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Hinge:設計師創造的雜志夢想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10日 16:05 金羊網-民營經濟報

  記者譚平何曉晴

  “Wedaretobedifferent(我們不懼怕標新立異)。”———Hinge創始人

  上世紀90年代初,Hinge的創辦人Danny是一個室內設計師。在設計生涯中,他看過無數建筑設計類的雜志。他漸漸發現,香港還沒有一本雜志能夠像國外的同類雜志一樣,能
給他帶來靈感和啟發。

  Danny的看法得到了許多業內人士的認同。于是,出于對設計藝術的唯美追求,Danny和他的一個平面設計師朋友決定在香港創辦一個與眾不同的雜志。第一期雜志出版之后,市場震動了。這是1993年1月,Danny和他的創業伙伴為香港建筑設計雜志業帶來的第一份驚喜。

  雜志VS藝術品

  “Hinge”這個名字的由來頗有玩樂意味。創意十足的Danny和他的設計師朋友決定隨便翻開一本書,手指隨便點到的第一個詞就作為雜志的名字。

  Danny原先做過門把的設計,他在辦公桌上隨手拿起一本資料翻開,點到的詞就是“Hinge”,門上鉸鏈的意思。Danny覺得Hinge這個詞意味著會成為香港設計師與國際溝通的鏈條。無論這個巧合是否有所預示,Danny的夢想最后真的實現了。

  第一期雜志,Danny做的是有關建筑的流線造型。他和他的設計師朋友一起列出了大致的綱要,然后找了一個外國設計師幫忙撰稿編輯。薄薄的幾頁紙對疊起來,Hinge五個字母大大的橫在中間。里面記載的,純粹是一個設計師對于雜志的唯美夢想。

  13年過去,當翻看今日的Hinge,你看到的絕對比期待的更多。大片的肆意的金色,旋轉的鏤空的字體,90頁的雜志,每翻開一頁都是一次視覺的沖擊。在設計師的手下,一份雜志做成了90頁精心的藝術設計,連廣告都一樣的精彩。所以Hinge榮獲了英國特許設計師協會設計獎。

  把雜志做成了藝術品,這就是設計師和非專業人士的區別。

  開始VS將來

  在最初創業的時候,Hinge自然也走過一段艱難的日子。Danny他們在雜志后面附上“免費贈閱申請表”,讓讀者填好申請表寄回來,就可以獲得一定期數的Hinge雜志。另外還有一些抽獎活動,中獎者可以得到去泰國的來回雙程商務艙機票等等。憑著一點點不斷的努力,Hinge建立起了最初的一張“讀者名單”。在對外宣傳的時候,Danny也有了資本告訴別人:有那么多設計師都是我們的讀者呢!

  在當時相對保守的香港,Hinge的出現給市場上帶來了很大沖擊。有一些讀者覺得Hinge太小眾,太花巧,不能成為主流的雜志。Danny和他的創業伙伴也曾擔心,過于前衛會不會和讀者拉開距離?但最終,他們還是選擇了堅持。因為Danny相信,隨著市場的水準提高了,讀者的要求也一定會提高。設計師期待的將會是更高層次的、更國際化的信息。而這些,正是Hinge所要表現的。

  Hinge希望自己能有更多的讀者,但它的眼光,總是放在讀者的前方。

  堅持VS變化

  1994年的年初,對于Hinge是一個意義重大的時期。經過一年多的經營,Hinge在香港同類雜志中,銷量和廣告量迅速地躋身到第二位。而位居第一位的雜志,已經有了十多年的從業經驗。

  對于成功,Danny說:我們只是從第一天開始就走對了方向。

  Hinge的方向是什么?它要成為香港首屈一指的建筑設計雜志。在香港市場上,主要的建筑及室內設計雜志有兩種類型:一種是住宅裝潢設計,一種是商用建筑設

  計。Hinge做的就是商用建筑設計,在市場上屬于少數分子。

  上世紀90年代后期,香港經濟回落,同行紛紛轉向住宅裝潢設計。因為在經濟低迷時,商用建筑的建造設計也會經歷一個低潮。在那個時候,Hinge始終沒有改變。香港的很多雜志是為廣告而寫,喜歡投廣告客戶的所好,從而喪失自己的風格。在這一點上,Hinge從未動搖。他們首先考慮的是廣告風格是否和Hinge風格契合。對于風格不符的廣告,Hinge一份也沒有收過。

