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誠信的截舌之患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13日 12:11 中國質量新聞網 | |||||||||
“我敢保證,我說的都是真的。如有半句假話,你把我的舌頭割下來!”此類表白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都聽到過,但我敢保證,說這話的人說的大都是假話,如果不是,你把我的舌頭割下來。 現實生活中存在諸多虛擬場景,在此場景中,假話可以被視為一種語言修辭,“割舌頭”的表述與“白發三千丈”的詩意差不多,一個佐證真,一個烘
然而,這種許諾性的修辭一旦脫離日常生活約定俗成的虛擬氛圍,進入嚴肅的商業交易情境,那可就不是“逗你玩兒”的事情了。“本商場向消費者鄭重承諾:商品質量,假一罰十。”這話你是否經常聽到?如果你是一個“較真”的人,而商家也具有季布一諾的誠信本色,那么,這最好,要是真有問題,你得到超值賠償,商家也因此贏得信譽,可算是雙贏。要是商家擺明了要逗你玩兒,怎么辦?很簡單,較真到底,讓商家付出代價! 最近就有一個很好的榜樣。4月11日,北京市豐臺法院一審判決家樂福超市履行其“假一罰十”的承諾,賠償在其店內購買到假手飾的王女士違約金6萬元。2005年3月17日,王女士在家樂福馬連道分店的珠寶專柜,以6000元的價格購買了一只“A級”手鐲。王女士到國家相關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驗,結果被告知這只標識為“A級”的手鐲實際上只是處理品。為此,王女士將家樂福訴至法院,要求返還6000元的貨款,并履行“假一罰十”的承諾,賠償6萬元。豐臺法院認為,家樂福在王女士購物時承諾“假一罰十”,雙方都應依約履行義務,王女士要求超市10倍賠償請求合理。 此案對于消費者維權,顯然具有積極的意義。在市場誠信尚且缺失的今天,只有讓不誠信者放棄“虛擬情結”,并為其行為承擔相應的責任,才能促使越來越多的人養成誠信的習慣。“假一罰十”獲得法院支持,具有標本兼治意義。這意味著,我國的消費者今后再遭到類似的侵權行為,可以更有力地捍衛自己的權益,這有利于減少消費者維權的成本,提高消費者維權的積極性。 此前亦有不少類似案件,但法院對“假一罰十”多不予支持。這與我國立法的出發點和執法者的立場有關。我國的懲罰性賠償金之所以低,是由于立法者擔心懲罰性賠償金如果太高,容易鼓勵人們貪利,使受害人產生追求不當利益的傾向,甚至催生出一些專業的“打假公司”。因而,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僅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一倍。 但是,商家以“假一罰十”進行“忽悠”,倘若僅僅承擔“一倍”的賠償,對于消費者明顯不公,而且也會助長商家的不誠信行為。既然無論假一罰幾都無須兌現,他們會更加肆無忌憚地欺詐消費者,引發更多的糾紛。由于欺詐者所承擔的賠償過低,消費者的維權成本相對增大,導致許多人即使買到假貨也常常忍氣吞聲。 人無信不立,市無信則亂。誠信經營是市場經濟健康、有序發展的重要依托,對承諾“假一罰十”的售假經營者依其承諾嚴厲處罰是規范市場秩序、繁榮市場經濟不可或缺的有力手段。北京豐臺法院對家樂福“假一罰十”的判決,表明法律站在了誠信這一邊。在誠實守信日益為公眾所重視、為市場所呼喚的今天,這一判決足以告誡商家守信重諾。唯利是圖可以,但圖利必基于信。要么別隨便承諾,要么承諾了就要一諾如山,否則,反有截舌之患。 作者:□ 胡立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