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區域競爭優勢,促進經濟社會持續穩步發展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24日 09:02 中國經濟時報 | |||||||||
——浙江競爭優勢分析與對策建議 ■袁朱 改革開放以來,浙江經濟增長速度名列前茅,成為全國發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1978-2003年,GDP年均增長13.1%,從我國第12位上升到第4位,2004年突破萬
區域競爭優勢是一個整體性概念,由多種優勢因素構成。波特的競爭優勢理論認為,獲得整體競爭優勢取決于四個基本因素和兩個輔助因素的共同作用。據此,浙江競爭優勢分析如下: ——生產要素條件。它分為基本要素和高級要素兩類。實踐證明一國基本要素不足,但高級要素占優,仍可以取得競爭優勢,知識、資本因素的作用更為重要。 浙江土地資源、礦產、能源資源等都顯匱乏,是我國土地資源非常貧瘠的省份。勞動力資源充沛,每公頃耕地上從業人員13.9人;雖然受教育程度一般,但浙江人相對更加勤奮、務實、互助,適應現實環境的能力很強并勇于創新。浙江區位條件具有優勢,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后,居于沿海地帶的中部,且鄰近上海及江蘇、福建,聚集和擴散效應明顯。資本稟賦比較豐裕,每位從業人員和每公頃耕地占有資本形成總額排名靠前,尤其是單位土地占有資本相當于全國平均水平的5.5倍多。浙江技術人才要素表現出一定特色,具有獨立經營管理能力的人才較多,形成(中小)企業家群體優勢;科技三項費用占財政支出的比重、技術市場成交額、各種專利授權數分別居全國第3(2003年)、第7和第2位(2004年),其中以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為主。可見,浙江應努力降低資源消耗,克服要素供給矛盾;獨特的人力資源、資本要素數量、便捷的區際聯系及要素的流動性都為勞動和資本密集型產業提供可靠保障;須進一步加強技術創新與人力資本投入,提高產業產品檔次,為發展技術密集型產業奠定基礎。 ——國內需要條件。這里指本國市場對某項產業提供產品和服務的需求。如果需求大,會促進國內競爭,產生規模經濟;如果需求層次高,能對企業產生改進產品和服務的壓力,有利于取得國際競爭優勢。 浙江居民消費水平在全國排第4位,但最終消費率最低,說明投資還是經濟增長的主要拉動因素,且消費潛力巨大。就大國而言,由于價格內生化,不受國外市場需求約束的制約,通過刺激國內需求,可以形成國內市場規模效應。巨大的國內市場和潛在消費能力,尤其是長江三角洲地區需求條件得天獨厚,為浙江的經濟和產業提供了發展空間。浙江歷來重商,現已成為市場大省,到2003年底,形成各類商品交易市場4000多個,成交額近5000億元,連續12年位居全國第一。強大的市場需求影響產生規模經濟,消費者的苛刻、挑剔刺激當地企業不斷創新。 ——相關產業和支撐產業的表現。這是考察主導產業的相關產業和支撐產業是否具有國際競爭力。相關產業和支撐產業不僅為主導產業提供最低價格的投入品,產生外部規模效應;而且,更重要的是與主導產業的地理距離鄰近,使企業間頻繁迅速地傳遞信息,形成良性互動的“聚集經濟”。 浙江省紡織、服裝、化纖、皮革、金屬制品、塑料制品、化學制品、電氣電子機械、通用設備制造業等具備相當規模,集聚效應十分明顯,同類企業及為其配套的上下游企業、相關服務業聚集在一起,形成區域特色產業集群。比如寧波的服裝、溫州的皮鞋、紹興的化纖面料、海寧的皮衣、永康的小五金、新昌的制藥、臨安的電纜等都有較大規模的專業化產銷基地作支撐。全省產值超億元的特色產業區300多個,區內企業約13萬家,就業人數約600萬人,總產值占全省的60%,經濟增長速度約比全省平均值高3-5個百分點。 ——企業的戰略、結構與同業競爭。這是指企業在一個國家的基礎、組織和管理形態,以及國內市場競爭對手的表現。良好的企業戰略、結構能夠形成內部規模經濟;但它不僅與企業內部條件和所處產業的性質有關,而強大的國內競爭可以有力地刺激企業獨特優勢的產生并長久保持下去,有利于推動企業向外占領國際市場。 浙江是私有制經濟和中小企業最早發展發達的地區之一,成為支撐和推動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主要力量。私營企業就業人數在全國最多,工業增加值已占規模以上企業的80%以上;中小企業的戶數和工業產值分別占規模以上企業的99.5%、81.5%(2003年)。浙江中小企業集群發育,形成一種合作競爭機制,集聚型的企業相互學習,便于交流,加速技術升級和結構調整步伐,實現高效網絡化互動,從而獲取能與比自己強大的競爭對手抗衡之力。浙江還吸引越來越多的國外投資和企業及外地企業,更增加了競爭強度。 ——政府的推動作用。發展中國家政府對促進區域開發的重要作用已被廣泛認同。一方面,政府要促進市場化進程,只應做市場秩序和制度的維護者與基礎設施的投資者,而把指導市場運行的權利交還給市場本身;降低國有經濟成分,更多地發展更具活力的民營企業。另一方面,產權激勵機制要靠政府來保障實施,應該推動制度的創新和經濟環境的改良。 浙江具有較高的市場化程度,據有關機構研究,市場化相對水平連續多年穩居全國第二。政府努力減少對微觀經濟活動的干預,近三年削減了3/4的行政審批、審核項目,市場機制已經成為生產要素配置的決定性因素。但各級政府在經濟發展初期的直接或間接的推動作用又不可忽視。比如,加強市場交易環境與投資環境的建設,及時做好園區管理、環保規劃,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進電子商務的應用和網上交易。培育企業創新精神,政府通過引導和必要的支持,設立獨立的技術開發機構,緩解企業技術供給瓶頸。 ——機會變數。