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軟環境成商務發展瓶頸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25日 10:44 金羊網-民營經濟報 | |||||||||
[視點] 盡管我國近年來在商務硬件方面的建設取得長足進展,某些指標已經與發達國家接近,但根據世界銀行和全球金融機構的調查,中國商務環境的排名還不如像泰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究其原因,是由于中國商務環境中的一些軟指標還相對落后。例如,根據2004年的調查,在國內開辦一個企業需要蓋13個章才能辦好,而國外只需要6.5個章;在納稅效率方面
軟環境對中國商務發展的制約可以從內外貿發展速度不一致中窺豹一斑:“從1978年到2004年的20多年里,中國對外貿易的總量增加了50多倍;但是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如果按照不變價計算,增長卻只有7.1倍。”他認為內貿增長速度相對緩慢的重要原因就是受制于國內的商務環境。 從經濟發展角度而言,改進商務環境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和現實意義。他介紹說,加快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就是提高分工程度,而分工程度取決于市場規模,市場規模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商務環境。“商務環境決定了交易成本,如果商務環境導致了較高的交易成本,那么即使分工程度提高了,效率提升了,但是企業效益最終還是下降了的話,企業就會寧愿保持原有較低的社會分工與效率。” 改進商務環境的現實意義在于它能夠緩解可能發生的通貨緊縮。中國的宏觀經濟環境在未來一兩年或兩三年內可能會面臨比較緊的經濟環境,因為以往靠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模式會導致產能過剩,并最終導致通貨緊縮;而改善商務環境則可以降低經營成本,提高企業的存活率,從而減輕通貨緊縮所帶來的經濟壓力和社會壓力。 至于如何改善中國商務環境,第一要真正去落實《行政許可法》,提高企業商業行為效率;第二減化稅收環節,讓內資企業與外資企業享受同等待遇;同時考慮將生產型的增值稅轉變為消費型的增值稅;第三應當大力發展服務業;第四要改善融資的環境,尤其要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曉健/編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