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中俄合作呼喚“高端時代”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25日 09:14 經濟參考報

  隨著中俄戰略性協作伙伴關系的確立與不斷完善,兩國間的合作往來日益密切。中俄雙方既具有經濟互補優勢,又具有地緣聯動優勢;既建立了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又簽訂了睦鄰友好合作條約。但目前兩國間的經濟交流還主要停留在較低層次上,如原料領域及初級產品等。著眼于兩國間合作發展的長遠性,中俄有關方面應有意識地加強高科技等領域的交流合作,使合作逐步進入“高端時代”。

  交流層次有待提升

  目前中俄兩國間經濟合作主要在原料領域和產品的初加工等方面,層次較低。兩國間的科技合作取得了一定進展,但還存在一些問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外科技合作雖然取得了較大成績,卻一直將美國、日本、歐盟各國作為合作的重點對象國。實際上,在與這些國家的合作中,由于許多政策壁壘的限制,我國并未從上述國家引進多少世界一流的技術項目,而且長期下去還有可能導致我國的技術路徑依賴,制約自身技術創新能力的提高。

  這種局面的出現有一定的歷史和現實原因。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中方一些單位或地方在引進俄某些技術或聘請專家時,對

知識產權保護重視不夠,有時資金投入也較少,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交流的深入,影響了中俄雙方的經濟互信。從目前情況來看,俄羅斯在制度層面與市場秩序方面有些關系尚未理順。如存在運輸堵塞與“灰色清關”,投資保護與爭端仲裁機制缺位,銀行結算不暢,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尚未建立起來,有些法規不完善,政策隨意性強,經營風險高。

  表現在合作的具體內容上,中俄雙方戰略性大項目偏少,在航天航空、

能源、水資源、核能、新材料、生物技術等領域的合作潛力尚未挖掘出來。在諸多高技術和軍事高科技領域,俄對我國合作的方式以出售產品和裝備為主,技術轉讓為輔,科技合作顯得薄弱。

  實際上,俄羅斯一直試圖擺脫這一局面,大力發展具有高科技水平的國際合作。俄羅斯戰略研究所副所長普羅科菲耶夫表示,俄羅斯作為世界能源和資源大國,能源產品和原料出口在其經濟中占有重要比重。但這并不是俄經濟發展的目的,而是發展經濟的手段。俄對經濟發展的理解是,一方面要使能源和資源產品產量增長,另一方面要依靠發展高新技術去改變俄的經濟結構,這才是俄羅斯經濟發展的主攻方向。

  與此相適應,為了進一步擴大和深化與俄羅斯的經濟往來,我國在與俄羅斯發展傳統領域合作的同時必須發展高科技領域的合作。如在能源合作方面,未來幾十年內,石油、

天然氣和煤炭仍將是世界的主要能源,但它們是不可再生的,那些經濟發展迅速的國家都必須為解決未來能源保障問題打下基礎。中俄兩國完全可以在能源領域展開高新技術合作,作為能源出口大國和需求大國,雙方可以集中力量進行技術突破和攻關,包括對高能耗和原料高消耗部門進行改造。

  高端合作空間廣闊

  中俄兩國間一直進行著高科技領域的合作,但還不充分,可供發展的空間極大。目前中俄科技合作是中俄兩國已建立的面向21世紀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將會為提高兩國貿易水平和加強經濟技術合作起到促進作用。

  從中俄兩國科技合作來看,雙方具有很強的互補性。俄羅斯基礎研究水平高,擁有一批待產業化、商品化的科研成果,也有許多優秀科學家,但缺少科研成果轉化的資金以及產業化的環境機制。中國改革開放20多年來,經濟的快速發展需要吸收更多的高新技術和優秀科研人才。中俄雙方在此基礎上將能展開卓有成效的技術和人才交流。

  俄羅斯有關人士曾指出,俄中兩國具有合作的良好傳統,上個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是雙方科技合作的鼎盛時期。這種合作精神應當在高新技術領域內繼續得到發揚,要鼓勵雙方地方企業之間積極溝通,啟動具體的高新技術項目來擴大雙方的合作規模。

  目前,中俄科技合作正從傳統合作方式向共同開發科技成果,實現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商品化方向發展,并為此共建了一批科技園和產業化示范基地。如中俄科技合作基地“浙江巨化中俄科技園”、黑龍江中俄科技合作及產業化中心等。

  技術創新領域合作逐漸成為中俄科技合作的重點。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采取措施支持一些中國科技型中小企業對引進俄科技合作項目進行消化吸收,中俄雙方也正努力提高科技合作在加強中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中的作用。

  普羅科菲耶夫介紹說,在中國的出口產品中,高科技產品的比重幾乎達到1/3,俄對這樣的經驗非常感興趣。俄具有強大的科研實力和雄厚的工業基礎,正準備將自己的高新技術產品打入國際市場。俄將通過開展國際合作以實現這一目標,而與中國及其他傳統伙伴國家合作則成為首選。

  多方驅動高端合作

  中俄科學與高技術中心協會理事長孫萬湖、黑龍江省社科院院長曲偉等專家認為,中俄雙方應采取以下措施提升新時期中俄科技合作水平。

  首先,將高新技術產業化作為兩國開展合作的優先領域,采取激勵政策提高對俄科技合作水平。為突破目前兩國合作處于較低層次的局面,應在近期內將高新技術產業化作為中俄科技合作的優先領域,大力促進雙方在生物、航天、信息、能源、新材料等技術領域的合作進程。

  其次,加強企業之間的交流。目前中俄雙方科技合作大多停留在一般性的學術交流、短期訪問和人員培訓上,今后雙方在合作方式上應更多地轉向合作研究、合作開發、共建高新技術中心等方面,以為雙方科技項目的合作開發提供適宜的載體。

  再次,在“引進來”的同時加強“走出去”。在中俄科技合作中,過去主要強調從俄引進技術和人才,而很少考慮將自己的成熟技術推廣出去,這既是因為我國技術水平還不高,也是因為缺乏走出去的意識。所以,我國要引導和鼓勵有實力的高新技術企業走出去,到俄羅斯創業,投資建廠。

  從目前情況看,應該充分利用我國IT產品制造業的優勢,結合俄方優秀技術力量和較低成本的材料,推出我國的硬件產品設計,采用投資辦廠、承包工程的方式出口我國的技術和設備。另外,在家電、汽車及零配件、農機、印刷機械等方面推出我國技術、設備和人才的空間也很大。

  最后,可考慮設立對俄科技合作風險基金。俄方向我國轉讓的技術成果,常常是因為缺少資金而中斷產業化的項目或是科技半成品。這些科技成果既具有重要的開發前景,又蘊藏著較大的風險,目前我國相當多的企業因缺乏資金而無力進行對俄科技成果的評估與中試投資。因此我國應建立對俄科技合作風險基金,著重支持俄科技成果產業化的工作。


 本報記者 杜學靜 褚曉亮 范迎春  


愛問(iAsk.com)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