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存在金融壓抑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17日 03:31 中華工商時報 | |||||||||
吳曉靈稱國內并購還缺乏成功案例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吳曉靈15日表示,目前中國除了信貸市場以外,資本市場、債券市場都極其地落后,某種程度上存在著金融壓抑的現象。 在當天召開的“2006中國并購年會”上,吳曉靈作了“鼓勵陽光并購,改善資源配
“并購是一個高風險的行業,會有很多的失敗。不夸張的說,百分之七八十的并購是要失敗的。”吳曉靈表示,這樣一個高風險的行業,是不能夠由信貸資金來介入的,但是我們國家除了信貸市場以外,資本市場、債券市場都極其的落后。 “我最近一段時間老說,在某種程度上,中國存在著金融壓抑的現象,我想就是沒有放開投資人和籌資人的自主權,如果我們的并購企業沒有融資的渠道,那么看到再好的項目,也只能拱手讓給他人。” 吳表示,中國并購市場中還存在著很多問題,比如行政主導的傾向大于市場主導;一些并購重組的失誤導致企業經營失敗,進而影響社會穩定;并購中的不規范運作侵犯了利益相關者的權益,產生了國有資產流失的議論和逃避銀行債務的現象;缺乏相關的并購法律法規等等。 “在此我非常遺憾的提到德隆系。從2004-2005年,我本人參與了德隆系的風險處置全過程,不管當初他(唐萬新)是怎么想擴張的,在他的實業范圍之內,當初的運作還是比較成功的,但是后來由于收購、兼并沒有很好地實現產業的整合,在利用金融機構來融資的時候,沒有很好的遵守金融法規,因而最終釀成了嚴重的金融風險,給社會帶來的不穩定的因素,我想這不能不說是民營企業走向并購重組中的遺憾。” 吳曉靈認為,產權界定不到位、非公經濟政策落實不到位、沒有形成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資本市場發育不夠、并購主體融資渠道不暢、有些企業經營主導思想不穩健等多方面的原因導致了中國并購市場運行不規范。 “郎咸平先生批評了我們的收購。”吳認為,資本市場發育不夠,缺乏除了上市交易之外的合法交易渠道,不能形成有效的價格發現機制,使并購價值失去公允的參照系,并購價格合理性的判斷標準難以掌握。 “我們現在惟一形成價格的是上市企業,但由于我們資本市場的不健全,上市企業的價格也未必是公允的價格。”她說,“如果沒有一個市場上合理的價格,也就談不上我們的國有資產是不是流失的標準。只有有了一個公允的市場轉讓價格,才可以判斷我們的國有資產是不是流失了。”(17C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