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商論壇:百家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08日 11:15 金羊網-民營經濟報 | |||||||||
最近,放松政府管制,繼續推進改革的消息不斷。如股權分置改革、鐵路和郵政部門改革、今后各種所有制主體都可以投資民用航空業等,其開放力度不可謂不大。緊接著,國務院又發布了關于非公有資本進入文化產業若干規定,規定明確了鼓勵和支持非公有資本進入文化產業的具體領域。各種改革措施的出臺,大有在改革攻關年取得重大突破的意義。 [視點]
張曙光:政府的主要責任是營造市場環境 政府及有關部門推出相應改革舉措是明智的,特別是推出向民間資本開放文化產業,更是一大進步。改革舉措也存在著很多不平衡和不協調的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解決。 首先,制造業和服務業、一般產業和文化產業的不平衡和不協調。從改革開始,首先對民營資本開放的是制造業,而服務業仍主要控制在國有部門的手里,雖經電信分拆,股份制商業銀行的出現和地方航空公司的進入等,有了一些發展,但民間資本的準入在一些領域仍然是禁止的。至于文化產業,更是民間資本的禁地。一個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我們首先看到和重視的不是它們的產業功能和服務功能,而是它們的意識形態功能和政治控制功能,于是寧可慢點,也不能給民間資本讓出一塊獨立活動的地盤,其背后仍然是我們只相信政府,只相信官員,而不相信老百姓,只相信國有部門,甚至相信外國資本,而不相信民間資本。其結果是,盡管經濟高速增長,但經濟結構變遷和增長質量提升很慢。 其次,從文化產業開放和不開放的領域來看,開放的主要是一些技術性領域,如文藝表演團體和場所等,這實際上是對現狀的一種確認;不開放的領域除了廣播電視臺站和通訊社等繼續由政府控制以外,還有出版社、報刊社等,這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種不承認主義。在很多管制者看來,嚴格的政府管制可以造就一個凈化的文化市場,但是,現實的文化市場依然是不如人意。其實,問題的關鍵不在國有還是民辦,而在于政府有沒有一套有效的管理體制和管理執行能力。說到底,不開放的原因一是既得利益使然,二是無能和懶惰的表現。 再次,任何一個部門向民間資本開放都不是一紙決定就能解決得了的問題,而是一整套配套措施協調作用的結果。我們開出的準入支票還少嗎?就以民間資本進入民用航空業來說,民航業不僅是一個資本密集型行業,而且是一個多部門分工協作的產業,沒有這方面的相應改革,進入民航業談何容易。由此可見,要真正向國內民間資本開放市場,思路要正,舉措要實,一個真正公平、公開、公正的市場環境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條件。而營造這樣的環境是政府的主要責任。 [爭鳴] 易憲容:充足外匯儲備利大于弊 截至2006年2月底,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8537億美元,超過日本同期的8501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一。雖然此消息目前還無法得到官方數據的證實,但中國外匯儲備快速增長卻是不爭的事實。根據已公布的數據,到2005年底,中國外匯儲備額達到8189億美元。如此巨大的外匯儲備對目前的中國經濟是好還是壞? 按照傳統國際儲備理論,外匯儲備是以滿足進口需求、償還外債和干預匯率需要為主要目的。但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際金融市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隨著各國匯率制度由固定制向浮動制轉變,各國的外匯儲備不僅沒有減少,反而有所增加。因此,用傳統的國際儲備理論來衡量各國的外匯儲備多少已經失去了其解釋力。不少國家外匯儲備的迅速增加,更多的是為了在不斷變動的國際金融市場中,如何來維持對本國經濟與金融市場的信心,來保證本國金融體系的穩定。 對于中國來說,隨著中國的外匯儲備迅速地增加,質疑的聲音也隨之而來。但這些言論多是站在傳統理論上進行分析。在目前的國際金融市場的環境下,保持充足的外匯儲備增長態勢,其正向影響往往大于負向影響。