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穗機場出現“誤行權”監管部門力推權證再教育
當股民在3月中旬時進入全國各地證券營業部時,會發現一些《權證知識問答》、《權證投資手冊》等宣傳資料在陸續散發。
事實上,這是監管部門對中國股民進行的一次權證再教育行動。而此舉反映了監管
層對部分股民前期在進行權證行權時不按投資規律出牌的擔憂。上證所有關專家表示,這種現象表明仍有相當一部分投資者對權證行權的原理尚不理解,有必要對投資者進行更多的教育。
事發于G穗機場的股改認沽權證(機場JTP1)從3月23日開始的行權。
進入行權期后,在機場JTP1內在價值(即行權所能獲得)始終處于小于權證市場價格,并沒有出現具有獲利空間的行權套利機會的情況下,卻持續出現了不合理的行權。
機場JTP1的行權執行價為7元,而在此期間,該權證價格最高為每份1.267元,最低為1.05元,G穗機場股價最高為每股6.39元,最低為6.14元,兩個最低價都出現在4月3日,取這兩個最低價相加,也達到7.19元。因此,投資者在此期間行權,即用一份權證加一股G穗機場正股換回7元現金,都是一種不理性的選擇和交易。與其行權,更好的選擇是在二級市場上賣出權證和正股,其收益更高。但從交易數據看,在此期間,幾乎每天都有投資者行權。
據統計,3月23日機場JTP1進入行權期的第一天,共有101900份權證申報行權。當日盤中有部分投資者可能意識到了與直接賣出權證及正股相比,行權是一種不利的選擇,于是陸續撤單,到收盤時仍有50600份權證申報行權。但登記公司次日公布的有效行權量為7500份,僅為行權申報量的7.36%。絕大部分行權申報無效的原因是行權人賬戶上只有權證而沒有正股,或者行權申報量超過了其所持有的正股數量。這種情況也說明,大部分行權申報人可能仍未理解行權是用權證加相應的正股換回約定的金額(執行價)這一基本的原理。
3月24日的統計表明,盲目申報行權的投資者有所減少,當日申報撤單量僅3100份。但仍有大量投資者在沒有正股的情況下申報行權,有效行權為700份,僅占全部申報量38000份的1.7%。此后,每天仍有數量不等的投資者申報行權,包括無效行權。截至3月29日止,機場權證的累計行權總量為12600份,占該權證流通總量的0.0038%。但自3月30日起,至記者發稿為止,再也未出現“誤行權”現象。
上證所有關人士分析,以3月23日和24日的行權情況為例,選擇行權的投資者的成本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零成本的投資者,這些投資者的權證都是G穗機場派送的股改權證,其持有的正股和權證數量在行權前一直沒有變動。這類投資者的行權量占了這兩日總行權量的近三成。對這類投資者而言,不論其當初買入正股的成本是多少,如直接賣出權證和正股,都能比行權獲利更大的收益。另一類是市場成本的投資者。這些投資者的權證和正股都是股改以后通過二級市場買入,據統計,其總成本(正股加權證)最低為7.34元,最高為7.60元。這類投資者行權量占了七成以上,其投資策略明顯不合理。
另據個別投資者反映,他們選擇行權是為了“嘗鮮”,好玩,損失不大,交割單可能還有收藏價值。但這樣的投資者所占比例不大,大部分選擇行權的投資者是“誤行權”,他們雖然對權證的交易已比較熟悉,但對行權仍然沒有
完全理解。
而據記者了解,在G穗機場進入行權期后,上證所有關部門已經提醒營業部盡告知的義務,協助進行對投資者行權,特別是美式權證行權進行必要的指導。并趕制《權證知識問答》、《權證投資手冊》等宣傳資料分寄全國各地營業部散發,同時上網發布,供投資者查閱。
截至記者發稿為止,上交所統計顯示,行權申報數量呈逐漸減少趨勢。
(11C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