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書有錢也買不到”
中國最后一座省級圖書館———海南省投巨資興建的海南省圖書館,從開始籌備到今日的有待開館,一直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海南民間有豐富的私人和單位藏書,海南又有著捐書贈書的良好傳統。目前海南省圖書館尚未開館便已收到捐贈書籍15萬冊。
一座公共圖書館就是一所傳播知識和信息的大學堂,它可以給許多人帶來獲取學識接受教育的機會。圖書館的發達程度、普及程度和服務水準,是一個地區的文明標志,對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非常重要意義。
多年來沒有省級公共圖書館的海南省,新圖書館的建設及開館自然成為海南人望眼欲穿的一件大事,各界對其所懷的期待就顯得非同一般。從省領導到普通百姓,從島內各界關心推動到島外兄弟省份和熱心人士的支持,海南省圖書館均受到空前熱情的關注,成為近年來海南省備受矚目的一個文化事件。
熱心捐贈鼓舞人心
新建成的海南省圖書館位于海口市國興大道上,它的外觀看起來頗像一座園林酒店。雖然草皮樹木還沒有完全種好,偌大的圖書館還空空蕩蕩,但兩萬多平方米的空間和現代化的布局還是讓人感到它的大氣。5月16日,《海南日報》記者在這里采訪了圖書館的負責人鄧景華先生。他介紹說,省圖書館可藏紙質圖書100萬冊以上,設有各種閱覽室10多個、閱覽席位1000多個,同時又有大量數字文獻和先進的網絡系統以及現代化的服務設備提供高科技服務,在一定程度上將改善海南省社會發展和科研、生產獲得知識和信息的環境。“因為是中國最后一座省級圖書館,它的面積并不算大,但設計是超前的,可以跟國內一些優秀的圖書館相媲美。”鄧景華顯得很欣慰地說。
上海市政府贈書10萬冊
鄧景華介紹說,省圖書館目前已到位圖書15萬多冊,各界的捐書一直不斷,4月24日“世界讀書日”,省圖收到省新華書店等單位捐贈的2.3萬冊圖書,此前上海市政府還贈圖書達10萬冊。目前圖書缺口仍很大,但到開館日將有30萬冊書與讀者見面。
幾天前,烈日炎炎,太陽烤曬得人睜不開眼睛。有幾位老者樂呵呵地將自己的藏書扛到“省圖”,有位名叫李求真的老先生很爽朗地說:“海南省圖書館要開放了,這很不容易。我將家里的一些藏書捐出來,與大家共享,這也是一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吧。”李先生說,學工科出身的他已在海南工作48年,他捐贈的大部分是古典文藝書籍,有些版本現在已難看到了。“現在有的書就是有錢也買不到了。”
海南作家陸勝平也將自己多年藏書送到“省圖”。
保護好捐贈者的積極性
在海南,有意向“省圖”捐書的人士真還不少,將手頭有價值的書進入圖書館的流通領域,發揮文獻資源、有效圖書的利用價值,是每個現代文明人應具有的胸懷。有一些捐贈的圖書資料該館已有館藏又頗具參考價值的,將轉贈省內各市、縣公共圖書館,這也是省圖書館要進行的一項重要工作之一。“我們要保護好捐贈者的積極性,所有捐贈都可接受。有的捐贈者并不知道哪些圖書具有收藏價值,只有專業人員才能辨析。有些圖書我們可以轉贈給下面市縣及社區,充實它們的書庫,發揮應有的作用。”負責圖書捐贈的孫旭鐘先生說。
省圖設獎鼓勵善舉
據悉,為了鼓勵捐贈的善舉,省圖還特別設立了捐贈獎勵:接受捐贈圖書資料后,均發給“入藏證書”致謝,作為捐贈文獻被省圖書館入藏的憑證;作者可在所捐贈其原作之一冊(套)扉頁標注捐贈者全稱及寄語,該館將作為簽名本專藏;捐贈圖書資料被確定為館藏后,單次捐贈總定價1000元以上的,由該館專致感謝函一封,頒發榮譽讀者證一個;捐贈中外珍稀古籍、輿圖、金石拓片、名家批校本、名家代表作手稿、歷史文獻等具有較高保存和研究價值的文獻,該館除頒發榮譽讀者證外,還將捐贈人和事載入館志,永遠銘記。此外,選擇后未被本館入藏、而捐贈者又不愿領回的捐贈圖書及文獻,該館也將向捐贈者致“感謝函”,作為海南省圖書館收到捐贈的憑證。而捐贈珍貴的古籍善本或重要紀念出版物,該館將設專柜陳列,以示褒揚。(蔡葩)
(Robby/編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