正如有國家外匯管理局的負責人所指出的那樣,當前外匯儲備迅速增長有利于維護國家和企業的對外信譽,增強海內外對我國經濟和人民幣的信心;有利于拓展國際貿易,吸引外商投資,降低國內企業的融資成本;有利于維護金融體系穩定,應對突發事件,平衡國際收支波動,防范和化解國際金融風險。 具體地說,一個國家持有大量的外匯儲備,能夠提高貨幣政策的信譽,穩定匯率的預期。因為,當一個國家持有大量的外匯儲備時,該國政府對外匯的干預能力就會大。在這種情況下,貨幣當局對匯率穩定的非公開承諾的可信度就會高。因此,人民幣外匯儲備迅速增加,更有利于人民幣匯率的穩定而不會推動人民幣匯率迅速的升值。國外不少分析師認為外匯儲備增加會迅速推動人民幣匯率升值可能是一廂情愿。 龐大的外匯儲備也有利于弱化貨幣錯配的風險。比如說,一國企業不得不通過各種渠道到海外上市,但國內又有大量的儲蓄不得不流向國際市場。在這種情況下,發展中國家很難承受匯率劇烈波動所帶來的巨大風險,而且這種風險會削弱一國的貨幣與金融主權,使該國經濟成為關鍵貨幣國家附庸。而一國持有大量外匯儲備就能夠通過政府對外匯市場干預來減弱貨幣錯配的風險及對國內貨幣市場的沖擊,增加本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同時,外匯儲備也是一國的財富,如果對外匯管理有效,國家財富增長可能比其他方式更快。 總之,外匯儲備究竟應該保持一個怎樣的增長速度,并沒有一個具體的限定,因為這在不同的環境與條件下是不同的。不過,就目前中國的情況來說,巨大的外匯儲備并非是一件不好的事情,而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方面。當然,我們還是應該考慮到其可能的負面影響,并通過有效的方式來調整與改進。 [點將] 趙曉:一出資本與權力交易的大戲 目前,太平洋建設集團董事局主席兼總裁嚴介和手中握有2700億的工程大單,按其工程建設可實現30%~35%的利潤計算,嚴將有810億~945億的利潤進帳———大概相當于2005年全部國有企業利潤的9%~10.5%,以及中國全部地方國企利潤總和的30%~35%。即便全部訂單都是12年工期,嚴未來12年中平均每年的利潤進帳也將高達67.5億~78.75億元。享有如此高額利潤進帳,除了國有壟斷企業外,幾乎是不可想象的。國資委研究中心宏觀戰略部部長趙曉認為這是一出資本與權力交易的大戲。 嚴介和如此生猛,憑的是什么?嚴介和發明了什么新商業模式嗎?非也,他賴以致富的“BT模式”,不過是一種尋常商業模式而已。迄今為止,我們所知道的嚴介和的長處,只是出色的語言表達能力、中庸圓滑的人格,以及“搞定”政府的本事。 說到底,嚴介和賺的是政府的快活錢。用他的話說,75%的效益出在與政府官員的談判桌上。譬如:他稱國有資產為負資產,并將其與市政、水利和交通工程這些他稱之為正資產的部分一起打包與市政府領導進行整體談判,從不按已有的招投標和政府特許經營法規辦理,因此經常得以“零競爭”甚至“零價格”收購當地的大量國有資產。嚴美其名曰“談判經濟”。只不知如此“談判經濟”在成熟市場經濟國家,人家是當作神話,還是當作笑話? 這里面有黑金交易嗎?嚴介和拍著胸脯正告世人:他從不行賄。嚴認為,他之所以能得到政府大單,只是因為“做的工程進度最快,質量最優,成本最低”,以及他是“既聰明又能干還很聽話的角色,勤政又廉政的領導喜歡,勤政而不夠廉政的領導也喜歡”的人。 這真是比嚴介和的財富神話還要神奇的神話!我姑且相信嚴的確是在陽光下變成的巨富,但問題出在什么地方?很簡單,嚴的財富掠取模式,仍然是這樣一出資本與權力交易的大戲。 這里面的關鍵就是被掩藏的錢權交易。在目前體制下,權力不免淪落于地方官員之手并被其所濫用。而對于嚴來說,只要沒有公開行賄,你就抓不住我的把柄,我就什么錢都敢賺。在彼此交易中,地方官員和嚴介和各得其利,唯獨財富的真正主人:民眾,被賤賣了;公共利益被巧妙而輕薄地尋租! 這里面更加深刻的原因就在于:缺乏制衡與監督的權力最容易被資本俘虜,并且幾乎是自愿被俘虜。權力與責任的分布如果不能對稱,控制權就會成為一種“廉價投票權”,擁有控制權的人就不可能真正負責任地行使權力。因此說,地方官員手中的權力就難免淪為“廉價投票權”。如此,才給了對利益精明、對官員厚道的“一流商人”嚴介和以取利之機。 地方權力“廉價投票”的存在,正是中國一切公共項目失控的根源,也正是中國經濟屢屢失控的根源!這是一種制度性腐敗,經常在貌似合法的外衣下制造出驚人的財富黑洞。 因此切記,板子不能光打在嚴介和們身上:交易是雙方的。如果仍然是經濟改革與政治改革一條腿長一條腿短,那么你就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一個個江湖豪客從草莽中崛起,靠鉆體制的空子狂笑著成為一代巨富。 (曉健/編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