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從小到大 從粗到精 我國農產品加工業初顯活力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21日 07:56 中國質量新聞網

  “十五”以來,在市場需求拉動和政府宏觀政策的積極引導下,我國農產品加工業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無論是在總量和速度的增長、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的調整、基地建設、新技術和新設備的推廣應用,還是在企業規模、經濟效益及科技水平的提高等方面都發生了巨大變化,成為國民經濟中最具活力的產業之一。目前,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呈現以下主要特點。

  一是農產品加工業總量快速增長,運行態勢良好。據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公布的數據,2004年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營業收入達到45227億元,其中全部國有及規模以上非國有企業營業收入37557億元,占83%,比上年增長16%。目前,全國共有農產品加工企業44.8萬個,其中規模以上的農產品加工企業達7.1萬多家,占全部農產品加工企業的16.2%。農產品加工業從業人數達2839萬人,占全部制造業從業人員的33.8%。目前,農產品加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第一大支柱產業,也是發展最快的產業之一。

  二是在繁榮地方經濟、促進農民增收、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等方面的作用日益顯現。農產品加工業在地方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強,逐步成為地區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并在農民收入,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吉林省,農產品加工業產值已經超過汽車工業,成為該省最大的支柱產業;廣西壯族自治區,2004年全區各類農產品龍頭企業年銷售收入380億元,直接帶動農戶132萬戶,當年新吸納勞動力2.5萬人,每年農村勞動力從中獲得的勞務收入14億元以上。同時,許多骨千農產品加工企業建立了加工原料基地,積極探索企業與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通過“公司+基地+農戶”、“公司+中介組織+農戶”、“公司+村委會+農戶”等多種形式,增加了農民收入;在內蒙古自治區,通過多種合作形式促進利益機制的形成,全區農牧民年人均由此獲得了820元的純收入,占其純收入的31.5%。

  三是產業和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逐步實現由初加工向深加工的轉變。近年來,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的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逐步調整,突破了產品品種單一、質最低劣的格局。在農產品加工業結構中,食品工業比重上升,2004年食品工業占農產品加工業產值的比重接近40%,居農產品加工業的第一位。隨著農產品直接消費需求的下降,加工制品的比重上升,農產品加工業的產品結構開始向多樣化的方向發展,

方便食品、快餐食品、休閑食品、營養保健食品等發展迅速,產品附加值不斷提高,主要農產品深加工或二次以上加工的比例達到30%以上,逐步實現了由初加工向深加工的轉變。

  四是農產品加工企業規模有所擴大,實力不斷增強。近年來,國內已涌現了一批起點高、成長快、規模大的農產品加工企業集團,成為農產品加工業的中堅力量。全國農產品加工業增加值的20%以上是由固定資產5000萬元以上的企業創造的。

  五是農產品加工向產區和大城市郊區集中,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區域發展新格局。根據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圍繞本地優勢產品、特色農產品和市場需求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在全國范圍內形成了一批特色鮮明的農產品加工產業帶和加工區,如內蒙古的乳品加工,河南、河北的小麥和肉類加工,吉林的玉米和肉牛加工,湖南的水稻加工,江蘇、

福建的茶葉加工,新疆的葡萄和番茄加工、京津和上海等大城市郊區的畜禽、果蔬、乳品的精深加工等。農業部在確立13種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的基礎上,構建了我國農產品加工九大產業帶和以大城市郊區為依托的加工區,使農產品加工向產區和大城市郊區集中,初步形成了一批優勢產業集群,使規模優勢、區域優勢和市場優勢得以充分發揮。

作者:王 麗


愛問(iAsk.com)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