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調控關鍵在于打破地方政府的謀利機制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31日 10:01 中國經濟時報 | |||||||||
■謝光飛 5月29日下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9部委《關于調整住宅供應結構穩定住房價格的意見》,共六點十五條。去年這個時候“國八條”之后出臺了所謂7部委新政,今天是在“國六條”出臺不久后第二次出臺房地產調控的“組合拳”,不過這次聯手的國家部委已經增加到9個,多了“監察部”和“統計局”。可見,是要動真格的了。
有人說,這15條新政條條是把刀,切中要害;有人說這15條從供應結構、土地、信貸到拆遷規模、市場規范等,面面俱到,但就是沒有出現開發商最害怕的政策——首付提高到五成,只是規定套型建筑面積大于90平方米以上的首付才提高到30%,大部分政策與去年相比盡管有所不同但似曾相識,還是屬于“溫柔的刀子”。 筆者認為,房地產宏觀調控的關鍵在于地方政府的落實,在于解決地方政府的謀利動機和機制問題。這與行政體制改革的進展深度密切相關。 在現行的行政管理體制下,地方政府的公共管理服務職能弱化,而謀利動機和沖動日益強大,土地成為他們手中掌握的最大一筆財富,是成本最低而效益最高的“搖錢樹”,他們要從中收取更多的土地出讓金、房地產稅費,追求更高的建設速度和GDP增長率。 如果讓他們像宏觀調控政策所要求的——重點建設普通商品住房、經濟適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套型建筑面積90平方米以下住房(含經濟適用住房)面積所占比重,必須達到開發建設總面積的70%以上”,劃出這么一大片黃金寶地來“為人民服務”,那可能會讓一些政府官員心疼好一陣子;如果在北京四、五環以內和上海外環內建設大片大片的適合普通百姓購買居住的中低檔住宅,有多少人相信這能成為現實呢?有多少地方政府肯輕易放棄開發自己最大的“生產資料”——“土地黃金”轉而去做“虧本”的社會保障性住房? 看看這兩年地方政府在宏觀調控中的表現就知道他們是否能真心落實房地產新政了: 一些地方政府熱衷于“經營城市”,大規模低價征地出讓,歪用“招拍掛”,讓地價飛漲,天價土地頻出,大興土地財政;盲目擴大拆遷規模,人為增加住房剛性需求,千方百計抬升房價,甚至將高房價作為經濟繁榮的標志;同時對于建廉租房、經濟適用房態度極為冷漠,而對建豪宅津津樂道;每遇宏觀調控則絞盡腦汁盡力托市,生怕房價下跌,延緩泡沫破滅。這些都進一步導致了房地產市場供求結構失衡和房價高漲。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不少房地產開發商認為,在整個房地產交易鏈條中,地方政府是主導者,是最大的“莊家”,所謂的房地產暴利的絕大部分是被地方政府攫取了。馬克思曾指出,當利潤超過百分之一百時人就會失去理智。在這場空前的房地產掘金運動抑或是最后的利益分配中,我們的地方政府能保持多少理智?他們堅決落實宏觀調控政策的利益基礎和體制保證是什么? 因此,必須在貫徹宏觀調控政策的同時,落實科學發展觀,審視和改革地方政府業績考核標準,推進行政體制等深層次改革,建設和諧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