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四個瓶頸制約下能否繼續走得快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24日 09:02 中國經濟時報 | |||||||||
■“十一五”開局看地區■本報記者唐福勇張孔娟 3月的深圳與往年一樣,空氣里的濕氣依然很重,街上、地鐵內,人們的腳步很快,生怕落在了人后。位于市中心的市民中心也一如往常,只是掛了一些橫幅標語,因為里面正在召開深圳市四屆二次人民代表大會。其他地方則一如平常,來市民中心辦事的市民與往常也沒什么不一樣。
深圳特區人或許真的怕落在人后,所以這個城市總是走得比別人快一點。記者3月21日看到了剛剛印發的深圳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總體規劃(草案),深圳特區又一次面臨了歷史的機遇與困境。 說歷史的機遇,是因為深圳在未來的“十一五”期間及到2020年的戰略目標已經得到深圳市各屆人士的基本認可,那就是要建設亞太地區有重要影響的國際高科技城市、國際物流樞紐城市、國際金融貿易和會展中心、國際文化信息交流中心和國際旅游城市,用15年左右的時間,把深圳建設成為重要的區域性國際化城市。 深圳市人大的一位人士告訴記者,深圳這些年已經低調多了,更多的時間花在辦實事上。 從數據看,深圳2005年全市外貿出口1015億美元,成為全國首個出口超過千億美元的城市,外貿出口總額連續13年保持全國第一。在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城市排名中,深圳位居第三。200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15萬元。 而說到困境,則是記者在深圳的“十一五”規劃草案中看到的這樣一句話——保持經濟持續較快發展,面臨土地空間限制、能源和水資源短缺、人口膨脹壓力、環境承載力“四個難以為繼”的瓶頸性制約。 記者3月22日在深圳市四屆二次人大會的會議現場感受到了深圳市市長許宗衡的一些壓力所在,他說,要強力推進土地資源集約利用,實施最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最嚴格”三個字剛好印證了深圳當前面臨的土地空間限制的困境。許宗衡表示,要研究制定舊工業區、舊城區改造有關政策,搞好土地二次開發。加大全市地下空間資源的規劃、開發和管理力度。向地下空間索要土地資源更突出了當前特區的土地限制困境。 水方面,許宗衡在本次人大會上也已經明確提出除了水源項目的規劃建設外,要積極開展雨洪利用、海水淡化等前期研究論證,以提高水資源供應的應急能力。并且要整合特區內外供水和原水資源。能源方面除了電廠、天然氣等項目建設外,將探索建立成品油儲備和應急體系。種種跡象表明,一些國家儲備與應急體系的想法與方案已經在深圳開始著手。 而對于人口膨脹的壓力,去年底深圳市人口超過1000萬的信息公布出來后,就可以想象這個大城市同時面臨著土地空間限制、能源和水資源短缺等現實問題。人越來越多,深圳怎么辦? 而環境承載力更是每一個千萬人口以上的超級大城市所共同面臨的難題。在“十一五”規劃草案中,深圳已經再次明確,構建循環型發展新模式,積極爭取成為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城市。對消耗高、污染重、技術落后的工藝和產品逐步實施強制性淘汰制度。 正如規劃中所描述的,高增長與緊約束是深圳經濟社會持續協調發展的主要問題。這種高增長與緊約束注定要將深圳再次推入發展模式轉型和改革攻堅的新的關鍵時期。深圳不能慢,更要在創新中繼續做好中國改革與發展的試驗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