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向明凱綜合報道
近日,歐盟宣布對包括康佳、廈華、長虹等7家中國彩電出口商恢復征收44.6%的反傾銷關稅,即日起執行。據介紹,起因是由于康佳不愿接受歐盟的現場認證調查。
據透露,歐盟重新對華彩電揮動反傾銷大棒的直接原因,是“康佳公司拒絕接受現
場認證調查,違反了2002年7家中國彩電出口商與歐盟簽署免征反傾銷關稅協議時的承諾”。而根據當時與中國彩電廠商達成的共同協議,任何一家公司違反承諾將被視為所有簽字者違反規定,因此歐盟對其它6家中國企業同樣征收重稅。
歐盟在對中國鞋業等產品剛剛實施貿易制裁之后,為何再次對中國彩電揮舞貿易制裁大棒?歐盟對中國的下一個貿易打擊目標會是誰?
彩電“生死劫”/影響:
中國傳統彩電出口無望
中國機電進出口商會家電分會秘書長于治璞認為,雖然當前尚未收到歐盟的正式反傾銷文件,不好評論事件給國內彩電廠商出口造成的負面影響,但“前景不容樂觀”。
有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彩電原本就徘徊在微利和虧損邊緣,重征基本意味著歐盟市場徹底對中國傳統彩電出口關上了大門。
廈華、長虹、TCL、創維等相關彩電企業的新聞發言人則表示,將密切關注事態發展,但當前中國對歐盟出口以平板電視為主,對中國彩電業整體影響不是很大。
彩電“生死劫”/背景:
歐盟無視現實堅持限價
歐盟自1988年就開始對中國彩電進行反傾銷限制,并于1991年起對中國小屏幕彩電征收15.3%的反傾銷稅。為阻止中國彩電進一步深入,1995年歐盟對中國實施長達40個月的超長期反傾銷調查。1998年12月2日起,歐盟對國內彩電業征收44.6%的高額反傾銷稅。至此,中國彩電出口歐洲市場之路基本上被封殺。
直到2002年,中國彩電進軍歐盟才有了轉機。是年中國機電進出口商會等相關行業協會及企業與歐盟的相關部門、生產廠商進行了艱苦的談判,并最終使歐盟接受中國彩電廠商價格及數量承諾,廈華、海爾、海信、康佳、長虹、創維、TCL七家彩電企業的產品獲準進入歐盟市場,分享40萬臺傳統彩電的配額限制,而平板電視不受此配額限制。
當時歐盟開出的條件是,中國七家彩電制造商共同承諾,以不低于最低價格在歐洲市場銷售電視機,并且接受歐盟每年的例行現場價格核查。
2005年7月,中國七家彩電制造商就集體決定不再接受歐盟的限價,但是歐盟至今不愿降低限價,多方協商未果。今年3月底,康佳彩電拒絕接受歐盟的反傾銷審查,由此直接導致歐盟宣布對7家中國彩電出口商恢復征收44.6%的反傾銷關稅。
彩電“生死劫”/插曲:
康佳是不是中國彩電業“內鬼”
在本次中國彩電歐盟“生死劫”中,有媒體認為:康佳的單方“頂撞”行為拖累了中國彩電業,康佳是“內鬼”。
不久,康佳即發表聲明,堅決否認“內鬼”說,聲稱此前國內7家彩電企業早已達成共識,一直抵制歐盟限價。康佳方面向媒體表達了對此事件的三點看法:
其一,康佳認為歐盟的彩電限價不盡合理,完全沒有考慮到近幾年來歐元不斷漲價的現實,同時也沒有考慮到制造成本不斷下降導致的降價空間,如此限價無異于剝奪中國企業出口機會。康佳認為繼續此承諾沒有意義。
其二,康佳并不認可所謂“康佳拖累同行遭受歐盟征收高額反傾銷稅”的說法。事實上早在去年7月,七家同行就已經集體決定不再接受歐盟的限價,只是歐盟至今不愿降低限價,多方協商未果歐盟拖至今日才出臺這樣的決定。
其三,康佳將繼續強化海外市場拓展,通過設立海外制造研發基地等方式,繼續進軍歐盟市場。
彩電“生死劫”/聲音:
權威人士為中國企業“抗歐”支招
針對中國彩電企業歐盟“生死劫”,各界專家學者和企業家紛紛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歐盟的做法是典型的保護主義,應該從國家層面上與之交涉。”
海爾集團公司副總裁周云杰:“海爾是通過本土化來突破貿易壁壘,海爾海外有13個制造基地,這些基地就不屬于制裁的范圍,海爾今年出口歐洲的彩電同比增長了106%。”
青島海信營銷公司總經理楊云鐸:“歐盟的政策對企業影響不大的另一個原因是,國內彩電企業的CRT彩電基本都不輸往歐洲,一般出口的是平板電視。”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聲明,“將根據實際情況加以應對,以維護我國企業應有的利益。”
北京WTO事務中心法律部研究員武長海:“從歐盟頻繁對我國發起的反傾銷訴訟來看,歐盟仍然把反傾銷作為貿易保護的最有效工具,其間還使用了種種對中國企業很不公平的手段。歐盟對我國的反傾銷政策,其根源在于歐盟仍然把反傾銷作為對我國進行經濟控制和設置貿易壁壘的工具,舊經濟秩序的思維仍然沒有改變。”
(Robby/編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