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單純以地區生產總值論英雄的歷史已走到盡頭。昨天,出席"中國區域經濟合作高層論壇"的國家統計局副局長徐一帆表示,中國將通過改變政績考核指標,轉變地方官員片面追求地區生產總值的觀念。國內的"唯地區生產總值論"讓徐一帆憂慮:"我國相當一部分國土的生態環境已十分脆弱,其自然狀況難以支持目前的人口增長。"現行體系下,諸如地區生產總值總量等數字,多年來都是地方政府津津樂道的"政績"。在這種考核制度下,地方政府通常會置本地經濟資源特點于不顧,狂熱投資那些資本集中、見效快的產業。
但"非理性"的地方政府的短期行為,將給中國經濟發展埋下惡果。中國科學院日前發布的《2006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報告》顯示,在對世界59個主要國家的資源績效水平評估后,中國資源績效水平排名倒數。"我們必須按照不同地區的自然資源與環境承載能力,逐步實現一方水土與一方經濟、人口的協調,"徐一帆說,"地方經濟發展除了考慮地區生產總值外,還要考慮環境承載。"那么,究竟未來地方政績考核標準將如何轉型?在"中國區域經濟合作高層論壇"上,《中國區域經濟合作格局和走向》報告首次正式亮相。該報告的發布者、國家統計局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表示,我國應建立不同的地方政績考核標準,建立動態的監管和調控指標體系。"譬如禁止開發的生態區,就不要把地區生產總值當成衡量標準;對于優先開發地區,則應主要關注人均收入的增長。"潘建成透露,而那些放棄眼前利益,著眼于長期利益的地方可能得到補償。[][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