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對當事人違法行為實施行政處罰時,都會涉及法律適用問題,而適用法律又往往涉及到該法對其發生法律效力前相同違法行為,能否依據新規定作出處罰決定問題,這就是法是否有溯及力問題。
根據現代法治原則,法是沒有溯及力的,即“法不溯及既往”。“法不溯及既往”又可稱為“法律向前看,不向后看”,其含義是:新的法
律、法規和規章(以下簡稱法律)對其生效前的行為不發生效力,也就是說,“新的按新規矩辦,舊的按舊規矩辦”,不允許“秋后算賬”。
“法不溯及既往”有以下兩層意思,一是立法上不溯及既往,即立法機關(如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等)原則上不得制訂具有溯及力的法律規范;二是適用上不溯及既往,即司法機關和行政機關不得擅自將法律規范溯及適用。
“法不溯及既往”是基于信賴保障原則而產生的,人們往往是出于對國家法律秩序的信賴來安排自已的行為。
同時國家也應當保障這種信賴,以切實保護每個公民的權利,維護國家自身的威信,以取信于民。因為,如果法律可以溯及既往,那么以前的合法行為到現在就很可能被當作違法而受到法律的追究,現在的任何合法行為也都有可能在將來被視為違法而受到法律的制裁,法律也就不能成為真正的“規范”。
“法不溯及既往”,要求國家應充分保障公民的信賴利益,也就是要求國家不得對已完結的事實重新作出對公民不利的法律評價,這是對國家立法機關、司法機關和行政機關的約束,具有憲法原則的性質。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八十四條明確規定:“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不溯及既往”,但“法不溯及既往”也有例外,如《立法法》第八十四條后半段規定:“但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
作為行政執法機關的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在處理質量、計量、標準化、特種設備和生產許可證等行政案件適用法律過程中,應當嚴格遵守“法不溯及既往”原則,不能以加大處罰力度為由而將法律實施前發生的違法行為,有意地適用新的法律而給予較重的處罰,比如,對當事人在2005年8月30日前未取得生產許可證而擅自生產列入目錄產品的違法行為,就不能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條例》第四十五條的規定處罰,而只能依據《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辦法》第二十五條的規定處罰,盡管《條例》第四十五條規定的處罰比《辦法》第二十五條重得多。
如果辦案人員不遵守“法不溯及既往”原則,就很容易發生適用法律錯誤,從而導致辦錯案的嚴重后果。 作者:吳振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