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展覽業在歐洲將持久較量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30日 14:59 金羊網-民營經濟報 | |||||||||
展覽會作為廠家與用戶的集聚地及經濟貿易與科技交流的中心,不僅是當今世界各國友好往來、增進了解的一種手段,也是人們公認的一大國際政治活動。民間社團形式的展覽會,可謂是貿易與外交的先導。舉辦一次大型國際展覽,少則幾十、多則上百個國家和地區參加,有成百上千家企業的數千名廠商與來自世界各地數十乃至數百的觀眾、記者齊聚一堂。在濃郁的商業氣氛中,廠商與用戶、大國與小國的同行直接對話,洽談貿易自由,尋找伙伴隨心。成交與否,一般都無約束,與會者平等相待、親如一家。這種利用同一場所弘揚民族
在商品經濟高度發展、市場瞬息萬變的今天,利用展會開拓市場、擴大貿易,不僅是歐洲國家的成功經驗,也正在被世界各國普遍仿效。據業內人士計算,商家從事推銷活動的日常支出為展會的8倍,即日常花8元做成的買賣,在展會上花1元便可實現。正因展覽會的獨特作用與可觀的效益,才出現了展覽業的激烈競爭。 舉辦展覽會的數量與規模,同主辦國的經濟實力、科技水平密切相關。就各洲及國家而言,歐洲一直領先,德、法、意、英等工業發達國家,為保住其霸主地位,提高政治聲望,目前都爭相大興土木,欲在展覽行業作持久較量。 法國每年舉辦300多個展覽,有近一半集中在“展覽之都”巴黎。這里的凡爾賽展場及北展場,雖有40萬平方米的供展規模,還是常因面積不足,將展商拒之門外。為保住其世界三大展覽勝地的桂冠,近年來巴黎正抓緊老展場的改擴與南展場的興建。到本世紀末,其展覽總面積將翻一番,達到80萬平方米。巴黎博覽會之所以久負盛名,除其固有的商貿中心優勢外,還在于從創辦至今,一直都受到國家的重視,政府要人屆時參觀已成慣例,其次是順應時代潮流,不斷改換展覽主題,常給人以新意。 意大利有40多個展場,年辦展700多個,是歐洲辦展最多的國家。著名的米蘭國際展覽中心,有65萬平方米38個展館,是世界三大展場之一。為了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米蘭國際展覽公司對17萬平方米的老館作了大修,投資2600億里拉興建的20萬平方米新館,有10.4萬和3萬平方米的屋頂及地面停車場。 英國原是一殖民大國,雖舉辦過世界第一個博覽會且在占領地辦過不少展覽會,但本土展館不多、規模不大,較有名的倫敦及伯明翰展場,總面積只有20余萬平方米,規模、水平和影響都無法與德、意、法相比,也落后于西歐其他國家。20世紀60年代,倫敦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外匯兌換額超過紐約、東京和巴黎之和,曾以其繁榮令世界注目。后因經濟衰退走了下坡路,漸漸失去了光彩。進入90年代,隨著經濟的復蘇,又有了生氣,為縮小與周邊國家的差距,倫敦不斷增資建設展館,欲在世紀之交,重現世界大都市的風采。(文則) (侯穎/編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