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面子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29日 00:00 中華工商時報 | |||||||||
現實生活中,“面子”這個詞正處于一種奇特的境遇。 它被賦予越來越強烈的貶義色彩。許多人在抱怨為了“面子”活得太累,媒體也在呼吁“愛面子”的心理導致了很多社會問題。因此提起“面子”,人們便自然地想到“虛榮”,想起“打腫臉充胖子”。
在人們對“面子”口誅筆伐的同時,卻從沒有人敢于公開宣稱自己“不愛面子”或是“不太愛面子”。我所居住的城市,人們依然要爭先恐后地對“公共汽車站擁擠無序,大街上亂扔垃圾、破壞公共設施”等許多“沒面子”的行為表示自己的憤慨和不屑。 “面子”似乎給人們的選擇出了難題,但造成這種尷尬的原因只是人們自己。 從心理學的角度解釋,所謂“面子”無非是人自我心理的滿足,即人們渴望自己的行為能得到周圍環境的贊同和認可。它是人與生俱來的秉性,只要是蕓蕓眾生中的一員,只要具有健康的心理,便必然會有顧及“面子”的本能。 事實上,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進程中,人的這種本能的積極發揮,不管對個人的成長,還是社會的有序發展,都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人們要維護“面子”,必然要遵守社會公共的行為規則和道德準則。比如說,沒有人會在安靜的圖書館內大聲喧鬧,人們一般也不會在眾目睽睽之下強行插隊。否則,就會被認為很沒修養,不講道德。從這個意義上說,“愛面子”對人具有一種道德上的約束作用。 同時,人們對“面子”的珍惜更具有激勵功能。在一個競爭的社會里,個人要得到別人的承認,就必須取得可供顯示的成就。一個愛面子的人,不會自甘落后,當自己的處境不佳或是明顯遜色他人時,這種起碼的自尊心便能激勵他努力改善自己的境遇。所謂“知恥后勇”。當我們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崗位上苦苦奮斗時,有幾人能否確認這其中的支撐之一便來自于我們對自身“面子”的維護。 但是,這種維護有一個首要的前提,即人們必須具有一種正確的“面子觀”。就是說,人們應該分清到底怎樣才是真正的“有面子”。這也正是人們在“面子”問題認識上存在的主要問題。例如,對于特困大學生羞于言貧,有人指責他們是太愛“面子”,其實,根本的原因應該是特困生們在“面子觀”上的扭曲,他們應該意識到,天生的貧窮并不可恥,可悲的是不敢承認或是面對貧窮無能為力。 由于“面子觀”涉及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要對其在每一領域的正確體現都作一界定是不能的。至少,它應遵循兩個基本原則:一是符合社會公認行為準則;二是不因此違背自身的客觀實際。兩 者結合起來,則更容易對“面子”的真偽進行區分和選擇。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個人的“面子觀”往往為社會潮流或周圍環境所左右,因此,只有整個社會首先形成一種合理穩定的價值評判體系,個人的正確的“面子觀”的確立才有了依靠。否則,個人往往只能在各種潮流中隨波逐流,引發各種不良后果。 正如19世紀一位哲學家所說的:一個沒有羞恥感的民族是個沒有動力和希望的民族。我們每個人,只有善待自己的“面子”,人才成其為人,社會也才成其為社會。 《勝利視點》(29H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