并不立即支付土地款。其一方面可以規避風險,另一方面,還要因為拍地有功,可以和政府私下再拉手指,再做交易。 由于開發商得到了更高的地價,那么他手里存房的價格,如果以新的地價做定價標準,則是大幅攀升了。 這就是房價與空置率同漲的道理,這也是高地價與開發商暴利同時存在的邏輯關系。 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世上只有一條褲子,政府和開發商肯定一人一條腿。(5C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