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警惕淪為外資加工車間 內資流通企業急覓出路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03日 03:53 北京現代商報

  3月的最后一天,商務部市場運行調節司、國研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以及中國物流信息中心聯合發布了《中國流通產業發展報告》、《中國消費品市場發展報告》、《中國生產資料市場發展報告》。這三份報告看似各個獨立,但都牽涉到“流通”——這個連接生產者與消費者的產業。報告顯示:外資正在緊逼中國流通業。

  外資緊逼中國流通業

  “去年吳儀副總理親自參加了流通業大會,可見中央對發展流通業的重視,現在各級政府都把流通業作為先導產業。”商務部市場運行調節司司長房愛卿在新聞發布會上這樣來強調流通業的重要。

  去年4月,全國流通工作會議召開,改革開放27年來,由國務院主持召開全國流通工作會議這還是第一次,而經過此次會議討論最終形成的《關于促進流通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也在去年8月出臺,這一切昭示著流通業發展的新契機。

  不過,從某種意義上,國家如此重視流通業的發展和來自外資的壓力不無關系。2004年12月11日,我國流通業對外商投資零售領域在地域、數量、股權比例上取消了限制;2005年又是我國分銷領域入世過渡期基本結束后的第一年,商業領域進入了全面對外開放的新階段,外資并購風起云涌,內資洗牌如火如荼。

  警惕中國淪為外資加工車間

  “大型超市正在成為城市居民購買生活必需品主要場所的情況下,一些地區外資大型超市比重過高,甚至超過90%,這些地區外資企業間的并購重組、外資對內資企業的并購重組,已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中國流通產業發展報告》不無憂慮地指出,而目前我們“對并購理論、并購策略、并購秩序等方面缺乏深入系統的研究、規范引導并購重組行為的法規體系還不完善。”

  從剛剛結束的“兩會”上,前國家統計局局長李德水提出了“要謹慎對待壟斷性跨國并購”, 到日前因商務部介入,凱雷集團收購徐工腳步放緩,種種跡象表明,外資并購內資企業的速度已引起國人的擔憂。

  無獨有偶,在《中國生產資料市場發展報告》中,也出現了這樣的“跨國流通企業憑借資金、技術、管理、信息方面的強大優勢快速搶灘中國市場,流通業面臨嚴峻考驗”的字眼。

  “流通企業在逐步取得對制造商、供應商的支配地位。尤其是石油、鋼鐵等關系我國經濟命脈的戰略資源的流通問題,解決不好我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將始終處于低附加值的末端。”《中國生產資料市場發展報告》發出這樣的預警。

  這也正如有關專家所指出的:如果放任外資企業占據我國流通產業的主導地位,我們的工業企業將淪為國外流通企業生產貼牌產品的加工車間。

  內資流通企業急覓出路

  面對外資的凌厲攻勢,《中國流通產業發展報告》詳細描述了去年流通產業對外全面開放后,外商投資出現的新變化,包括外資商業企業進入的速度、外資商業企業經營的形式、外資并購的情況等等。

  在建議對策方面主要集中在加強市場主體——企業的競爭力方面,《中國流通產業發展報告》提出要加快流通領域的品牌建設,推進流通領域大公司大企業集團的培育工作,推動流通領域的企業兼并重組,對中小流通企業改革創新,并在融資、技術、信息、培訓方面加強指導和服務。

  相比之下,《中國生產資料市場發展報告》提出的建議更為具體,該《報告》提出兩點:創新流通業態,推動生產資料市場增長方式的轉變:加快批發市場的改造和提升。

  “目前我國生產資料批發業態還十分落后,主要采取‘一買一賣’的傳統交易方式,服務鏈、價值鏈短、流通附加值低。”《報告》建議根據不同類型產品的流通特點,有重點推進經營業態提升。加大推進汽車零配件、建筑裝飾材料連鎖超市業態建設。促進金屬加工配送業發展,加快發展散裝水泥配送,促進生產資料流通企業由單純的貿易向加工配送、物流配送方向發展。

  2005年流通產業對外開放情況項目2005年1992-2004年外商投資商業企業(家)

  合同利用外資(億美元)

  開設分店(個)

  營業面積(萬平方米)1027

  18.2

  1660

  468.3314

  30.6

  3997

  920

  專家觀點

  中國物流業要做出特色

  去年年底我國物流業剛剛對外開放,各路外資物流企業就迅速登陸中國市場。原因何在?物流與采購行業協會研究所主任賀登才指出,首先,現在我國經濟發展快速,外資、外商比較看好我國的物流市場。其次,我國許多民營中小物流公司在進一步發展上也遇到了“瓶頸”,在政策環境和自身運作模式上都有亟待解決的問題,才給了外資企業可乘之機。

  針對我國物流企業發展過程中的“瓶頸”,國家也做了許多工作,如為解決試點物流企業營業稅重復納稅,出臺相關政策,給企業創造公平競爭的機會。而企業本身則要根據市場的需要進行市場細分,明確自己的定位,做出自己的特色,培養自主創新的意識。

  但在國內快遞和同城快遞行業中,國內企業還是以其本土化及低于外資企業運輸成本、價格的優勢占主導地位,就目前看,外資還是不能完全取代的。就目前說,開放的勢頭無法阻擋,然而機遇與挑戰并存,在外資企業大肆進入我國、沖擊我國物流企業的同時,我國現在也有許多大型物流企業跟隨我國的生產、制造企業走出國門。

  商報記者 鄧琳

  商報鏈接

  外資商業企業在華動態

  進入速度明顯加快

  2005年,商務部共批準了1027家外商投資商業企業,是1992年到2004年12年間國家批準外資商業投資企業總數的3倍。

  獨資經營的趨勢日益明顯

  2004年底取消對外資商業的股權限制后,外商企業獨資經營的愿望比較高,外商獨資企業增加較快。已經以合資方式進入我國的外資企業,也在向獨家經營努力。

  外資并購案例明顯增加

  2005年,商務部共批準流通業外資企業并購項目24個。其中,上海永樂電器公司一次性向外商轉讓61個店鋪7;英國TESCO公司在境外收購了國內“樂購”25個大型超市50%的股份。

  從零售向批發進軍

  在零售業態上,由以開設大型店鋪為主,向專業店、便利店、折扣店等多種業態形式發展;外資商業從以零售行業投資為主,開始向批發領域大舉進軍。

  名詞解釋

  流通業

  廣義的流通業是商品所有者一切貿易關系的總和,包括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而狹義的流通,就是國際上通行的分銷服務業,包括傭金代理服務、批發、零售、特許經營。通俗來說流通業是指從生產到消費的中間環節,通常指批發業、零售業、餐飲業和物流業四個大的流通分支。

  統計上一般只是包括前三項,后一項是近5年內才加進去的。在現實工作中,制定流通業政策時一般很少涉及餐飲業,因為它實際上是通常意義上的生活服務業中的一部分,因此,官方文件講發展流通業,基本上主要涉及三個分支,即批發業、零售業、物流業。

  商報記者 楊雪婷/文

  田藝/圖 趙振超/制表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429,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