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千年蒙古高原的空靈絕響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27日 19:40 財經時報

  呼麥唱法最早源于西伯利亞南部一個叫做“圖瓦”的國家。后來蒙古民族把這種唱法和自己在狩獵過程中的一些實用性聲音結合起來就形成了“呼麥”這種音樂形式,并在蒙古草原廣為流傳,距離今天已經有著800多年的歷史了。

  呼麥之所以直到現在還能如此吸引人就是因為這種音樂形式本身特有的發聲方式——一個人可以同時唱出幾個聲部。低聲部是一條持續的低音,而高聲部能同時唱出旋律,有
時這兩個聲部之間可以達到6個八度的音程。這種神奇的一人多聲部現象在全世界的音樂流派中獨一無二。

  呼麥又稱“浩林—潮爾”,它的蒙古語原意是“喉”,所以呼麥也被稱做是一種喉音藝術。蒙古高原的先民在游牧生活中虔誠地模仿各種自然的聲音,他們認為這是一種與宇宙和自然的和諧溝通,人的某些器官的潛質一旦得到開發就可以發出自然的和聲,這也是呼麥這種藝術形式的雛形。

  但是這種“蒙古族民間音樂活化石”的藝術形式已經瀕臨失傳。2005年的時候,中國文化部已經將其列入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中國能演唱呼麥的大約就只有100人,其中還包括剛剛開始學習的學生。”著名呼麥演唱家胡格吉勒圖說。

  現在,內蒙古的一些音樂家們正在致力于呼麥藝術的系統研究。很多人找到現在還在世的呼麥大師學習,并系統整理音樂理論,以便盡快把這種口頭傳承的藝術形式用現代化的方式記錄下來。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對這種古老的藝術形式產生了興趣,在美國甚至還成立了一個叫做“圖瓦之友協會”的呼麥樂迷組織。

  長調

  內蒙古自治區藝術研究所專家段澤興說,長調是流淌在蒙古人血液里的音樂,是民族識別的標志。不論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只要是蒙古人聽到長調,都會體味到其中那份獨有的激動與蒼涼。作為草原上的民歌,長調是一種歷史遺存、口傳文化,是蒙古族人民集體創作的結晶。長調的內容往往比較嚴肅,感嘆自然、謳歌母愛、贊美生命、訴說愛情……絕無媚俗輕浮。

  “長調最大的魅力在于,它是離自然最近的一種音樂,或者說長調本身就是一幅美麗的自然畫卷。”采訪中,不少長調歌迷這樣認為。我國著名音樂學家趙宋光先生認為,長調產生于蒙古民族的祖先從游獵山林過渡到游牧草原之后,生產方式由以獵為主轉到以牧為主,人對待鳥獸草木的態度由以奪為主轉到以養為主,是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產物。

  (石洋)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