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對央行加息百分之零點二七的思考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15日 08:11 揚子晚報

  五一前夕,央行小幅升息。一家房地產公司銷售經理在報上給購房者算賬時說,盡管利率上調了,但細算賬,30萬20年期的房貸,每月只多還48元,她用簡明扼要的“微不足道,忽略不計”八個字來概括加息的影響。許多售樓小姐把0.27%如何微不足道用計算器不知向購房者算了多少次,結果當然還是“微不足道”。

  加息作為貨幣政策從緊的信號,許多人還是敏感于其傳遞出的不尋常信息。一家房
地產公司老總拿著一張刊有三位央行高級官員談加息的報紙對記者說,開發商不要誤判形勢,還是要趁行情好的時候抓緊出貨,現在不是囤房子的時候。一位銀行負責同志說,現在房價高企,處于歷史峰位,而利率處于20年以來的歷史谷底,小幅加息從表象看對消費者負擔沒有太大影響,但從各家銀行競相推出各種朝三暮四的還款方式來看,銀行和開發商都擔心加息改變老百姓的心理預期。南京一家大銀行房貸部的資料證實了這一點,該行往常月份按揭貸款新增量和提前還款量大概是1∶0.6,貸1個億還6000萬,而此次加息半個月來,該比例上升到1∶0.8,市場無形的手對加息的反應不是“微不足道”而是“見微知著”。

  此次加息,防止

房地產泡沫過度膨脹只是一個方面,更因為宏觀經濟運行有偏熱的苗頭,加息只是一個未雨綢繆的信號。今年一季度我國GDP增長高達10.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第一季度勁升27.7%,其中3月份的城鎮固定資產投資更是增長了32.7%。在銀行信貸方面,今年前3個月新投放的貸款達1.26萬億元人民幣——超過了去年全年貸款總量的50%以上。在全社會資源型產品價格全面上漲的背景下,貨幣過度投放有可能誘發通貨膨脹,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過大,容易引發新一輪經濟過熱,現有的經濟數據既向我們展示出經濟增長的強勁勢頭,又隱藏著由于投資拉動型增長可能潛伏的風險。堅持科學發展是中央一以貫之的指導思想,4月中旬,胡錦濤總書記在一次會見活動中指出:“我們不希望也不追求過高的速度,我們更看重的是發展的效益和質量,更看重的是增長方式的轉變、資源的節約和環境的保護,更看重的是民生的改善。”國務院常務會議在全面分析一季度經濟形勢后,央行果斷運用利率杠桿,調控信貸規模,以保證經濟健康發展。

  當今的中國已日益融入經濟全球化的大潮,此次加息,不僅是中國經濟自身運行的一次內在調節,從世界范圍看,世界主要經濟體都處在加息周期中,日本在3月初宣布將告別長期的低利率政策,中國此次加息后兩周,5月10日,美聯儲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上調20個基點,美聯儲的表態更加明確:出于對通脹和經濟過熱的擔憂,并明確表示會視市場情況可能還會上調利率。在90年代后期,為防止因東南亞金融危機出現的經濟衰退,中國央行曾連續7次降息,而2004年10月以來,在全球性的加息周期中,中國央行又頻頻出手,三次主動調高利率。擁有30萬億存款和20萬億貸款的中國銀行體系,其

匯率和利率的每一次微調,都不再是微不足道,而是引起國際金融市場的強烈關注。本次亞行年會上,有專家甚至提出,關注世界金融,首先要關注中國金融當局如何出牌。

  格林斯潘時代,美聯儲靈活運用利率杠桿等貨幣政策工具駕馭宏觀經濟取得巨大成功,在世界范圍內樹立了央行成功調控經濟的典范!暗懒x上的勸告”也成為央行貨幣調控政策的重要籌碼,這種“道義上的勸告”是央行對商業銀行和社會公眾發出的口頭或書面的談話或聲明,來勸說他們自覺遵循中央銀行所要求的信貸政策。這不同于強制性的行政手段,但在某些情況下卻有立竿見影的效果。聰明的投資者和商人可能會把勸告看作判斷經濟形勢的可靠信息。同樣,這種勸告也可以看作是對那些不順從中央銀行的一種潛在的威懾和警告,所以盡管“道義上的勸告”沒有法律地位,但它是央行貨幣政策的一個強有力的武器。

  中國老百姓對貨幣政策信號的傳導機制還不清晰,但這些年,中國人民銀行為減少貨幣政策“出期不意”的市場震蕩,提高政策的透明度,重大政策出臺前,盡可能地多打招呼、多吹風,“道義上的勸告”作用日益顯現,2004年9月,一些過熱行業與央行貨幣政策“掰手腕”,央行副行長吳曉靈在一次會議上警告說“不要跟中央政策博弈,否則會遭致更大的損失。”話音剛落,2004年10月,央行上調貸款基準利率,

宏觀調控全面升級。今年4月25日,還是吳曉靈,她語重心長地說,房地產已成為金融和整體經濟穩定至關重要的因素。到2005年年底,中國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余額為1.84萬億元,占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的8.9%,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0%。其對經濟金融與民生的影響不能不察,中央銀行不得不提高警惕,密切關注。三天之后,央行上調金融機構貸款基準利率。加息后,當許多人還認為“微不足道”時,央行行長助理易綱明確發話,要求商業銀行對信貸投放的速度加以把握,確保宏觀調控意圖得以落實,并相信央行有能力控制商業銀行貸款投放的沖動,“這種沖動將會受到強有力的遏制”。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從事經濟工作的同志,對央行貨幣政策任何細微的變化,都應十分敏感,見微知著,了然于心,并善于從這種變化中增強對經濟金融的洞察力、判斷力和對未來趨勢的鑒別判斷力,從而更好地指導和服務于大局。陳志龍


愛問(iAsk.com)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