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民企爆簽132億大單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03日 11:33 金羊網-民營經濟報 | |||||||||
內蒙向粵商敞開能源大門,煤制油技術成該企業“印鈔機” 記者邱登科 上周,由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副書記楊利民、自治區副主席余德輝率領的內蒙古自治區黨政考察團在廣州取得豐碩成果。向粵商打開能源大門,使這個全國數一數二的能源大省
1.四大機遇與粵商共享 在雙方舉行的座談會上,自治區黨委副書記楊利民列舉了內蒙騰飛的四大機遇,并表示歡迎廣東企業前往參與開發建設。 楊利民介紹說,首先是國家西部大開發的發展大計給內蒙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在新一輪的西部大開發中,內蒙將以產業為重點,優化升級做大做強;其次是我國加入WTO,有長達4000公里邊境線的內蒙能夠有條件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第三是資源優勢,目前困擾全國各地發展的煤、電、油、運等四大瓶頸問題恰恰是內蒙的發展優勢,尤其是與廣東這樣的沿海發達省份互補性更強;第四是國家振興東北的優惠政策和機遇在蒙東適用,能夠充分與東北在政策及項目方面對接,成為大東北的強有力的后備支持。 參加座談會的廣東省委副書記劉玉浦說,廣東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的成績,離不開包括內蒙古在內的兄弟省區市的大力支持,廣東和內蒙古兩省區之間經濟技術合作的互補性很強,一定要積極推進廣東與內蒙古的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 2.廣東企業均有合作 在座談會后舉行的兩省區企業經濟合作項目簽字儀式上記者發現,廣東主要能源企業均找到了合作伙伴。如粵電集團與鄂爾多斯內蒙古伊泰煤炭股份公司簽署了合作建設年產1200萬噸煤礦及配套設施項目;中廣核能源開發有限公司與錫林郭勒盟行政公署簽署了輝騰梁風電開發項目等。 記者還發現,由于參與簽約的企業太踴躍,組織方不得不對參加簽約的企業進行“限制”和“約束”。一個企業只能簽一個有代表性的項目,有的甚至將幾個同類項目“打包壓縮”,一次性簽完。 3.小民企簽下最大能源項目 此次簽約最大的項目并非實力雄厚的能源巨頭,而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型高科技企業珠海三金煤制油技術有限公司,這家企業與包頭市簽署的合作發展我國煤制油事業框架協議,總投資額高達132億元。 三金煤制油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說,該公司經過多年研制,已成功掌握“熱溶催化煤制油技術”,并已經列入國家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劃。而包頭市周邊地區擁有大量煤制油原料———褐煤及低變煙煤,雙方一拍即合,決定合作發展我國煤制油事業。項目于去年底成功通過廣東省科技廳組織的工藝鑒定后,大型財團及相關實力企業投資踴躍,已經具備規模化生產條件。雙方在協議中簽定建設年產30萬噸規模裝置兩套,年產300萬噸裝置一套。 吳克展望,三金獨創技術加上內蒙得天獨厚的資源和政策優勢,一定能使我國煤制油事業步入世界先進行列,同時大幅緩解我國能源困局。 4.大型風電設備首次入蒙 最讓余德輝副主席感到興奮的項目同樣來自高科技民營企業———廣東紅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他在緊湊的行程中還花數小時單獨約見了該公司董事長俞紅鷹。讓余德輝感到興奮的是,紅鷹公司成功地將大型風電裝備首次導入內蒙,使風資源位于世界前列的內蒙如虎添翼,真正能夠實現完全本土化地將資源優勢轉化為能源和經濟優勢。 項目落戶點在呼和浩特,呼和浩特市常務副市長武文元親自與俞紅鷹簽署了合作協議。 