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紡織服裝貿易爭端淺析(上)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25日 09:06 中國經濟時報 | |||||||||
■楊亞沙 美國是世界最大的紡織服裝制品進口國。據美國海關統計,2005年,美國進口紡織品服裝達892.07億美元,同比增長7.08%;其中,服裝進口額為687.15億美元,同比增長6.09%。而我國自1994年起,已成為世界最大的紡織服裝制品生產和出口國。據我國海關統計,2005年,我國紡織服裝制品出口總額達到1175億美元,而美國則是我國紡織服裝制品
我國紡織服裝制品對美國出口現狀 2005年,在全球紡織品配額制度取消之后的幾個月里,我國對美國和歐盟紡織服裝制品出口激增。當年,我國出口到美國的紡織服裝達195.76億美元,同比增長66.09%。其中,服裝為135.66億美元,同比增長76.00%;紡織品同比增長47.38%。我國對美國出口的紡織服裝制品金額約占我國同類產品出口總額的17%。 2005年9月,美國全國紡織組織協會(NCTO)和美國制造業貿易行動聯盟(AMTAC)等四家機構聯合向美國紡織品協議執行委員會CITA 提出對我國紡織服裝的9類產品進口繼續采取保護性措施的申述。根據該申述,2005年1-7月,我國對美國出口的紡織品及服裝大量激增。在該申述提出繼續實施保護性措施的7類服裝商品中,進口數量總計達到8.50億件,平均增幅達627%。其中,進口增長最快的是棉質襯衫(338類和339類)和棉質褲子(347類和348類),增幅分別達到1287%和14227%,為2.27億件和2.05億條;占美國進口市場份額最大的則是文胸產品,達到43%。此外,中國對美國出口的紡織品中,其他人造長纖織物620類增長最快,達到4428.03萬平方米增幅達到1145%,約占美國進口市場的16%。此外,其他類服裝,如針織襯衫、內衣、人造纖維襯衫及褲子,增幅均超過300%以上。 美國商務部紡織品服裝辦公室在其2005年12月和2006年4月公布的《紡織及服裝貿易差額報告》(按照美國海關價值/普通進口貨品流量計算)進口統計中,將進口紡織服裝產品劃分為如下四類:紗線,織品,制成品及服裝。根據該報告,我國出口到美國的四類產品為:2003年142.05億美元;2004年178.01億美元;2005年257.39億美元。其中,服裝制品的金額分別是91.92億美元、113.04億美元和174.97億美元。但其最新統計顯示,我國對美國服裝及紡織品出口總額已開始下降。 無論我國海關出口統計還是美國商務部紡織服裝辦公室的統計均表明:2005年,我國對美國出口的紡織服裝制品大幅度增長。 美國紡織服裝制品進口及本地生產現狀 根據美國商務部紡織品服裝辦公室統計(2005年11月發布的第二季度數據報告),上述四類棉質產品在2004年美國本地生產的比重大幅度下降,僅為21.5%和19.5%,而這些服裝的進口量則大幅度增長,均為本地產量的5倍以上,特別是棉質女式襯衫和罩衫,其進口數量是本地生產的10.57倍,而美國本地生產所占比重僅為14.9%和16.4%。然而在2000年,該比重基本保持在30%左右。 該辦公室公布的統計數字顯示,美國大部分紡織服裝制品的國內生產比重正在逐年下降,尤其是各類服裝的本地生產大幅度下降。這也是目前美國紡織服裝產業發展的總趨勢。 但美國本地生產的人造纖維類制品仍占有很大優勢。在上述統計的90類相關產品中,美國本地生產比重在50%以上的產品有29類,其中比重在80%以上的產品主要是人造纖維類紡織品,有如下14類產品:225類(斜紋勞動布),比重為85.2%;226類(干酪包布、細薄棉、毛及人造纖維織物和上等細布/巴里紗),90.3%;227類(牛津布),91.2%;300類(棉質普梳線),95.1%;436類毛質連衣裙,82.2%;600類(合成纖維長絲變形紗線),92.2%;604類(合纖紗——合纖85%以上,94.5%;607類(其他短纖紗),95.4%;613類(人造纖維平紋布),96.2%;617類(人造纖維斜紋布及貢緞),85.8%;622類(玻璃纖維織物),80.2%;626類(人造纖維印染用布),89.8%;627類(人造纖維平紋長絲布),88.8%;629類(其他人造纖維長絲布),80.1%。 