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頭監管有真空對桶裝水市場整治的思考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10日 06:54 中國質量新聞網 | |||||||||
最近,山西運城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對該市的桶裝飲用水市場進行了集中整治,發現其中存在如下主要問題: ——無證企業占據市場主體。目前在運城市場上銷售的桶裝水企業有145個,具有生產資格的正規企業僅有11家,無證非法生產的比例高達93%。并且在無證生產的企業中,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食品安全準入證這“三證”全無的“黑水
——生產條件普遍不能滿足工藝要求。正規的桶裝水生產企業僅設備的投資就在60萬元左右,加上流通用的水桶,投資逾百萬元。而家庭式的制水作坊和黑窩點,投資則在5萬元以下。在執法過程中我們曾發現有個別企業僅用1萬余元購置了一臺凈水機,安排2名工人負責生產和運輸,就開始了純凈水的生產銷售,灌裝、除菌設備等均無跡可尋。 ——標識混亂,名目繁多。市場上桶裝水產品的概念混亂,經過同樣的加工處理過程制出的水,卻有著各式各樣的名稱——礦泉水、純凈水、多氧水、礦化水、離子水、活性水、富氧水、天然水等等,令消費者無所適從。在執行標準方面,半數生產企業系無標生產,卻在標簽上標出了各種標準。標準名稱被冒用濫用,如品名是礦泉水,標識上卻標明純凈水的生產標準等等。 從執法實踐看,桶裝水市場混亂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多頭管理留出了監管真空。 桶裝水行業缺少統一的管理標準,為一些生產廠家留下了可乘之機。目前,飲用水的質量監督主要涉及到4個部門:國土資源管理部門進行水源鑒定;工商部門負責核發生產許可證和營業執照;衛生防疫部門審批衛生許可證和從業人員健康證;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則負責飲用水生產領域的質量監督。由于以上監管機構各自相對獨立,很可能在操作過程中出現不連貫,從而給監管留出真空地帶。靠其中任何一個監管部門去規范桶裝水市場,都顯得力量薄弱,不易操作。 為加強食品質量安全監管,徹底扭轉飲用水生產企業無證率高的狀況,防止區域性產品質量問題發生,運城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已于今年2月份起,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集中整治桶裝飲用水的專項行動。整治對象包括礦泉水、純凈水、天然山泉水、礦化水等無論有無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的桶裝飲用水生產企業。通過現場檢查原料水源、處理設備、灌裝設備、產品包裝標識等手段,督促不符合條件的企業盡快整改。對無證、非法生產桶裝飲用水的行為進行查處,對無食品生產許可證、不具備生產條件的飲用水企業生產的桶裝水產品進行沒收,取締“三無”飲用水生產企業,堅決打擊假冒偽劣,堅決查處取締在規定期限內未取證而繼續生產的違法行為,凈化市場。同時,加大推進市場準入工作力度,有針對性地開展食品質量安全生產許可證幫扶活動,督促一批條件較好的企業加快申證進度。在此基礎上,還將做好證后監管工作,注重規范獲證飲用水生產企業的生產經營行為,從根本上解決桶裝飲用水的質量安全問題,確保讓一方百姓喝上安全水,飲用健康水。 (作者為山西運城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 作者:喬寶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