基礎科技的發明創新、傳統技術出現斷層、生產成本突然提高、全球金融市場或匯率的重大變化、全球或區域市場需求劇增、外國政府的重大決策以及戰爭等因素,可以給一地產業和企業競爭力的提升帶來機遇或挑戰。 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和區域經濟一體化深入發展,生產要素流動和產業轉移加快,我國加入WTO,國內與國際經濟互動明顯增強,為浙江省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提供了機遇。然而,隨著對進口資源依賴的增加,國際經濟走勢和市場波動將使企業在國際競爭中面臨挑戰。同時,浙江民營企業要全面融入世界經濟,增強國際競爭力迫在眉睫。此外,長三角區域合作更加密切,產業互補格局逐漸形成,滬蘇浙三地在汽車、石化、電子、紡織等領域各具特色,對浙江提升區域競爭優勢,拓展發展空間提出更高的要求。 前四方面基本要素和后兩方面輔助要素中,任何一項要素的變化必然會影響到其他要素的狀態,僅僅擁有一項或幾項要素的優勢,不會使其形成持續的競爭優勢。只有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加強、互動發展,共同構成一個動態的激勵創新環境,才能產生具有一流國際水平的明星產業,在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為此,針對浙江的現實問題,提出幾點對策建議。 ——促進資源高效、循環利用,形成可持續的生產和消費方式。對人多地少、能源原材料匱乏、經濟發展正處于加速工業化階段的浙江省來說,必須著力克服經濟快速增長與基礎性要素供給短缺的矛盾,逐步形成節約資源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在部分行業和地區初步實現集約化經營,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構建節約型產業結構,控制高能耗項目,禁止高污染項目,淘汰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的落后生產工藝和設備。堅持集約、節約利用土地,特別是提高工業用地的經濟密度,嚴格控制城鎮和農村居住用地面積。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促進資源配置和集約利用的作用,提高土地、能源、水資源等要素的市場化水平,制定真實反映稀缺程度的資源價格體系。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積極推進廢棄物回收和循環利用。 ——加強對科技要素、人力資本的積累和投入,大幅度增強技術創新能力。浙江中小企業、民營企業眾多,其技術和管理素質跟不上企業規模和企業家數量的擴張。下一步發展應該注意加大對知識存量積累、技術交流、人力資本的投入,克服全面融入世界經濟條件下提升國際競爭力與技術、知識、人才等科技創新要素供給短缺、創新能力薄弱的矛盾,逐漸使經濟增長從投資推動過渡到創新推動。依靠知識、技術的創新提高投資的效率。健全教育體系,推進素質教育,著重培養人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加快構建現代國民教育體系和終身教育體系。通過創造機制引進高素質人才或對現有職工加強培訓,調整優化人才結構,培養和造就高素質的經理人、管理和技術人才及技術工人隊伍。創新人才激勵機制,強化人力資本的基礎性作用,營造人才創新創業的良好環境。切實把提高技術創新能力作為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的中心環節,集中力量抓重大課題攻關,爭取實現突破性進展。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推動產業技術升級,提高產品質量檔次和科技含量,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增強裝備更新和產品配套生產的本地化能力。中小企業積極尋求被國際大企業忽視的、符合自身發展特點的新產品、新項目,不斷創造一些領域的“小型巨人”,實現二次創業。 ——進一步改善制度供給,再創體制新優勢。20多年來,浙江以民營經濟為主率先培育了市場主體,以商品市場為主基本建立了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政府職能轉變也相對率先。但無論企業組織制度和市場體系都具有早期市場經濟的特點,資本市場和金融體系發育相對滯后,現代產權制度、信用制度、法律制度建設任重而道遠。“十一五”時期,浙江應正視新階段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與某些體制性障礙的矛盾,切實把體制創新和制度建設作為全面啟動和創造區域競爭優勢的根本動力。繼續推進產權制度改革,加大服務業產權制度和教科文衛體制改革力度;進一步明晰股份制、混合所有制企業的財產邊界,改善和提升民營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加快完善省市兩級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加強資本市場培育和資本流動重組的制度建設,建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和產權交易市場體系,使資產向更有效率的領域流動。創新公共行政管理體制,加強產權保護;更好地體現政府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職能;加強公共部門和準公共部門的改革,加快事業單位的改革,積極培育和發展各類市場中介組織,建立和完善非政府、非企業、非盈利性的公共服務組織。 (作者單位: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 |