從上述統計數字可以看出,美國目前紡織服裝制品的優勢主要集中在紡織品,特別是人造纖維類紡織品的生產。根據該報告,6字開頭的人造纖維類產品中,本地生產占50%以上比重的有17類產品。然而,美國本地生產的棉制品卻很少,比重在50%以上的僅占4類,并呈日益下降趨勢,如棉質平紋布(313類)的本地生產比重從2000年的74.5%降至2004年的51.9%。由此可以看出,美國紡織服裝行業正處于全面萎縮或轉型時期,并具有以下特點: 1).各類服裝的本地生產均日益下降,進口產品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本地產品。如2004年351類棉睡衣的本地生產市場份額僅為3.1%,而針織套衫類產品的份額已降至0.5%。 2).一些棉毛制品,如棉枕套、棉被單、毛紡織品、毛裙等產品(上述毛質連衣裙除外)的本地生產近幾年大幅度下降。如棉枕套從2000年的66%降至2004年的19.7%;棉被單從68.7%降至25.1%;而毛裙則從72.9%降至9.2%。 3).美國紡織品生產相對來說仍處于優勢。如上述本地生產比重在50%以上的產品有29類,其中人造纖維紡織品在美國國內仍處于絕對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2000年620類產品美國國內生產所占比重為93.2%,但在2004年已降至78.0%;在2005年3月,該比重進一步降至64.5%。由此可以看出,此類產品的進口已危及到美國具有優勢的本地產品。這也是美國紡織服裝機構提出繼續對我國該類產品進口設限的原因之一。但值得注意的是,根據美國紡織品服裝辦公室的統計,印度對美國出口該類產品的數額實際上已超過我國,因此又進一步加劇了美國相關產業的危機感。 其他國家和地區對美國的出口 在我國對美國出口紡織服裝制品大幅度增長的同時,其他國家和地區對美國的出口基本呈下降趨勢。 美國商務部紡織品服裝辦公室2005年12月公布的《紡織及服裝貿易差額報告》顯示,2005年1-10月,美國從我國進口的服裝數量和進口總額同比分別增長61.70%和49.58%。而其他國家和地區東盟各國的綜合統計除外對美國的產品出口卻基本呈下降趨勢。就服裝數量和進口總額兩項統計來看,主要對美出口國或地區同比下降的幅度分別是: 加拿大:-14.89%和-6.02%;墨西哥:-8.33%和-6.34%;韓國:-35.89%和-25.69%(但其紗線出口增幅達到45.29%);中國香港:-12.48%和-12.52%(其紗線出口增幅高達556.57%);中國臺灣:-27.41%和-21.31%;日本出口下降幅度最大,分別為-67.09%和-27.07%其出口總額僅4.74億美元。在美國商務部紡織品服裝辦公室2006年的最新統計中,上述各國(地區)的進口均有所回升,我國對美國出口開始下降,而香港進口則升幅較大。 根據美國相關調查報告,1990年—1998年間,美國服裝進口額從247億美元增至504億美元。其間,美國服裝的主要進口國家為加勒比海國家,而中國香港、韓國、中國和墨西哥四個經濟體則是美國的主要供應國或地區。但從2005年1-10月的最新統計不難看出,韓國、臺灣及香港對美國出口服裝及總額均大幅度下降,而這些國家或地區曾是美國進口紡織服裝制品的主要來源地。不同的是,韓國和香港對美國出口紗線大幅度增長。與上述各國或地區相比,我國對美國出口的各類統計均大幅度增長,并由此形成明顯的反差,因此也必然導致美國相關組織機構對我國紡織服裝制品的出口一再提出設限。 (作者單位: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外資研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