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企業的發達,商業經濟的繁榮,讓不少中國企業家不得不低頭,干企業,還是西方人厲害,都上百年的歷史了,過的橋比咱走的路還多,還得多向西方人學習,于是,中國企業家都好像找到了打開阿里巴巴寶庫的鑰匙,今天是ERP,明天是巴菲特的營銷,后天又是韋爾奇的管理。
我們不否認西方企業管理的高明,要不在世界500強企業中,西方的企業占了一大半
,基業長青的企業也以西方企業居多。
但是西方人的那一套東西,對中國企業到底有多大用處,實在難以說清楚。
不難發現,幾乎所有的管理書籍所談的企業都是世界上非常優秀的企業,比如:美國通用、沃爾瑪、寶潔公司、雀巢等,這些公司已經足夠大。
中國絕大多數企業在未來數年內都很難達到他們的規模,他們的經驗盡管是正確的,但對我們目前的中國企業來說有多少現實意義?
中國最了不起的“海爾”的總資產只有美國GE的幾十分之一,就規模而言,是不是一只是駱駝,一只是兔子?
“娃哈哈”年銷售額約10億美元,夠牛了吧?而同是食品企業的“雀巢”每年增長2個百分點,就是一個“娃哈哈”。
用牽駱駝的辦法來牽兔子,無疑會導致很多問題或困境的出現。
駱駝前進需要穩健,因為它的骨架大,不能跑得太快,太快就散架了,所以跨國企業談戰略管理、談市場占有率、談溝通;而兔子需要速度和靈活,所以中國企業運作需要生存,需要利潤。
牽駱駝,需要注重戰略管理,方向不能出錯,否則調整起來很費力,所以西方管理理論強調戰略管理、強調溝通管理。
而牽兔子,要求快速奔跑,速度是關鍵,速度是獲勝的前提,所以在中國企業運作中,所謂戰略管理,所謂平等溝通管理遠沒有西方跨國企業管理那么重要。
對于小規模的企業而言,對于生存期的企業而言,市場占有率和回報絕不是成正比的,而溝通遠沒有到跨國家、跨文化管理的程度,中國企業大多在一國之內,一個文化之內,絕沒有到跨國企業管理中的溝通難度,中國企業管理中的溝通一定是功利性的,是目標、過程和反饋的相互傳遞。
重速度、求利潤,這是小規模企業的生存方法,這就是牽兔子的方法。
如果我們牽著兔子花大量的時間研究戰略,或片面追求市場占有率,或片面追求完美產品等,只能是一種誤解,只能是投入與產出嚴重失衡,同時錯失中國企業獲勝的機會。
這就是為什么大多數西方企業管理理論總給人有難解近渴的感覺,中國企業需要的不是如何卓越下去,需要的不是如何從優秀到卓越,而是需要怎樣從零到生存,從生存到發展的問題,我們需要快速跑起來,邊跑邊觀察情況,邊跑邊調整,所謂邊扣板機邊瞄準,如果你瞄準的時間太長,成功就不是你的了。
牽兔子的方法,是中國企業在中國環境下如何有效獲得成功的方法。
等我們的兔子長得越來越大,變成駱駝的時候,那些西方企業的管理就可以用得上了。(佚名)
。ㄈ站幹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