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文化激活休克魚”的管理案例如今已成為國內外MBA的必修課,成為海爾文化的一部分。海爾集團文化主任蘇芳雯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了海爾文化形成的不凡歷程,這對正在進行企業文化建設的企業也許會有所啟迪。
海爾如何走進哈佛
海爾文化是從批評食堂開始的
1989年4月,我進入《海爾人》報做編輯,當時青島電冰箱總廠就是海爾集團的前身。為了讓員工愛廠如家,廠工會常在食堂為員工慶祝生日。不久,有的員工反映“生日面太少,吃了一碗,等很久也沒有再上來”、“面是涼的”……于是《海爾人》報對此進行了批評,但沒有點名,而且語言比現在的批評報道“溫和”多了!但當天報紙一出,立刻吸引了全廠的員工,大家議論紛紛,覺得批得對!這樣的報紙才有看頭!
從那以后,《海爾人》報的批評報道越來越尖銳,直至點名批評中層干部,批評的重點已經深入到干部的觀念問題,成了“投槍匕首”。只要不利于企業發展的觀念、人和事,都批!尤其是在“市場鏈”流程再造中,《海爾人》的案例報道成為轉變干部觀念、推動流程再造的利器。
在外人看來,《海爾人》點名批評干部簡直是“血淋淋”的,入骨三分,太鋒利了!而我明白:這正是海爾人能夠脫胎換骨、做出了常人不可想象的業績的“核心武器”?梢哉f,現在海爾的干部,每一個人的靈魂都經過無數次的“涅槃”。也就是從那時起,我知道了企業文化不是形式,而是企業領導人素質的外化。如果企業主要領導沒有鮮明的是非標準要求,就不可能帶領一群人完成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造主觀世界這一艱苦任務。
終于,海爾文化引起了大洋彼岸哈佛商學院的關注。
海爾管理走進哈佛
1997年10月,從美國哈佛商學院發來了一份傳真,發傳真的是哈佛商學院的林佩恩教授。通過網絡,她知道了在中國有一個企業叫海爾,以成功的企業文化激活被兼并的企業。為此,她希望以此來做案例。
曾經有過教師經歷的我緊緊抓住了這一契機,協助哈佛的教授在海爾進行了詳細的調研,尤其是張瑞敏首席“吃休克魚”的比喻使哈佛教授十分興奮!“案例就定名為‘海爾文化激活休克魚’!”林佩恩教授說。
1998年3月25日,案例第一次在哈佛商學院MBA課堂上使用,張瑞敏應邀登上哈佛講臺。當他走上哈佛講臺的那一刻,我就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目睹了那些外國學生與他熱烈溝通的場面……從美國回來后,我又把案例改成中國MBA教學用的教材,寄給全國幾百所高校。如今,更多的海爾案例已走進各類課堂,而且講海爾案例、管理,正在成為一項產業。
從那時起,開始有更多的海外媒體把目光投向了海爾,他們被海爾每一步的創新所吸引。美國《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英國《金融時報》,日本《朝日新聞》等等,全球著名的媒體幾乎都來過海爾,都采訪過張首席。進而,海爾的美譽度在全球迅速攀升,這些美譽又促進了海爾的國際化進程。
我在陜西做記者時,從來沒有獲得過如此豐富的新聞資源。正是這些新聞資源,才使我得以與全球最著名的媒體打交道,海爾使我在做新聞上也“過了把癮”!
立志做海爾文化的“傳教士”
海爾給了員工機會,員工創造了海爾文化。
在海爾,個人的追求與集體的目標融為一體,在實現集體的偉大目標中實現了個人價值。作為一個人,我需要空間和舞臺,而海爾給了我!這對我來說就是“致命的誘惑”!因此,在這里,不論有多少常人無法想象的辛苦與壓力,我都不顧一切、竭盡全力地去追求它……
這種感覺直到現在還有。這是因為,每當我走近海爾,聽到的都是對新的目標的追求,對存在問題的不能容忍。和海爾員工在一起,你興奮,因為每每有新目標刺激;你有收獲,因為從他們身上你學到了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你有責任,他們會將重大的工作信任地交給你;你有價值,你按集團思路做了,就一定會看到成果;你被人需要,有很多工作你有能力做;你有享受,努力了之后就能看得見成果;你的靈魂在凈化、升華,你還要求什么?
在海爾,你不需要把心思花在“虛”的東西上,只要創新實干,企業就會承認你的價值,這就是海爾文化。
現在,每年有大約40萬人來海爾參觀,我也曾到一些大學、大公司講海爾文化,社會各界的朋友們對海爾文化的欽佩、渴望,使我自豪不已,也更堅定了做好海爾文化“傳教士”的信念!
(本文摘自《中外管理》2005年第2期) 作者:蘇芳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