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評論:對外匯儲備第一的冷思考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15日 09:01 經濟參考報

  截至2006年2月底,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8537億美元,已經超過日本,雄居世界榜首。

  外匯儲備是不是越多越好呢?不少專家指出:我們在正面看待外匯儲備大量增長帶來益處的同時,也要正視其帶來的問題和風險。

  其一,如果美元出現危機,中國多年積蓄的外匯財富將付之東流。對于中國積蓄的
大量外匯,有關專家指出,由于目前我國外匯構成的主體是貿易順差,今后在一定時期內,由于國內的生產過剩情況會更嚴重,貿易順差增長會更顯著,由貿易順差所形成的外匯儲備比重就會顯著提升。這種外匯儲備構成會使中國政府極為被動,因為一旦美元大幅度貶值,中國人民用血汗換得的外匯就可能一朝化為烏有,損失將高達數千億美元,將可能超過中國兩年以上的經濟增長成果,這樣大的損失是中國所負擔不起的,也是不應由中國負擔的,所以必須在美元還沒有發生大幅度貶值前,采取措施應對不可預測的美元危機。

  其二,外匯儲備的大量增加,需要付出高額成本。一方面,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從國際金融市場籌措資金時要被強加風險溢價,從而必須支付高昂的利息。另一方面,我國外匯儲備中絕大部分是美元資產,特別是美國債券。我國外匯儲備的增長是與人民幣國債的增長同時進行的,這相當于一個資本由中國流向美國的過程:政府以發行國債的形式向老百姓借錢;將人民幣形式的資金以貿易或金融兌換方式轉換為外匯儲備(特別是美元);以外匯儲備購買美國債券,中國外匯儲備80%以上是美元資產,只要美元貶值,外匯儲備就會縮水,而美元匯率自2002年至今已縮水40%以上,且市場預期,隨著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的卸任,今年美元會持續貶值。實際的結果就是,中國人在省吃儉用的同時,借錢給美國人花,隨著美元的貶值,這種投資非但不能給予應有的收益,還要承擔貶值的損失。而且,在發行人民幣國債購買美元債券的這一借貸過程中,潛在的利率損失不容忽視,最終的實際收益可能是負數。因此,擁有龐大的外匯儲備,也意味著要付出高昂的成本。

  其三,持續增長的外匯儲備,容易引發通貨膨脹。外匯儲備作為一種金融資產,它的變化自然還要對國內的金融運行產生重大影響。由于我國現行的匯率制度,外匯儲備的增多,使人民幣的發放增多,因為官方儲備是由貨幣當局購買并持有的,其在貨幣當局賬目上的對應反映就是外匯占款,外匯占款是我國基礎貨幣的主要構成部分。1994年匯率并軌以來,外匯儲備的持續快速增加,使得外匯占款成為央行投放基礎貨幣的主要途徑。外匯占款使央行投放基礎貨幣相應增多,導致貨幣供應量增長過快,這會對宏觀經濟運行和金融形勢構成不利影響,給我國貨幣政策帶來了中長期的通貨膨脹壓力。盡管目前我國通貨緊膨脹還不明顯,但始終面臨著通貨膨脹的壓力。為此,央行采取了相應的沖銷政策:如在銀行間債券市場上頻繁進行回購和發行人民銀行票據回籠基礎貨幣,以此來減緩基礎貨幣增速。但由于我國貨幣市場規模有限,可供央行進行沖銷干預的空間已越來越小,這給央行帶來了相當大的困擾:一是貨幣政策的穩健性受到挑戰,貨幣政策面臨中長期的通貨膨脹壓力。二是由于貨幣政策和匯率政策事實上的一體化,以匯率政策調節外部均衡,以財政和貨幣政策調節內部均衡的政策分配空間將可能喪失,內外部均衡難以同時達成。

  其四,外匯儲備過多,將進一步加大

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在現有的
人民幣匯率
制度下,如果央行沒有有效的資產來對沖過多的外匯占款,外匯儲備的迅速增加則會推動人民幣的不斷升值。我國匯率政策調整后,盡管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但美國鼓吹人民幣升值的壓力還在繼續,而且過去外逃的資金也有回流的跡象,甚至有國際游資“潛渡”中國,人民幣面臨繼續升值的多頭壓力,從去年7月21日起,多年來“天經地義”的美元與人民幣的固定比價被顛覆,匯改以后,人民幣的升值幅度也不斷刷新紀錄,據計算,匯改后,人民幣累計升幅已達2.82%,逼近3%,漸進式升值已成定局。在目前出口是中國經濟增長最大動力的情況下,這會導致出口競爭力的弱化,繼而會直接影響到國民經濟增長速度,影響中國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所以人民幣目前不宜大幅升值。從這個角度看,外匯儲備也不宜過多。

  其五,大量的外匯儲備,不利于對外低成本融資。外匯儲備過多會使我國失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優惠貸款。按照IMF的規定,外匯儲備充足的國家不但不能享受該組織的優惠低息貸款,還必須在必要時對國際收支發生困難的其他成員國提供幫助。

  總之,外匯增加并不是多多益善,要掌握一個適當的額度,怎樣調整外匯結構,加強外匯

理財,是當前亟待需要解決的緊迫問題。

  作者單位:山東省濟寧市工商銀行


 李曉萍  


愛問(iAsk.com)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