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在湖南湘潭市大坪鄉,一位姓文的村主任拿著一張4月3日出版的報紙不無牢騷地說:“村里想為鄉親們搞到些信息,難啊!”
前幾天,文主任到鄉里辦事,看到這張報紙上有農資打假市場抽檢情況的消息,引起了他的關注。時下正是春耕季節,村里的鄉親們都在忙著購置化肥、農藥和農機。他認為,政府為農民著想,對農資產品進行質量監督抽查,是為農民把關的大好事。不過,讓他遺
憾的是,這條消息只有不到400字,僅僅提到農機、化肥、農藥監督抽查的總體情況,而沒有詳細的內容。文主任覺得消息內容很不過癮:“化肥、農藥都是我們農民種地離不開的東西。要是鄉親們買回了不合格的產品灑在地里,那可怎么得了!但是這么多的不合格產品在報紙上又都沒有公布出來。”回到村里后,他又打電話給熟人,找人幫忙查詢不合格農資的詳細信息。但得到的回信說,在圖書館和網絡上查了個遍,也沒有查到完整的信息。
“農資質量信息不靈通,真是件頭疼的事。”文主任說,“現在農民日子好過了,但仍然沒有能力獲得信息,去年鄉里給每個村配置了電腦,但大家還不會操作,現在還是擺設。報紙基本沒有村民訂,電視是人們獲取信息的基本途徑。但能夠收看到的農資信息太少了,即使偶爾能夠看到,但來不及記下來,節目已經放完了。農民找到有用的農資抽查結果有時挺難的。”
“我們最相信政府,農資銷售站都是政府批準設的,大家都覺得那里賣的產品讓人放心。這些年,每到春耕,人家農資站都把化肥、農藥送到家里,人家說好,我們就買下唄。啥子知道好不好,下到地里才知道怎么樣嘞。” “過去買沒買過假冒偽劣的東西不知道,可用過的農藥,殺不死蟲子的事是有的。”說到去年秋天的蟲害,文模武老漢記憶猶新:“那時全鄉9個行政村都鬧了蟲災。往年,我家種的那塊地噴灑兩次農藥就完事了,去年鬧蟲害,4種農藥先后8次噴灑才治住啊,農藥用量是往年的四五倍,光農藥就多花一二百元錢吶。村里有的人家用過兩三種農藥還治不住,就聽天由命了,結果田里的莊稼就像長了斑禿,水稻一塊塊地干枯掉了,有的地還整塊絕產了……”
“農民家里沒有檢驗農藥、化肥的‘機器’,怎么知道它們是好是差啊。老百姓就圖個安生,收成不好,夠吃飯就行了,誰還有辦法識別農資真假好壞啊……”老漢說:“哪天村里有了國家下來的信息,按照國家說的那些合格的化肥、農藥名單買,那可就好了。” 作者:韓維陽/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