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個到過海南天涯海角,或“亞洲第一灘”廣西北海銀灘的游客都能看到這么一幕:三五個手持著數十串珍珠項鏈的小販圍住過往游客極力推銷商品,他們最有代表性的“廣告詞”是———“很便宜的,一串珍珠只賣一斤土豆的價錢”。
2005年,我國珍珠產量達1500噸,占全世界的95%以上,但珍珠貿易總額卻只占8%左右。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行業發展部主任房杰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國大量
精品珍珠沒有經過加工就流向海外市場只能獲取低微利潤,而大量低檔珍珠在國內市場競相低價銷售惡性競爭,這種現象充分折射了珠寶產業正陷入重量不重質、有‘名’無‘利’的困局。”
國內:“珍珠當街販賣”
在日前舉行的中國珍珠發展論壇上,海南省最大的珠寶企業三亞海潤珠寶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士忠說,珠寶首飾在人們的印象中往往是一種身份和品位的象征,但如今“珍珠當街販賣、金店多過米店”的現象表明,目前大部分的珍珠首飾基本上已被剝離珠寶行列,只是極其普通的旅游工藝品而已。
記者在海水珍珠主產區廣西北海、海南三亞、廣東湛江等地采訪時看到,在大型的專業珠寶店里,一些外觀華麗、做工精良的珍珠首飾標價往往在幾萬元到幾十萬之間。而這里滿大街的小商店里也都掛著用珍珠做成的首飾,標價一般在50多元到100元左右;在海灘上游動的小販叫價更低,只要游客略為砍價就可以用幾塊錢買到一枚珍珠首飾。
海外:低端惡性競爭
我國是世界上珍珠銷售量最大的國家,但近年來在產量和出口量節節攀升的同時,價格卻在步步下滑。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所長助理張偲說,1983年我國出口珍珠約12噸,創匯2345萬美元,每公斤平均價格約2000美元;1992年出口珍珠255噸,創匯只有2962萬美元,每公斤平均價格卻只有116美元。“值得注意的是,近10年來,出口量增長了20倍,平均價格卻下跌了94%。”
去年,我國珍珠產量占全球95%,產品銷售收入卻不到1/10的份額。一些專家指出,發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由于珍珠企業在低端市場進行“自相殘殺”般的惡性競爭而導致整個行業陷入了“高產陷阱”。“養殖和加工是影響中國珍珠產業發展的兩大短腿。”房杰生說,無論是海水珍珠還是淡水珍珠產量的急劇攀升,都與當地政府鼓勵更多的農民致富、盲目追求提高產量有很大關系。然而,由于珍珠養殖和加工企業普遍存在著小、散、亂等問題,誘發了品牌珍珠少、優質珍珠少、附加值低、出口價格低等“兩少兩低”現象。
針對一些企業為了出口創匯采取競相壓價、惡性競爭策略,連“一公斤珍珠賺一角錢利潤”生意都做的現象,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副會長孫鳳民痛心地說:“我國每年向日本和其他亞洲國家和地區出口大量的原珠,價格十分低廉。而這些國家和地區將其加工后再進入終端市場,銷售價格提高了數倍甚至數十倍。我國企業在這條生產鏈中扮演了原材料供應商的角色,利潤空間小得可憐。”
“塔希提”黑珍珠走俏
正當中國珍珠在國內、國際市場上淪為廉價商品的時候,南太平洋的法屬波利尼西亞(俗稱“塔希提”)出產的黑珍珠卻成為高端市場的寵兒,每公斤售價高達1萬美元。在各大珠寶首飾展會上,塔希提黑珍珠更是受到珠寶界的競相追捧。
據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的專家介紹,塔希提的珍珠養殖有著十分完善的質量控制體系,當地政府設珍珠產業部專門負責珍珠養殖、出口的監管,珍珠養殖商、貿易商均要培訓并須“持卡”;規定珠層不能少于0.8毫米,所有出口珍珠一律要經珍珠產業部檢測;發放質量保證書及等級證書,凡不合格產品扣留予以銷毀,不允許劣珠流入市場。
中國珍珠發展論壇的與會代表提出,應借鑒和學習塔希提黑珍珠走俏世界高端市場的經驗并有所創新,使我國珠寶產業從“籮筐經濟”升級到“文化經濟”。(據新華社)
(Robby/編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