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油價背后有兩只手:產油國和美國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01日 10:24 揚子晚報 | |||||||||
新華社北京5月30日電阿聯酋《海灣時報》網站25日刊登美國《新聞周刊》國際版編輯法里德·扎卡里亞撰寫的題為《高油價的真相》的文章,摘編如下: 2005年3月,當高盛公司的年輕分析師阿爾瓊·穆爾蒂預測油價將翻一番,漲至每桶100美元時,還有人認為他是在夸大其詞。
隨著油價漲到每桶70美元,穆爾蒂的觀點看來不再是天方夜譚。如今,我們正在產生一種共識,即高油價是經濟因素使然:需求增加了,而供應卻跟不上,所以價格上漲。但是,在經濟因素背后還隱藏了兩個重要的政治現實。它們不但值得我們去探討,而且還說明,面對這場日益臨近的危機,市場宿命論是一種錯誤的反應。 產油國投資不足 我不知道世界上是不是就快沒油了。這是一個引發激烈爭論的問題,其實就連石油問題專家也只是在進行猜測。但石油供應短缺卻是顯而易見的,因為現在幾乎沒有生產商投入大筆資金來勘探和開采新油田。沒有大規模的長期投資,供應就不可能跟得上需求。 原因何在?一部分原因是石油公司正在撈最后一把。由于在供應過剩以致油價猛跌的20世紀80年代嚇破了膽,近十年來它們的投資一直不足。與主要石油生產國的國有石油公司這樣的真正巨頭相比,埃克森、雪佛龍、英國石油公司(BP)等都微不足道。沙特阿拉伯石油公司、委內瑞拉國營石油公司等巨頭控制著70%以上的石油生產。它們中的大多數都很長時間沒有投資了。 實際上,石油領域里只有5個真正舉足輕重的國家,分別是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俄羅斯和委內瑞拉。沙特其實是當中表現最好的一個。在慷慨地為人民提供各種福利的同時,它也開始出資擴大自己的石油供應。其他幾個國家的表現則要糟糕得多。俄羅斯的石油生產在20世紀90年代以每年5%到10%的速度遞增,但現在的年增長率只有2%到3%。伊朗每年的產量基本持平,伊拉克在減少,而委內瑞拉的石油產量自2003年以來減少了一半。要增強實際生產能力,這些國家的政府必須把石油收入重新投入到需要5至10年時間才能產油的工程項目中。這些國家中有哪一個具備這樣的穩定環境、自信或能力? 美國“油”癮難戒 第二個政治現實存在于美國。盡管很多人都在談論中國和印度,但美國仍然是全球最大的油老虎。 印度每天消耗250萬桶石油,而美國每天燒掉的石油是它的10倍。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來,西歐和日本對石油的需求基本穩定,而美國的需求則翻了一番。 美國這種日益擴大的需求是由政治推動的。如果沒有人為造成的低油價,美國人就不會揮霍這么多汽油。美國政府通過許多大大小小的不同方式發放汽油補貼。每加侖汽油的價格剛有可能達到4美元,美國政客就已經急得跳了起來,叫囂著要減免賦稅,而日本和歐洲的油價已經接近每加侖7美元了。我知道沙特政權維持低油價是為了收買人心。但美國有必要這樣做嗎? 布什總統針對價格限定和價格欺詐啟動了一項荒唐可笑的調查,但這充其量不過是一次徒勞的行動。但設想一下,假如他成立一個全國能源委員會,向美國人解釋為什么油價居高不下;假如總統和國會提出一攬子強有力的措施,例如提高油稅、規定燃油效率標準不得低于每加侖30英里并逐漸提升至40英里、為使用新技術提供稅收優惠等等,那就能幫助美國戒掉“油”癮。而且,它們將向市場發出一個信號,即美國對石油的需求很可能會放慢增長速度并趨于穩定。那樣的話,當前對油價的擔心和揣測就會得到緩解。我現在就可以預見那時的報紙頭版標題:政府大膽行動,石油價格下跌。這不但具有積極的經濟意義,也具有積極的政治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