武文元介紹說,該市先期將為紅鷹公司引入的大型風力發電機項目專門劃出占地100畝的工業園,后期將劃出占地1200畝的大型風力發電工業園,進行上下游一體化風力發電能源產業規模化生產。 武文元表示,大型風力發電裝備生產是可以與飛機制造相提并論的高科技產業,加上最近幾年世界各國對風力發電的重視和支持,使得裝備業出現嚴重的供不應求的局面,許多大型風力發電機組的定單已經排到了2007年,價格也開始隨行情上揚。 武文元介紹說,向內蒙導入大型風力發電裝備有三方面的重大意義:首先是市場半徑縮短能大幅降低風場先期投資成本。他解釋說,由于大型風力發電機體型巨大,導致運輸成本幾乎占總的投資成本的5%以上,就地生產就地消化將運輸成本減少到最低,無疑大大增加了風電投資的吸引力;其次,可再生能源產業最符合內蒙產業政策,一定能夠爭取到全方位的支持,諸如稅收、用地等等;第三是增強內蒙內源性經濟實力和自主創新能力,通過尖端技術帶動整體產業升級。 內蒙全力推進新能源開發 目前在全國能源產量中,內蒙古能源產量所占比率為14%,2020年時政府計劃將這一比率提高至30%內蒙古自治區計劃轉換能源結構。面對全國性能源不足問題,該自治區正在推進開發新能源。 具體的計劃是,充分發揮風力和太陽能等內蒙大草原擁有的自然地理特性。據估算,如果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陽能,那么發電量將達到37億千瓦。 關于風力發電問題,目前自治區內已經有5個大學和10個研究所在進行有關發電系統的研究。 在利用風力能源方面,目前已經對風力發電設施進行了擴充,計劃在2010年時使發電能力達到200萬千瓦以上,從而在能源總量中所占比率由目前的0.13%提高至10%。 ■鏈接:要做中國“動力引擎” 近年來,內蒙古不斷調整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產業結構,優化能源工業布局,不斷提升內蒙古在全國能源生產中的地位,加快煤炭、電力、天然氣、新能源四大產業發展步伐,努力打造中國最大的能源基地。2004年內蒙古煤炭總產量達到2億噸,排在山西省之后列全國第二位。今后在煤炭工業上,內蒙古將加快呼倫貝爾、霍白平(霍林河、白音華、平莊)、勝利、準葛爾、東勝、烏海、古拉本等7個煤炭基地建設,使全區煤炭產量到2010年達到5億噸。煤炭液化和其它煤化工轉化煤炭達到3000萬噸。到2010年重點培育出5000萬噸級煤炭企業4戶,億噸級煤炭企業2戶。 電力建設方面,在東、中、西部建設一批大型坑口、路口電站和電站群,力爭到2010年全區電力裝機實現6000萬千瓦。以華北、東北外送通道為主,形成10條以上外送通道,實現全區大聯網,“西電東送”容量超過4000萬千瓦。天然氣建設方面,在鄂爾多斯建成蘇里格、烏審、大牛地三大10億立方米以上氣田。加快天然氣管道建設,重點建成至烏海、臨河、集寧工程,提高天然氣在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到2010年全區天然氣產量達到72億立方米。 此外,內蒙古全力創建新能源產業,形成以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開發利用為主的新能源產業體系。從電網沿線向邊境地域推進,擴建現有輝騰錫勒、朱日和、商都、錫林浩特、達里五大風電場,新建一大批大中型風電場,到2010年風電總裝機達到500萬千瓦。利用戈壁灘建造太陽能電站100萬千瓦,利用生物質能解決廣大農牧區能源使用問題。從能源結構看,內蒙古在資源總量、產能、品種等方面有明顯的優勢。目前,煤炭產量約占全國的8.8%,預計2010年達到15%,2020年達到20%;海拉爾盆地探明石油儲量6.5億噸,鄂爾多斯探明天然氣儲量7900億立方米,在未來20年內將得到進一步開發利用,自治區石油、天然氣產業在全國的份額將得到進一步提高。到2010年,能源工業在自治區工業總產值中的比重將達到50%,到2020年達到60%,真正成為自治區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和我國的“動力引擎”。 (夏天/編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