  在Danny的執著堅持下,Hinge在業內贏得了獨特的名聲。來投廣告的,會先考慮自己是否“配得上”Hinge的風格;投了廣告的,相信出現在自己廣告旁邊的,絕不會是一張平庸的設計。Danny的辦公桌上攤著一排Hinge雜志,13年來,每一期的排版絕無雷同。唯一不變的,就是Hinge一貫搶眼的創意。

  HingeVS設計師

  Hinge是一個設計師創辦的雜志。它的獨特之處,就在于全班人馬都是專業設計師。只有這樣,雜志才能按Danny的夢想一直走下去。在意大利米蘭,有Hinge的設計師到處采訪;在英國,有Hinge的前主編繼續撰稿。還有美國、法國……Hinge只相信專業。他們走在世界時尚的最前端,隨時掌握國際市場的新動態。最重要的是,他們知道Hinge的讀者要的是什么。

  作為一個設計雜志,Hinge的門面功夫做到十足。大多數雜志都是以文字作為主導,主編甚至不是業內人士。這樣的結果就是強調內容而忽視形式。而Hinge的理念是,設計和內容是同樣重要。有的時候為了設計,還要在文字上加上一些處理,令畫面更加完美。

  Danny說,他也相信一本雜志的美感水準高,對于讀者來說就是一種享受。無論雜志是會計醫學,還是別的什么。

  Hinge偏愛年輕的新設計師的作品。Danny認為他們的作品能給設計師帶來最多的靈感、最能展現出活力的設計。Hinge很支持學設計的學生,常送雜志給他們看,辦講座的時候為他們預留一些位置。或許下一個年度,他們就會是設計領域的最為炙手可熱的新星,成為Hinge的又一個名牌撰稿人。Hinge沒在其他媒體作廣告,只參加展會,還有建筑協會、室內設計師協會舉辦的活動。

  專注VS嘗試

  當問及如何保持對Hinge品牌的激情,Danny的回答是這樣的:“品牌應是從本身的興趣和原則開始。剛開始太多的計算,并不能使品牌成功。堅持本身的興趣和原則,就不會偏離原本的定位。”

  對于室內設計師出身的Danny來說,這個工作無疑是他最喜歡的。因為做雜志,讓他接觸到許多業內名人。能和他們聊天,聽聽他們最新的創意,這份事業帶給Danny最大的吸引力。

  至今Danny還津津樂道的一件事情是12年前,國際級設計大師PhilipStarck第一次到香港做半島酒店頂層餐廳的設計。“當時香港只有兩家媒體能夠去采訪,一個是南華早報,一個就是我們。”見到偶像的心情,Danny今天還能記起。對于這個行業的執著熱愛,是Danny做Hinge的動力來源。

  當記者問到,將來是否有打算做住宅方面的雜志?Danny的回答十分堅定:“在香港已經有很多住宅的雜志,如果我沒法比他們做得好,做得新,就沒什么意思。要做就要做一些創新的東西,一定要做得比他們好,才會有動力追求下去。”

  在中國大陸,Hinge雜志這幾年的銷量增長速度驚人。憑借對海外市場的運作的了解,Hinge設想自己可以作為一個平臺,將國內的家具品牌帶出國際市場。也可以參加外國的展覽會,組成一個展覽團去參展,擴大國內品牌的聲勢和收益。

  Danny對記者說,如果在國內做雜志,他們會做一個和Hinge完全不同的雜志,如家具、

別墅、住宅方面。這些或許都會成為新的嘗試。

  Danny絕對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如果做得不好,就不會去做。如果做好了,也不愿意再去重復。他堅信個性鮮明,才能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正是這樣的追求,Danny和他的創業伙伴才能帶著Hinge這個品牌,圓了一個設計師的雜志夢。

  (觀宇/編制)


愛問(iAsk.com)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