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江蘇省政府有關部門獲悉,不久前,江蘇省教育廳和江蘇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聯合開展了對全省中小學學生校服專項質量抽查,抽查了全省56家校服生產廠家的76種校服,產品質量抽樣合格率僅為13.16%,合格產品不足1/7。
中小學生是國家的未來,校服的質量關乎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而學生服的質量如此低劣令人咋舌。
江蘇省質量技監局監督處處長耿維明在全省季度產品質量通報會上說,生產合格產品很簡單,只要想把質量抓好,肯定能抓好。只要注意把好原材料進廠關、生產過程質量管理關和產品出廠檢驗關這“三關”,產品質量肯定能過關。產品質量不合格,多數是生產者故意要它不合格。因為故意不合格,有相當一部分人可以從中獲取非法的利益。
校服質量為什么這么低劣?在被質監部門查處的假冒偽劣案件背后,隱藏著制假售假者盤根錯節的利益關系。現在為中小學生提供校服的多數是一些小企業,甚至只是一些小作坊。有些校服用的是非常低檔的面料,做工粗糙,甚至使用對人體有害的廉價染色劑,生產者不關心質量,只關心成本。二三十元就能做成一套校服,質量怎么能好呢?
南京“蘭詩國際學生服飾”在去年的質量抽查中,產品質量名列前茅。該公司總經理陳忠告訴記者,校服的質量低劣似乎是全國各地的通病,江蘇幾個相鄰省市的校服質量也普遍不高。校服質量總體不高,可能跟品牌服飾覆蓋面低有關。
生產者與銷售者之間的利益均沾也讓假冒偽劣產品不用擔心打不開市場。質量很次的東西,為什么能賣出去?南京的一個例子也許能夠說明問題。南京某知名重點中學被抽檢的校服,各個檢測指標幾乎都不合格。巧合的是,這所中學的校服生產商原來就是該中學的校辦廠。此種現象不僅在校服產品的生產中存在,其他產品生產中同樣也有利益均沾的現象。 作者:陳炳山 記者蔡美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