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浙江省實施政策性農業保險的試點方案和政策的制定出臺,業內期待已久的政策性農業保險有望在浙江實現破題。
政策性農業保險制度是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深化農村改革的重要內容。浙江省在全國各省區中率先試行政策性農業保險,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制度建設方面具有重大示范意義。
“兩不愿保”的農業保險
發達國家發展現代農業的長期實踐表明,農業保險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保護農業、提高農民收入、穩定農村經濟的有效途徑。但由于農業保險的高風險、高賠付、高成本特征,我國現有的農業保險從上世紀80年代開辦至今,一直呈萎縮態勢。
據悉,浙江省每年農業保險保費收入只有一兩百萬元,形成了農民、保險公司“兩不愿!钡木置。
“農業保險不是賺錢的買賣!敝袊吮U憬》止緜險部總經理汪建軍說,從1996年到2004年,生豬、水稻、森林三個農業險種的賠付率高達120%,農民沒興趣,保險公司也沒有積極性。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自然災害多是主要原因之一,“多年勤勞致富、一場臺風致貧”的矛盾十分突出。2004年10月,浙江正式將推進政策性農田業保險試點提上重要工作日程。
“共保體”的創新實踐
浙江省制定的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方案,采取政府推動與市場運作相結合的原則,并出臺了“共保體”這一創新形式,即由在浙的10家商業保險公司組建省政策性農業保險“共保體”,實行“共保經營”。
浙江省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主任姚作汀說,“共保體”實行“單獨建賬、獨立核算、贏利共享、風險共擔”,化解了單個保險公司的經營壓力。
保險對象主要面向種養大戶。試點起步階段,保險品種包括水稻、生豬、雞、鴨等9個,試點縣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選擇“1+4”個品種,其中水稻為必保品種,以保障糧食生產安全。
與此同時,在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階段,實行5倍封頂方案,其中農業險累計賠付在保費2倍以內的,由“共保體”全額承擔;2至3倍部分,由政府與“共保體”按1:1承擔,3至5倍部分,由政府與共保體按2:1承擔。此外,財政還將對保險目錄內的農產品參保按35%保費額度進行補貼,其中水稻補貼50%。
這一試點方案充分考慮了保險公司擔心經營虧損、農戶希望降低費率、政府需要控制兜底責任的三方利益平衡,突出了“政策性”和有限風險與責任分層的特點。
與此同時,浙江省還將推行一種互保合作的方式作為補充,即依托農業行業協會、專業合作社和農業龍頭企業,建立農業專業互助合作保險組織。金華、衢州、三門將分別開展奶牛、生豬、青蟹單一品種互保試點。
浙江試點的全國意義
記者了解到,目前浙江省試行政策性農業保險的思想認識比較一致,時機基本成熟,離正式啟動試點已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姚作汀說,到2005年年底基本完成了試點前期工作。目前,被列入試點范圍的溫嶺、蕭山等11個縣(市、區)積極性普遍很高,許多種養大戶在調查座談中一致要求盡快實施這項政策。
參與上述試點方案調研論證的有關人士認為,浙江省在政策性農業保險上先行一步,有助于推進解決我國農業保障方面的三大難題,即農業風險防范體系建設、提高抗災資源配置效率和農業補貼政策接軌國際規則。
與此同時,相關人士還提出,國家有關部門對政策性農業保險也應高度重視,進一步加大推進力度,在財政、再保險、以及立法等方面加大支持,使之成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保障。
本報記者:胡作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